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思考

**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20万,外出务工党员**多人。如何实施对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县委十分关注和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立足创新,务求实效,以驻杭州市流动党组织的建设管理为重点,在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建共管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路。

一驻杭流动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年6月,“**县李集乡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成立。5年来,在两地党组织的共同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劳务输出,维护民工权益,教育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融入杭州市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32名务工党员被用工单位表彰为先进个人,流动党支部年年被所在街道、社区评为先进党支部。**年7月,流动党支部被杭州市下城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0000多名在杭务工人员,在流动党支部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优秀表现,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更为**人民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杭州人民和家乡人民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李集乡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总支部委员会”,把**所有在杭州务工党员全部纳入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管理,两地党组织认真总结了5年来对流动党组织的管理经验,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建立了双方党组织对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机制,并签订了“**县在杭流动党员党总支共建共管协议”。两地媒体对**驻杭流动党组织的事迹进行过多次宣传报道。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对**驻杭流动党组织非常关注,指示县委给予充分支持。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同志亲临流动党支部调研,指示要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推广**县和下城区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江浙两地的主要领导都对流动党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共建共管的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二流动党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

**县驻杭流动党组织之所以能引起两地领导的重视、杭州人民的赞誉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关键是流动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是流动党员之家。外出务工党员远离家乡,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难以正常进行组织生活。流动党组织的建立,为务工党员建了一个在外的“家”。几年来,流动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发展了7名新党员,党员人数从13人增加到90多人,还有28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杭州,**的务工党员,虽身在异地,但都有在“家”的感觉。流动党总支的成立,使这个务工党员在外的“家”更大,更温暖。

二是职业介绍的桥梁。流动党组织不仅是务工党员的家,也是万名务工人员的家。支部一班人主动和用工单位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努力为家乡来杭务工人员介绍适合个人技能的用工单位,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新环境。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务工人员诚实诚信做人,守纪守法务工。由于党支部介绍的务工人员工作努力,又遵纪守法,许多用工单位都愿意接收流动党支部介绍来的务工人员,一些用工单位还主动要求党支部为其招工。杭州市江干区一家保安公司经理,前不久找到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向他“预订”4000名保安。流动党支部成立5年来,已为**多名**人在杭州找到了工作。目前,杭州市的各个街道、各个行业都有**人的身影,下城、拱墅、江干等三个城区是**人的相对集中地,尤其在保洁、保安、汽车驾驶和物流配送等4个行业。

三是权益维护的后盾。外出打工者向来是弱势群体,来杭州务工的**人也不例外。有时,工资报酬、劳保福利等权益纠纷也会发生,靠务工人员自身散兵游勇式的维权显然势单力薄。流动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千方百计为打工者争取合法权益。2004年,一名在杭务工的**县人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肇事车逃逸,用人单位也不愿管。了解情况后,党支部出面拿起法律武器,最终为这位打工者讨回了公道。5年来,流动党支部协调解决民工维权纠纷100多起。**年4月25日,一位浙江钱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读到《杭州日报》关于流动党支部的事迹报道后,给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律师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之情,表示愿意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支持。此后,已有数起民工维权纠纷在这位律师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

四是宣传**的窗口。流动党组织在介绍工作和开展维权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做事,诚实守信做人”,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杭州市的各项规定,模范执行用工单位的纪律制度,处处树立**人的良好形象。在杭州,**的流动党支部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广大务工党员是一面面流动的旗帜,10000多位**人就是**县的一个个典型。通过驻杭流动党支部这一窗口,广大务工者宣传了**,树立了**人诚实诚信、纯朴善良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一窗口,杭州人,浙江人认识了**,了解了**。一些浙江客商出于对**的信任,纷纷来**投资兴业。现在在**投资创业的浙江客商有800多人,其中企业业主200多人,企业管理和营销人员300多人。

三两地共建共管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两地共建共管机制。为实施对在杭务工党员的有效管理,保证流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立足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途径。通过5年来的工作实践,两地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工作机制。

1.交流沟通机制。两地组织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重大事项随时沟通联络。

2.阵地共建机制。两地党组织共同为驻杭流动党组织提供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流动党总支和所辖党支部有办公设施设备、有组织活动场所、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必要的活动经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流动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共建共管机制焕发了流动党组织的强大活力,党组织在党员和务工群众中的教育管理、职工维权以及建设杭州、维护杭州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视建立流动党组织的同时,更应创新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引导党组织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流动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驻杭流动党组织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共建共管”机制,继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现有杭州、上海、苏州、青岛等流动党组织的基础上,按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在所有符合建立流动党组织条件的地方建立具有**特色的流动党组织,加快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现和培植新的典型,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努力把我们县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