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中小学校园欺凌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摘要:近期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各方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对学生、学校及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校园欺凌概念出发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应对策略。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小学;防治策略

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对校园欺凌报道的不断增加,该问题在公众视野的频繁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热议和重视。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此次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表现出国家对治理这一问题的决心。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类型

(一)校园欺凌概念

当前国内外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尚未统一。奥维尤斯是第一个对校园欺凌作出定义的人。他认为,若一名学生长期且多次受到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动,那表明他遭到了欺凌。史密斯认为欺凌具备3个主要特点:故意、反复以及个体间的力量的差异。

因此,校园欺凌指的是在学生间发生的,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生故意对较为弱。莸难。生实施反复性的肉体及心理上的伤害行为。

(二)校园欺凌类型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与整理,本文把校园欺凌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心理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5种类型。

身体欺凌是传统的欺凌方式,这种方式具备直接性和外露化的特点,后4种则较为隐蔽化和间接化。具体而言,身体欺凌是指施害者对被害者实施殴打、恐吓、夺取财物的伤害行为。言语欺凌是指以语言为工具来中伤他人的方式,施害者一般以谣言、恐吓、嘲笑等手段进行欺凌,心理欺凌是指施害学生针对被害学生的不足与缺陷而采取讽刺、挖苦或者破坏被害学生私人物品的行为。关系欺凌一般意义上是施害者鼓动周围同学一起疏远被害者,从而破坏其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行为,且常常同语言性的诋毁、侮辱相联系。网络欺凌是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或者网络技术诋毁、恐吓被害学生或在网络上传播对其具有侮辱性质的信息的伤害行为。因为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广泛性,所以这种欺凌方式对被害学生造成的危害更大。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含内部原因又包含外部原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首先,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是欺凌问题滋生的“温床”,所以完善学校管理十分必要,学校应构建系统的管理制度,比如改进门卫管理,禁止校外不明人员出入,加强对校外人员的记录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应建立动态全面的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防欺凌调查小组,定期对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即刻着手调查,将危害降至最低。其次,学校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素质培训,不仅要着眼于他们的知识素养的提升,还要注重专业理念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化他们对欺凌问题的认识,使教师能够合理正确应对欺凌事件。推。m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提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最后,学校应推进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应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通过德育教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调动学生道德教育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公德心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防治欺凌问题,学校还应促进法制教育,通过聘请领域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授课,通过真实法律案例的讲解和法律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变成知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三)家庭层面

防治校园欺凌还需要发挥家庭作用。首先,创造和谐家庭氛围,在相对和谐温馨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人格较为健全。因此,父母应努力形成和谐夫妻关系,协调双方矛盾,多相互沟通、体谅,为孩子成长构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加强同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尊重他们,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其次,家长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有研究发现年少时期在高压、专制且有一定暴力色彩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被欺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家长要提升自身思想和文化素质,注重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保持言行的一致性,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参考文献:[1]danolweus,bullyingatschools:whatweknowandwhatwecando.oxford:blackwell,1993,p.15-22.[2]smith,p.k,thesilentnightmare:bullyingandvictimizationinschoolpeergroups,thepsychologist,1991.[3]schwartzd,dodgeka,pettitgs,batesje.friendshipasamoderatingfactorinthepathwaybetweenearlyharshhomeenvironmentandlatervictimizationinthepeergroup[j].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0(36):64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