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深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强化为国育才担当,紧紧围绕“建设基础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统揽,聚焦人民所思所盼,主动识变,积极应变,奋发求变,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冰,突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围,实施“七大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人民满意教育。
一、实施党的建设引领工程,把准教育高质量发展航向
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县教育系统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持久、及时跟进,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围绕党的二十大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加强宣传引导和研究阐释,扎实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推动入脑入心。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转化为深化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和全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强化局党委统揽全县教育工作的主体作用,突出抓好教育系统组织引领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深化“双培养”机制,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纳新工作。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持续擦亮教育党的建设品牌。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局党委履职能力。挖掘“教育唱响大道理党员传递正能量”品牌内涵,严格落实党的基本制度,深化“三红工程”内涵,创新实施“三心”行动,全面实施“党建+作风建设”“党建+教育教学”“党建+重点工作”等“党建+”实践项目,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党建+”展现新气象,叫响擦亮**教育党建品牌。
继续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全媒体运用理念,加强与省市县各级主流媒体沟通联络,充分发挥各级党媒和政务微博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加大**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力度,大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大教育通讯员队伍建设,讲述**教育好故事,传递**教育好声音。深化教育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教材使用、教师引进、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政治把关。加强涉教舆情监测、研判、报告,提升舆情反馈处置能力,切实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严格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若干规定,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巩固扩大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成果。全面深化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各类问题见底清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大教育领域重大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大力支持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工作,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实施教育管理提质工程,释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
不断强化“五项”管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的要求,夯实学校责任,严控作业总量、提高质量;防止干扰,保证睡眠时间;柔性管理,科学使用手机;守住“红线”,抵制不良课外读物;提高体质健康管理水平,加强防近视工作。创新日常跟踪监测手段,加强“五项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家长、社会共识,增强教师执行力和学生自控力,形成科学长效机制。
创新推进课后服务。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课后服务管理,扩大资源供给,丰富服务内容,按照每周开展5天、每天2小时科学实施“六大板块”(答疑解惑、素质拓展、阅读铸魂、强身健体、培养特长、社团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做好“民生小事”,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精心打造“三个课堂”。聚焦“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出台关于加强薄弱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小学英语、科学等薄弱学科教学管理工作。上好“第一课堂”,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优化“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等途径,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综合素质;强化“第三课堂”,用好县域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发展学生学趣,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快乐健康成长。
全力整治培训机构。发挥“双减”部门联席协调机制,加大执法巡查和明查暗访,重点治理隐形变异类培训、超时段培训、从业人员资质、合同签订及执行、广告宣传备案、预收费监管、无证无照“黑机构”等关键环节,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白、黑名单,坚决查处扰乱招生秩序的培训机构和个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全面提升督导效能。启动第四轮“316工程”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估工作。配合做好省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继续做好校长园长履行职责督导考核工作。持续加强责任督学对疫情防控、“双减”、“五项管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等专项督导工作。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合理教育诉求,开展常态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
三、实施教育改革破冰工程,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效能
更新办学理念。融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基于学科特点、注重核心素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范式,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
创新管理机制。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尊重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各类学校办学活力。持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小学均衡优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改革评价体系。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若干措施及任务清单,积极探索面向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突出素质导向,推进改革试点,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开展与教育评价要求相悖的制度、措施和行为专项纠偏清理行动,修订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教师教学实绩考核办法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通过教育评价杠杆撬动育人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矫治功能,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
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加强专业化、专家型教研队伍建设,补充短缺学科教研员,提高教研人员水平,支持服务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新课程新教材研究,打造课堂新形态,探索教学新模式,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水平。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注重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遴选县域内骨干教师组建送培团队,深入学校开展课堂诊断、课例研磨、示范教学、主题报告、《课标》解读等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落小落细。
推进课题带动战略。坚持“问题”即“课题”原则,实化课题研究,注意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问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反哺教育教学。启动实施课题滚动升级计划,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加强课题研究指导,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课题实施情况专项调研,注重课题研究人员业务培训;遴选优秀成果,申报上级课题立项,提升课题含金量。
四、实施队伍建设培优工程,涵养教育高质量发展活水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筑牢返贫致贫保障网。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各项工作制度,精准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的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万人帮万户合力促振兴”、师生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鼓励、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定向支持**乡村教育振兴。
维护教育大局安全稳定。加强教育潜在重大风险隐患预判、防范与化解,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深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校园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强化防疫物资的统筹调度,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校园公共卫生水平。深化“13530”安全教育,强化各类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变的自护自救能力。常态化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全面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支持配合全县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谋势而为、顺时而动,积极跑项目、主动争资金,升级教育发展基础,扩大教育开放程度,提升办学品质。主动融入全县各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积极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