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和基本经验
微山县审计局
近几年来我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我县审计机关共完成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2个,累计审计县管领导干部97人,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4236.75万元。审计结果不仅为组织部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还促进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加强对财务管理和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预防和揭露了腐败,同时提高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维护、整顿了财政经济秩序,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对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我们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是: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领导重视、关心、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首先必须得了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多向县领导汇报,多和经济责任联席成员单位沟通,是领导了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渠道。为此一方面,把审计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另一方面把面上存在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进行综合、汇总,实现审计成果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引起县领导的重视;再就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补救通道,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少,难以取证、查深、查细、查透和定性,而又难防范风险的矛盾和问题。为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便于领导决策,采用“审计要情”的方式作为补救渠道。审计要情主要反映一些审计难查证、难定性、被审计单位领导人拒不承认,审计报告不宜披露,但对评价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2005年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意见》(微办发[2005]19号);2007年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审计局和县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重新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县委书记罗心光、县长程大志,多次在全县有关会议上运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公开批评,根据审计结果和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谈话;由于离任领导干部的济责任审计结果不能充分利用,县领导亲自抓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的落实。2007年底县委书记罗心光、县长程大志要求,将3年以上未审计单位和专项资金较多的单位全部纳入2008年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并承诺在人员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二、加强了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系,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纪检、组织、审计等职能部门只有加强协作,齐抓共管,才能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工作实效。2007年在对领导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我局采取和纪检、组织部门联合进点的方式,共同到被审计单位召开座谈会,介绍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及审计工作纪律,和部分人员单独座谈,广泛收集信息,同时将审计结果以座谈会和征求意见的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公布,通过审计结果的公布不仅提高了被审计单位全体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促进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收到了较好效果。审计中,我们及时沟通情况,遇到审计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视情况请纪检监察等部门提前介入。2007年我局在对县民营局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审计受职责权限所限对一些问题不好落实,县纪委及时介入,联合办公,使该单位领导人渎职和违规担保等问题及时查清定性移交。2008年我们采取对部分被审计单位(有群众举报或上访的单位)采取县纪委联合审计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力度。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坚持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突出查处涉及经济责任的严重弄虚作假、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重大经济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问题和个人经济犯罪问题等审计重点,集中力量审深审透;
4、要建立起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实行分级负责、相互牵制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把好审计复核关,建立健全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5进一步加大审计执法力度,要形成权力制衡机制。集中本局审计力量对一些有影响的项目,一查到底,发挥个案对其他领导干部的震慑作用;要采取多种方式事先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告诉领导干部怎样正确履行职责;还要关注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工作相互配合,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使有关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4、切实加强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具有特殊性,决定了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宏观经济知识和审计业务知识,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具备从宏观、全局高度把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局从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过硬的审计队伍,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通过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审计工作相关知识以及其他综合知识的学习培训,加快自身人才的培养,更新知识,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合理搭配审计力量,发挥整体优势。调整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适合审计加快转型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促进审计人员增强分析问题、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实行对大审计项目打破科室界限,打破专业分工,集中调配力量,发挥规模效应,积极探索利用内审、社会审计力量资源和成果资源的路子,每年安排好审计项目计划,争取一年有一个以上的优秀审计项目被领导、上级审计机关及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