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5篇材料]

第一篇: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思考

中共南部县委党校敬慧君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双赢”,已经成为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一、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从另一方面看,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粗放的增长方式,同时又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一)、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类污染

1、化肥、农药的施用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在实际施用过程中,农民往往是过量或不均衡施肥和喷打农药,其结果是不仅降低农产品品质,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严重的是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一是滥用化肥,流失率高,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大量的化肥沉留在土壤中,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池塘,形成巨大的污染暗流。二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据统计,农药残留造成了过去30年,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近年来,因食用喷洒农药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亦时有发生。

2、大棚农业的普及,使得地膜污染呈加剧上升态势。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塑料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而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害物质。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甚至土壤次生盐碱化,这已经成为粮食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当每亩农田残膜达2.4公斤时,小麦可减产7%、玉米减产8%。

3、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安全的威胁不断增加。土壤污染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人居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城镇和居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所产生的生活污染物,因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致使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对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威胁。

(三)、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且疏于治理,产生的工业污染

一是乡镇企业大多数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而且受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环境污染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因污水灌溉、固体废物不当堆放,人为的将有害物质转移到农作物上,使更大范围的人群遭受污染之害。“废气、废水、废物、噪声”日益成为影响群众环境权益的四大突出问题,造成环境信访急剧增加,污染纠纷日益增多。二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集约化畜禽养殖,随意排放的污染物带来的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以及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

二、造成农村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的原因分析

农村环境被破坏和污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1、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过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受利益驱动,不愿意在环境保护设备方面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甚至经常性闲臵环保设备并偷偷排污,往往牺牲和破坏环境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需要一是“兼”多“专”少。虽然近年来各乡镇都建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但环保人员全是兼职,往往是一个人要承担多个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的工作,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环保工作上,许多工作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开展工作。二是业务不精。目前乡镇环保人员队伍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五花八门”,急需加强环保操作实务培训。三是人员常变。环保工作业务性强,往往分管领导、环保助理干上一年半载才能熟悉业务,适应岗位。而部分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因此,当前农村环保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3、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乡镇财政较为窘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乡、村两级难以安排较多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经费基本上依靠上级政府补助。尽管近年来上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拨出较大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但因农村点多面广,具体到村的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许多行政村只能在上级可拨的补助款内安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些行政村甚至因资金不足降低建设项目质量。环保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4、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

5、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农村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部分农村干部的环保意识却相对较差,有的村干部对村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更有甚者还参与破坏。而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大多数农民身上表现得更加根深蒂固,他们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往往缺乏自我约束。如:他们把一些使用过的空农药瓶、破烂农膜乱扔在田间地头,药死的老鼠抛在房前屋后,把病死的禽畜、屠宰、养殖业的污水、生活垃圾和污秽物直接倒入池塘、河沟中,给农田、池塘、水库等农村环境带来污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危害,而这些行为却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对策建议环境与发展是融合、共生的,像情同手足的“孪生兄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若不注重保护环境,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目前,虽然农村污染状况由于地域广大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若不采取措施,不去保护,农村的生态优势将丧失殆尽,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为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1、加强领导,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

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列入县、乡镇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行环保年度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制订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逐级签订环保目标任期责任书,加强任期内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和措施到位。重点乡镇建立环保机构并设立专职环保员,具体负责本辖区环保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乡镇、村环保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公益性的工程,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将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农村环境的根本改善,关键在于建设资金的投入。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投资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争取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项目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扶持,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工程。二是重视乡政府和行政村在农村环境保护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壮大乡级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筹集建设资金三是改革投资体制,创新投资新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农村区域间的生态补偿。

3、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在促进农村经济新一轮增长中,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同时,加大对种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壮大特色产业。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农民变“三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废水)为“三料”(肥料、饲料、燃料),改变家庭畜禽散养方式,推广“畜——沼——田”等能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把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5、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县这一目标,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为抓手,以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核心,以“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生态化”为原则,全面推进全县农村生态建设。制定生态系列创建规划,积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大生态农业县建设力度,加快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建设和完善非库区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治污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政策保证已建成垃圾、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通过反面案例,使广大干群受到震动和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动员家庭成员净化、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将美化居住环境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使农民在创造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求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二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

每当我们提到经济的高度发展,就会想到科技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华灯璀璨,虽然发达但常常乌烟瘴气,倍感压抑。每当我们想到环境保护,往往会联想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虽然洁净但却与世隔绝,封闭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经济发展能够与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即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环境保护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

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这3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的环境,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自然环境。

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但其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太空飞船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等。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生存的环境每况愈下,环境的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难道经济发展一定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吗。为了经济稳定而持续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繁衍生息,我们必须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点。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因为环保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小命不保,更别提经济发展,所以两者应共同存在。

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展开以下讨论。保护环境不会阻碍发展

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国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也面临着重大难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展与环境二者密不可分,从工业革命开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由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当,造成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亟待解决的迫切任务。

科技是可持续的积极力量

对于积极的、可持续的发展来说,科技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5000年历史当中,中国的科技发明史也在世界上非常突出,所以中国应该有能力准备好,有智慧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做好转变。”几位国际环境专家在阐述应对环境问题时,都用大量的事实印证和强调了科技的积极力量。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他们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蒸蒸日上.众所周知,我们的环境现状并不乐观,我们幻想蓝天,幻想绿树,幻想草原,幻想溪水„„而现在有些人们为了经济的需要反而无破坏生态,破坏环境.如果我们大家都有这种心态,那么我们的家园还会美丽吗。所以我们都要有着善良的心,都要有美丽的梦,去为了我们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和管理问题,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实现共赢。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使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追求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制度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作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现代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防污治污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技术、制度与管理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才会调动企业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保护环境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制度根源3.1不合理的gdp核算制度

作为评价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gdp,是广义国民收入指标之一,虽然考虑了产品的中间消耗,即gdp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也即最终产品价值量之和,但它是建立在资源无限多、生态环境永远好的假设之下。在这样一种假设下,gdp数值越大,那么经济发展越好,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而未考虑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现行的gdp核算指标已无法恰当地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会扭曲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片面地强调gdp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因此,从客观上说,现存的gdp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性使用,造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克。

3.2现存环境保护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同时具备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自觉的与制度取向相一致,降低制度实施的成本。某些地方的环境保护制度规定,环境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中有一部分可用于环保部门的行政经费。这种制度设计对于环保部门治理污染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激励。试想,一个地区污染程度越轻,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就越少,那么从环保部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就不如不治理所获得的收益高,因此就会对环境污染姑息迁就,甚至坐视不管。因此,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低效率的。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一种导向就是环境保护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而消费者和企业则是制度的被动遵守者,缺乏自觉遵守制度的激励,并且一旦制度出现了漏洞或监管不力,还会纷纷钻政策的空子,谋取私利。现实中,一些排污企业与监管部门玩“捉迷藏”游戏,一方面说明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但同时也说明部分现行环境保护制度确实需要完善与创新了,否则只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行为继续屡禁不止。

3.3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背离的产业政策加剧了环境恶化

环境问题与经济中各产业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因此不仅环境制度本身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间接地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有些旨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客观上却给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如有些地区将资源性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而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4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当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造成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考核方法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

(2)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有效率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实现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的配套协调。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方方面面制度的配合,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要把环境影响考虑进去,对保护环境不利的产业政策应予以废止或暂缓执行。

参考文献:

梁从诫等,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

郑易生王世文,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施耀张清宇吴祖成,21世纪的环保理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4年3月

第四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一个不能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曾受过环境污染的迫害。我家在无锡,人人都说无锡是个好地方,风景如画,山美水美人更美,特别是无锡的太湖,远近闻名,而且她也是我国十大经济发展的城市之一,可就在2008年,太湖蓝藻的爆发,震惊了全国人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太过于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而忘记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我们那里的人都是靠太湖里的水来生活的,突然太湖水变成了“毒水”,人们的生活以下子陷入了困境。虽然期间不断地向外地来引水,可那些调来的水哪够我们整个无锡人生活呢。在这样的炎热的夏天,喝水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洗澡了。这是环境在向我们反抗,人们是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好好的反思反思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一个都不能少。

第五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作者:董佳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孔繁翔.环境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王延凤,王允宝,赵丙伟.临朐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措施[j].山东水利,2010(4).[3]刘建刚.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补给机制[j].水资源保护,2010,26(2).[4]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5]瓯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d].浙江大学.2004.[6]谢俊奇.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指标、评价和规划实践系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1999.[7][8]刘毅.生物技术的用研究进展及尚待关注的问题[m].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8).[9]冯有胜;王敏斌;博仕俊.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及进展[m].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3.2.(2).

[10]李学静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m].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04).[11]滕农;徐虹;欧阳平凯油脂废水生物治理法[m].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12]宋稳成;杨仁斌.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m].云南环境科学.2002(04).[13]陈坚;任洪强.环境生物技术[m].生物工程进展.2001(05).[14]陈延闰.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m].安徽地质.2003(02).[15]唐琼;李正山.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m].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0).[16]鲁艳英;李文丹.生物技术与环境治理.[m].环境动态科学.2005(04).[17]陈燕珠.万红贵.环境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m].浙江化工.2003(6).[18]王丹.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m].安徽农学通报.2007(3).[19]涂书新;韦朝阳.我国生物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2004(06).[20]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1994.[21]李昆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硕士.2004[22]贡强.公路与环境[m].交通环保.2003.24[23]叶绍冰;王玉光.公路与环境绿化浅论[m].黑龙江会计信息.2011(12).[24]陈栎霖.毛凯.李西.刘琳.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m].安徽农业科学.2008(5).[25]洪一平.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实现长江水资源保护的新跨越[m].人民长江.2011.42(2).[26]郑炳章;杨文会;郭秀莲.水资源保护及持续发展的组织与法律保障[m].经济与法.2003(23).[27]冯彦;杨志峰.我国水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m].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03(04).[28]张学峰.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m].水资源保护.2001(04).[29]李茜.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科技资讯.2006(26).[30]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m].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03).[31]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m].世界环境.2007(04).[32]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m].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