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生态经济的评价指标

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人类正在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生态经济已经变为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方式。生态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是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评价就没有决策;没有决策,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经济系统的高级化和有序化就无从谈起。而科学地进行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对于生态经济的综合评价没有一个统一方法。王书玉、卞新民(2007)用生态足迹法,从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出发,对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的概念…。黄强、陆迁、赵学平(2008)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算出低一级地域单元(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对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裴艳飞、陈瑛、李慧(2009)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综合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模型。邓欧、尹忠东、冯仲科、李亦秋、张冬有(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治理前后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是量化生态经济建设最有效的手段,是满足领导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必要工作二是对生态经济建设过程的监控、测评、考核的客观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生态经济建设的状况如何不能凭空而论,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与监控标准体系。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与监控标准。

(一)根据各地区具体生态经济状况确定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贵州石漠化程度居全国各个省区之首。是全国酸雨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和西南地区酸雨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在我国8个生态脆弱区中,贵州省“独揽”两个代表,即“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和“西南农牧山地生态脆弱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典型。贵州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26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关键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如何发展生态经济,确定生态经济建设目标,制定科学的生态经济发展政策是目前十分迫切的任务。对生态经济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制定生态经济建设政策提供科学的支撑。而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首先要考虑科学性和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生态经济目标的建立,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但又应该与现实数据采集的可操作性相结合。其次要考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定量方法必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在评价标准的确定上,只有依据定性分析才有可能正确把握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度”,也才能对生态经济建设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最后要考虑因地制宜原则。对生态经济建设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各地国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生态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生态经济建设目标并进行客观评价。

(二)根据各地区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指标的设计与选取

具体指标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地区的现状、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衔接等方面因素,依据该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按照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子系统采集指标,以贵州省为例构建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

表中目标值的确定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环办[2005]137号)和国家环保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以及《贵州省环境保护“十一五”专项规划》的目标及国际水平和相关计算而得。

其中的特征性指标之一“石漠化综合治理率”是根据贵州喀斯特地形特点设定的,即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占石漠化总面积的比例,综合治理面积包含人工造林面积、封山育林面积、人工种草面积、草地改良面积和坡改梯面积。贵州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因此,选择此指标可以很好地衡量贵州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是衡量贵州生态环境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这是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创新性指标。特征性指标之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根据贵州酸雨较严重的特征而设定,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包含工业排放和生活排放)与gdp之比,二氧化硫是造成贵州酸雨的主要原因。此指标是衡量贵州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针对各地区自己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环境的重点治理和恢复重建。首先,要抓住首要生态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如贵州推行的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主要是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等。同时,采用国外较先进技术固尘、固土、保障水土少流失和减少城市的灰尘。巩固生态退耕成果,扎实抓好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试点工作,使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取得新进展。其次,要抓住第二严重的生态问题进行治理。如贵州加大酸雨严重地区的治理力度,着力在城市污染防控、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下工夫,酸雨情况得到较快改善。第三,注重能源开发导致破坏严重地区的生态恢复。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搞好生态破坏恢复。对较大范围的破坏,需要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最后,完善节能考核机制,解决gdp的考核机制。节能减排作为“重大专项规划”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的约束性目标为下降20%,“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7.3%,要完成此目标,需要各地区较好或超额完成下达的指标。

(三)社会进步方面,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科学地稳步推进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生态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j,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社会才能科学地稳步前进。具体的措施:一是加大科技对社会进步较小地区的支撑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增加这些地区的科技活动经费所占比重并进行人员科技培训,以科技力量来推动各地区的社会进步。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意义和要求。

(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支撑方面。成立专门的生态经济研究机构,出版专门的各地区的生态经济统计年鉴,为建立反应灵敏、及时的生态经济建设数据库系统和生态经济建设研究建立良好平台。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考核和预测生态经济建设进程、成效和水平等提供量化数值,并据此建立综合数据库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从而为制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