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适用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摘要。有很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但是作者在进行某高新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遇到了现实困难。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预测的实际限制,分析并总结出了一些可用于预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点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知识密集和开放环境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充分吸收和学习国外的科技、资金和管理,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使软硬环境得到优化,为尽可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自198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第一,高新区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区域。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呈高速增长的态势,高新区单位面积的工业增加值远高于四大直辖市。第二,高新区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基地。高新区积极吸收国外的技术、资金、管理、人才,整个运作过程中引入国际化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每年以80%以上的速度增长,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高新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环境。高新区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土壤,已经崛起了像方正集团、联想集团、华为集团等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第四,高新区为成果转化提供了环境。高新区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使一大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五,高新区为人才发展提供了环境。高新区吸引了近349万人员,其中留学回国人员2.4万人。高新区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已经成长起一大批企业家和专家。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迅速,但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已出现了技术创新加快、区位聚集突显、竞争激烈等新的趋势,对我国的高新区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中,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了落实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各高新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十一五计划。
人是知识的载体,人才对知识密集型高新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预测高新区的人力资源对制定十一五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人力资源的预测包括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两部分,供给预测更关注于高新区的现实发展,需求预测则更关注于高新区的发展方向。相对而言,需求预测对制定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计划更具有指导意义。要正确地预测出人力资源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它涉及到很多因素,必须与具体的预测问题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测方法。
二、适用于高新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参考方法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特点和预测的现实条件,可以考虑使用相应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分别考虑,可以采用以下的预测方法作为高新区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参考。
1、定性预测
1)经验预测:根据过去经验主观预测。假设高新区过去的经济指标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有某种关系,算出计划实现的某经济指标xit与现在的经济指标xi1的变化△xi,以过去经验推算每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值对应的人力资源yi,每个经济指标对人力资源影响的大小可用其权数αi体现。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z是:
z=∑△xi·yi·αi
2)区域比较法。比较其他高新区,设想本高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首先,收集各个类似高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并设定高新区之间可进行比较的指标。第二步,分析哪
些高新区与本高新区情况类似,称之为b类高新区;分析哪些高新区比本高新区发展得更好,称这为a类高新区。第三步,分析b类高新区现在的人力资源需求,比较与现在本高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它们之间的差距为△xi。b类高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yi,本高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是y0。各高新区间的差距,可用修正系数αi来修正。则本高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是:
y0=yi+△xi·αi
最后,分析a类高新区的人力资源情况,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改进本高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3)微观集成法。⑴自上而下方式,政府拟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情况修改并反馈,政府最后修改后,公布政策。⑵自下而上方式,各部门拟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政府汇总,形成总的需求计划。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查尔斯r·格里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劳埃德·拜厄斯.人力资源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申向阳,李俊波,马越.回归分析在企业定员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