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以警务等级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公安派出所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省直机关各项工作
中共湖北省委督查室
2008年第8期——政治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省直机关的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政府管理模式的新途径,从2006年起,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省直机关全面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
几年来,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在坚持中探索,在总结中完善,已逐渐成为推进机关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有力促进了省直机关的和谐、文明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健全领导体制,分类确定考核对象,认真做好目标责任制管理的组织准备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省直机关部分单位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曾将目标责任制管理引入到机关工作实践中,但由于对目标责任制管理的作用认识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运行体制,目标责任制管理的效用发挥受到了较大的局限。200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直机关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指出:“搞好目标责任制管理,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这是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次会议有效地统一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目标责任制管理自此在省直机关全面推开。为了加强对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主要由省委督查室负责。在目标责任制管理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或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要做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2007年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后,成立了四个分类管理牵头部门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分类考核单位的目标审核、日常监管和部分年终考核等工作。由于省委、省政府对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使省直机关各单位负责同志的目标意识普遍增强,各单位均成立了目标管理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合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各职能部门和目标责任单位分工明确,协调配合、责任到人,齐抓共管、上下齐动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的对象,省委、省政府规定了总体原则:凡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若干重要工作涉及到的单位;凡具有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省直党政群机关,均被列为考核对象。在确定考核对象时,注意不搞“大而全”和“一刀切”,每年都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工作的特点,对考核范围进行必要的增减。为了使各部门的职能工作目标在制定和考评时,具有相对的可比性,更趋于科学,2007年起,又明确了分类确定考核对象的原则:省几大家办公厅、省委各工作部门、群团组织和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等30个单位,由省直机关工委负责日常管理;省政府组成部门,省政府特设、直属管理机构,省政府议事、办事机构,副厅以上事业机构等68个单位,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日常管理;公、检、法、司、安等5个单位,由省委政法委负责日常管理;省级民主党派机关参照省直机关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自我管理、自我考核,由省委统战部负责组织协调。2008年,决定不再将几个正在因改制而失去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促进投资中心纳入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将省委机要局和省国家保密局归并到省委办公厅一并管理和考核。
二、科学设置目标,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目标的设置和分解是目标责任制管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目标管理的全过程和最终结果。确保目标设置合理并落到实处,才能使各目标责任单位增强奋发有为、负重加压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也才能使各目标责任单位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更加突出和明确。
一是坚持目标设置相对科学。在设置考核目标时,将考核目标分为重要职能工作目标和共性工作目标两大块。重要职能工作目标由被考核单位依照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若干重要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结合本单位主要工作职能,确定若干项最能体现自身职能的工作目标。共性工作目标主要考核各单位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密等工作,并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省直机关的新要求,设置新的考核工作目标。这两年,陆续增加了支持新农村建设、信访工作和机关人事编制管理等考核目标。共性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由各主管部门确定,报省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省直机关各单位在制定年度职能工作目标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尽可能将目标量化,对不好量化的目标,也都在定性的表述上下功夫,准确描述工作的形象、状态以及在全国的排名、位次等,对目标实现的时限也做了明确规定;对跨年度的工作,按要求具体描述了目标完成的分段情况。同时较好地处理重点工作与一般工作的关系、重要职能工作目标与共性工作目标的关系、指标设置中“高”与“低”的关系、目标的定性与定量的关系;为了体现奋发有为、奋勇争先、“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在考核目标之外,还设置了超额完成任务的争先创优工作目标。目标确定了,就使得省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手中有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进工作、抓好落实的的重要载体和总抓手,就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导向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导向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导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使大家心往目标想,劲往目标使,从而按照各自的分工,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二是坚持目标分解详细具体,责任到人。只有详细具体地分解目标任务,才能建立一个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权责关系明确的协调的目标网络。省直各单位的年度目标经过几上几下反复斟酌确定后,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与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签定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签定后,各单位都按要求将各项目标任务在单位内部进行了细化分解。2007年省直机关各单位年度职能工作目标共810项,经过分解被细化为2413项责任到处室的二级具体工作目标,这些二级目标又被细化分解成近万个责任目标到个人。通过工作目标的细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目标、责任主体、责任措施、责任时限,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动力传导机制,克服了政令不畅、上下工作脱节、机关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不良现象,确保了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通过目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切实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工作氛围,实现了从事后把关到前期决策,从事必躬亲到按级负责,从偏重印象到注重实绩,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按照考核等次,对表彰单位予以物质奖励。每年根据先进和达标单位的考核等次,予以不同数额的目标考核奖金。
省直各单位不断创新和完善内部奖惩办法和具体措施,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等次、评选表彰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处室的主要条件和提拔选用基层干部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严格兑现奖惩,使目标责任制考评真正考出了干劲、评出了和谐、奖出了效益。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目标责任制管理,调动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抓落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省直机关各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运行轨道,而且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政府的管理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后,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还将注意学习吸收先进国家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开拓进取,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式和考评机制,为推进省直机关各项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