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县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域非公经济的规模领域、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扩张和提升,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截止2007年7月,共有个体工商户4120户,从业人员5714人,注册资金10101万元,共有私营企业103户,投资者306人,雇工4157人,注册资本

26844万元。非公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主要特点

近年来,非公经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在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注册登记、用地、税收、执法检查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门槛,先后实行了重点非公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县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等制度。使非公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民营企业增势强劲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集体企业体制

不活,债务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坚持“真改、深改、快改”的原则,采取兼并、租赁、整体出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盘活了企业资产存量,使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大幅攀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对策及建议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立县经济”、“主体经济”和“富民经济”来抓,以公平待遇、调整结构、强化服务、优化管理、提高素质为重点,全力实施“非公兴县”和“民营崛起”战略,努力实现县域非公经济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跨越。

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模式,放手放胆放活发展非公经济,大张旗鼓地宣传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公平待遇。在注册登记、人才培训、市场信息、信贷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在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