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讲解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低碳经济,不仅是狭义上的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能源经济,更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出三大特点。第一,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第二,我国的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仍然占了大头,在产业结构当中仍然是主体,包括钢铁等高耗能工业。第三,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仍占主体地位.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经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发展低碳经济,既顺乎世界潮流又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基于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现实,是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合作的战略选择。
对于中国来说,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中航油,深南电的被暗算,到油价波动导致的国航,东航等企业巨亏,还是从铁矿石谈判的处处被动,到海外资源收购的屡屡失手,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已经被所有人当成了大国,而且,我们处境更加尴尬。我们不但没有
美国全球夸张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欧盟日本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而
且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大量消耗的阶段。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我们真要感谢金融危机,不但有危,我们更有机。
金融危机使得欧洲财政吃紧,也使得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不得不收紧海外扩张策
略,更注重在低碳经济的模式。
中国通过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率先走出了泥潭,虽然金融危机重创了出口,但给了中国进行转型的最佳良机。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题就是调结构,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调结构,中国经济将在量的积累之后,产生质的飞跃,中国将不在
仅仅是世界工厂,而是真正的世界经济引擎。
中国的调结构包含了两层涵义,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是区域结构调整。首先,产业结构调整是将原有的低技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行业转为高技术,能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今年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我们不那看出,七大行业里,除了生物医药之外,其余均与低碳经济有直
接或间接关系。
低碳经济涵盖很广,从最上游的新能源,到中游的工业电力的节能减排,再到最下游的低碳服务,碳金融等。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也拥有最大的潜力市
场,空间极其巨大。例如中国的太阳能制造业已经占据全球60%的产量,国内市
场却几乎等于0,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国内市场,潜力无限。其次是区域结构调整,是指协调发展不平衡,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对于这一点,低碳经济则是最好的载体。中西部地区,相对人口稀少,
但资源丰富,之前我们一味开发煤炭,有色等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给西部
经济带来的收益却是远小于使用这些资源的东部地区。
低碳经济模式下,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将是另一番景象,首先是中西部的清洁能源,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还可以利用广大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为
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对自身的环境影响却微乎其微,双赢的选择。另外,碳金
融则可以为中西部输送大量的资金支持,例如在利用清洁能源盈利的同时,还可
以把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额,转售给东部的工业企业等。
综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低碳经济对中国有深远含义,它不仅是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关乎到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如何从量到质的飞跃,更是中国人在
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落后的情况下,能否顺利超越,在低碳经济革命中脱颖而出
的关键。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能减排,又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一致,与国家宏观政策吻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主要是针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中碰到了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要用发展的思路和途径来解决。国家“十二五”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涉及了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议题,目的是追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或者说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低碳经济,是重中之重的国家战略。确保了能源安全,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了节能减排,提升了传统产业。立足国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包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涵盖国民经
济的方方面面。尽管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能短期逾越,但可以通过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高耗能行业的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从结构上促进经济的低碳化。
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了国际合作,是新的发展契机,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首先强调的是节能减排,其次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三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办法,创造更多国际合作机会,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步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大国责任的举措,也是解决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的大契机。展望末来,低碳经济必将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齐个领域,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少上网,出去的时候关掉一切电源;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尽量少使用和不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出门尽量步行,乘坐公共交通„„低碳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日趋成熟。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第二篇: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随着能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加剧,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引发了人们忧患意识,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是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因此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中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其次,我国的碳排放总量突出。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再次,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忽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发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
最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刻认识节能减排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经济利益与节能减排的辩证发展关系,坚定不移的推进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将维护中华名族的长远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八,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九,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