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低碳经济
1.什么是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什么。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3.怎么样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引导,如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战略规划,加大对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的措施等。
4.低碳经济的意义是什么。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5.结合自身情况,自己的看法。未来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绝不是导致人们生活质量降低,而是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大气碳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的多重目标。低碳生活方式,体现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和谐,是一种更加文明和质量更高的生活方式。
第二篇:低碳经济的认识谈谈你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字:低碳经济正文:“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是近10多年来提出和流行的概念,对于多数人来说还需要加深了解和认知,可能还有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低碳经济将禁止高能耗产业发展
有些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将会禁止高能耗产业发展,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并不会一味地禁止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在提高资源效率上下功夫。
二是低碳经济会制约经济发展有些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之二。其实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已经或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如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高度重视,奋起直追,我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融入国际经济主流。
三是低碳经济是政府的事情
有些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我们老百姓关系不大,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之三。这是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关的事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出谋划策,参与其中。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餐桌上少一点剩菜都是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我做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四是低碳经济是未来的事情
有些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人民的事情,我国不仅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gdp。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从我做起,而且要从现在做起,如果缺乏政治与经济敏锐,不能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将会再次失去发展良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参与国际行动且符合国情的双赢选择。理论和现实显示,未来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的竞争,超前部署才有可能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
我们不但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再盲目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和技术转移,更重要的是,要在一开始就参与发展低碳经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第四,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动起来了,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在拯救地球危机所做出巨大贡献将永记史册。
第三篇: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2011年5月12日第四届“中芬低碳城市论坛”在深圳举办,与会国内外专家就低碳城市生活、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低碳技术和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学习。这不禁引起了我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这一话题的深入考究。
“低碳”这个词语在2009年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后便成为热门词语,自此任何与低碳相关的词语便在社会上频频出现,低碳写字楼、低碳家具、低碳食品、低碳节能电脑等等,这么多与低碳相关事物出现的同时,也给普通百姓们带来了疑惑。到底什么是低碳呢。低碳就这么重要吗。
我曾经在相关网站上了解到,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从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时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280ppm上升到380ppm。这样的规模和速度,在自然状态下大概需要一万年到5万年才能完成,人类却只用了100年。接下来,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臭氧层空洞、资源匮乏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如此说来低碳与我们众所周知的地球变暖、环境恶化等人类生存问题都是相关联的。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
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引起温室效应,还有可能引起人们身体上的不适,人们过多地吸入二氧化碳会造成二氧化碳中毒,轻微中毒表现为胸闷、头痛头晕、浑身无力等。严重中毒会导致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血液因缺氧而造成全身紫斑、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伴发心力衰竭、脑细胞死亡、直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低碳”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既然如此,我们怎样走进低碳生活呢。首先,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于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了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我国政府也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50%的目标。同时,汽车相关环保领域也有相当动作,近期中科力帆已与台湾中永公司签订采购合约,后者将在中国台湾地区销售由中科力帆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中科力帆由此成为自主车企中首家登陆宝岛台湾的纯电动车企业。无独有偶,中国一汽董事长徐建一也于近期发布了中国一汽“低碳节能技术战略”,即“蓝途战略”,展现中国一汽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思路、布局与目标。据介绍,中国一汽“蓝途战略”是依托体系支撑、立足科技创新、追求节能环保、憧憬蓝色天空、扎实推进汽车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的蓝色征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行业领域也逐步向“低碳经济”方面发展,民营经济占主体的产业———家具行业就走在了前列。2011年5月7日–9日,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门窗幕墙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始终以“绿色低碳、环保节能”为宗旨,追求规格、规模、
服务、效果、品质的同步快速提升。房地产领域也丝毫不甘示弱。潍坊市在全国较早提出了低碳建设“6+x”模式,潍坊恒信建设集团则在潍坊市较早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科技的住宅”、“坚持做低碳生活引领者”的发展目标,并将其上升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把低碳建设的理念和集团紧紧地融为一体。“因为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推进低碳社区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利用力度,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恒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强说。据了解,与常规社区相比,低碳社区碳排放量可以减少5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耗占总耗能量的20%以上。目前潍坊市具体实施项目包括“必选项目6类”和“自选项目8类”两大项,也就是以“6+x”模式,打造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社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指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指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有深远含义,它不仅是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关乎到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如何从量到质的飞跃,更是中国人在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落后的情况下,能否顺利超越,在低碳经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