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
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
任务2考核内容: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100分)考核要求:
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答
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大庆车改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实际进展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5、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谈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惠及百姓政策以《北京发展公交优先政策的调查(政策思路)》为例,假如是给了一些材料,谈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惠及百姓政策,我们可以这样搭起一个思路:(1)可设计一个大标题:《大城市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好》(2)主要分析内容:如果用政策主体理论分析:①在大城市形成一体化交通大格局,是会受到市民热烈欢迎并予充分肯定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政府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与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市容环卫、城市绿化等行业一样,是城市公用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充分体现出政策主体尤核心政策主体政府的新思路和执政为民的政策理念。②城市公共交通的好与坏取决于公交的管理者。过去计划体制下的公交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忽视了社会效益,有的场站只考虑经济利益,刮风不发车,下雨不发车,中午不发车。站台秩序缺乏人性化,人为的造成了车辆的发车时间不及时。做为政策主体政府的主体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③城市公共交通的资本投入有问题。公共交通行业是公益服务性行业,是微利的事业,在国有资本投入不足,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所需是存在问题的。④在为城市公共交通定位上也是有问题的。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用事业,应统一规划,组建一个公私合营国有效投入的管理体制。⑤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公交事故多、投诉多、服务差,等问题,要有健全的行业管理办法。⑥在大城市形成一体化交通大格局,优先发展公交政策时,制定政策应以民为本。公私小轿车、限制发展私车和出租车,对小车上路时间及车内人数作点规定,防止出租车乱收费,明确出租车管理,以及明确规定公共汽车的载客人数标准;对城郊“黑车”治理要重罚,更要疏导。如果应用史密斯模型来分析:&c8k8b8u-。政策过程中的执行模型有四个因素相互制约: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对象)、理想化政策和政策环境因素。①政策执行机构在城市优先发展公交事业上是指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做为政策执行机构的政府应确定科学的部门管理.并制定出具有相当权威的管理办法。真正把公交办成为百姓服务,为政府分忧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共事业。大城市要走大交通管理之路是必然的.因此制定管理办法应从长远考虑。应多想到基层的情况,否则出台公交条例就会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