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引领,活动育人,文化铸魂——学院行为化思政工作提升工程汇报材料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学校学生思政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技师学院就极为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根据学院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特点,探索出一套创新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就是行为化思政工作提升工程。
一、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德艺周厚。一是坚持“行为化思政工作”的育人思想。学院,围绕提升“核心职业技能、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育人目标,实施“党徽引领,活动育人,文化铸魂”的行为化思政工作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构建“行为化思政工作”管理体系。“行为化思政工作”概述为“一纲、双核、三特、四成、五化、六打造”。一纲,即《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育大纲》。双核,即提升学生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三特,即教师有特技、学生有特长、学院有特色。四成,即第一年成形(学生言行基本合格即塑形),第二年成长(学生行为素养不断提高),第三年成人(核心职业素养在到企业要求),第四年成才(学生的品德和技艺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成为典型)。“五化”即管理要达到“五化”标准,就是制度程序化、管理常态化、活动自主化、服务人性化、德育行为化。六打造:实现管理“六个目标,即打造文明、平安、竞争、活力、和谐、书香校园。在思政工作中扎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紧密结合实际,创新组织形式。一是创新第二课堂形式。每周三下午分单双周交替开设“思政行为化”大讲坛和社团活动课。院领导、德育骨干教师担纲主讲,效果显著。全院系两级共38个社团配有专业指导老师,有计划每学期年培养学生一个以上特长。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名著、开展传统经典诵比赛比赛,培养学让学生的情操品德在中国传统博大的经典文化学习中受益终身。二是创新主题教育内容。每月设一个节日,开展系列育人活动。开展系列育人活动,学生“玩”得好,留得住。如十二月迎新节系列活动:
为期一个月的迎新节主题是“愿你是*最美的名片”,包括入学典礼—开学校长“党徽引领”讲坛—军事化管理训练与户外拓展—体育类比赛—书画类展览—师生迎新生文艺晚会。学院月月有节日、班会周周有主题、社团天天有活动。这些系列活动,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特长,提高了职业素养,也形成了校园文化。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德育工程。分解到一年的每一周。开展“八讲八比”“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争做*文明人”。根据主题活动分解到月到周,借助系列活动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多维立体的发展途径。三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学院结合学生德育工作的自身特点,把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和重要理论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集中观看视频、红色基地考察学习、早晨学生广播台、班会课、晨训、德育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和“德艺周厚”校训文化作为我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开学以《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第一课的“党徽引领”讲坛、身边正能量代表宣传。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从老师到学生,积力营造德育修为和技艺成长、成才的氛围。学院把“德育周厚”作为我们的校训一直得以秉承,确立“明德尚技,知行并重”的校风,“正德厚生、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学苦练、德优技强”的学风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育人环境。校园内的鲁班锁是我们校园的标志性雕塑,行知楼、正心公寓、明德楼、敏行楼、校园道路为匠梦路、匠心路、匠艺路、立德路、尚德路、举行《我们是未来的大国工匠》校歌比赛、每天晨训各系对学院“一训三风”集中宣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提高自已的品德和技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