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
小学阶段扩句方法与技巧
扩句方法及练习
(一)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二)为什么要扩句
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三)扩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扩句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什么样”的邮递员,在“怎样的”情况下,给“谁”送信。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
1、少先队员刷墙。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建设四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四)扩句的方法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学校”,“开展活动”,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
例如:“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北京市的)学校;(黄冈市的)学校;(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积极)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学雷锋评比)活动。。练习:
1、小明读书。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红旗升起来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了.
3、天空布满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5、比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紧张的进行着。
6、雨下起来。
7、列车通过大桥。
8、心情激动。
9、学校开展活动。
10、老师批改作业。
11、他笑。
12、深山有人家。
小学阶段缩句方法及练习
缩句方法及练习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红军讲故事。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b)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c)不改变句子原意。练习:
1.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2.狡猾的狐狸假悻悻地挤出几滴眼泪.3.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4.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5.小妹高兴得又蹦又跳.6.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7.他的围裙兜着许多火柴.
8.上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9.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子.1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11.敬爱的周总理聚精会神地听代表们的汇报.12.渔夫的妻子桑那毫不犹豫地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13.雷锋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1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15.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16.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17.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18.著名的台湾是我国沿海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19.强烈的灯光亮得跟白天一样.
20.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形奇特的新建大楼.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及练习
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
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3)晓彬是我的好朋友.(晓彬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看到你有苦难,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6)毒性拷打不算什么.(毒性拷打难道算什么吗。)
7)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8)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
9)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1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
11)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1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13)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14)我们不被困难吓倒.(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
15)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
16)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不能不闻不问.(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
17)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
18)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扩句的方法
一、扩句的定义
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二、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三、举例
例①老班长钓鱼。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②我看着这一幕。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扩句)
四、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增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更生动。如:“太阳升起来了。”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谁”或“什么”(太阳),后半部分是“做什么”(升起来了)。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一轮鲜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扩句。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太
阳”,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升起”,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常见的几种扩句形式。
(1)仿照例句填空扩句。如:哥哥让我举起风筝。哥哥让我(高高地)举起风筝。又如:阳光洒满山村。(温暖的)阳光洒满山村。
这种形式的扩句是用括号规定了扩写的位置,前一句扩写的内容是“怎么样地”(高高地),后一句扩写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温暖的)。需要注意的是添写的词语要和后面的词语搭配得当,并且和原句表达的意思保持一致。
(2)回答问题进行扩句。如:“爱迪生找到了一种灯丝。”(什么样的灯丝。),根据课文内容,这句可以扩写成:“爱迪生找到了一种便宜的耐用的灯丝。”做这种扩句时,首先要弄清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与原句的意思保持一致。其次还要找准扩写的位置。
扩句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步。(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2)看原句,弄明句子的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3)按要求扩写句子。(4)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扩写句子有三种具体的方法:
(1)想象扩句法。
想象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有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2)描述扩句法
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
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
(3)说明扩句法
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
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另外,要把句子扩充好还应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比如:‘我们热爱徐州’如果扩成关闭-
‘我们(十分)热爱徐州(的云龙山)’。这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也就不叫扩句,而叫改句了。
怎样修改病句
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
怎样修改病句呢。
第一,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修改病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意。
第二,认真分析,找出“病因”。常见的病句,大致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意思重复、词序不当、前后矛盾等等。
第三,认真修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改。
①“加”。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改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领土”。
②“换”。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如:“一辆大卡车停在站中间,阻止了我们上学的道路。”应当把“阻止”换成“阻挡”。
③“删”。对于“意思重复”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删去。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可将“不禁”或“忍不住”删去一个。
④“调”。对于“词序不当”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广可将“两个”调到“新旧”的后面。
⑤“改”。对于意思“前后矛盾”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如:“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可将“傍晚”一词改为“夜里”。
第四,认真检查,改后还要认真检查修改是不是保留了句子的原意,改后的句子是不是通顺了,还有没有更好的修改方法。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在主语谓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生动。扩句就是指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扩句时应注意:(1)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2)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避免产生病句。(3)如果扩句有例句
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2、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3、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
4、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5、深夜,闪烁的星星布满了天空。
6、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
7、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行人在散步。
8、太阳光为我们照亮大地。
9、可爱的小白兔在啃着新鲜的萝卜。
10、饥饿的聪聪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
1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1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14、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5、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16、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缩句:
1.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2.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4.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做游戏。
5.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耸立在眼前。
6.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7.小利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的在前边引路。
8.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9.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10.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敌军司令部。
10.胜利的红旗在隆华中学上空飘扬。
1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2.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的讲了许多中国见闻。
13.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就散开了。
14.我的窗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15.街上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16.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17.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18.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9.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0.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21.自习课上,他一不小心把小明的墨水瓶打破了。
22.他兴奋得把一个大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23.侦察员被凶残的敌人捉住了。
24.小红经过努力,把这篇课文背熟
了。
25.澎湃的波浪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上.26.一只画眉鸟在树枝上兴奋的叫着.27.我们走访了这个闻名华东地区的幼儿艺术团.28.那浪花犹如千万匹齐头并进的战马.29.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向偏远的山区小站.30.轻轻的麦苗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叶子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例如: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第6,20题。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第14题.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第19题。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红军讲故事。
1.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2.狡猾的狐狸假悻悻地挤出几滴眼泪.3.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4.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5.小妹高兴得又蹦又跳.6.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7.他的围裙兜着许多火柴.
8.上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9.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子1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11.敬爱的周总理聚精会神地听代表们的汇报.12.渔夫的妻子桑那毫不犹豫地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13.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只闪亮的小.1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15.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16.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17.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了跟钓竿,钓丝一块出卖的吊钩.18.可敬的老科学家的额头上深深地刻着两道皱纹.
19.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