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优先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兴区、科教兴区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一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完成了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提档升级、2所公办园改扩建、2所学校标准化考场升级改造以及教育系统信创产品推广项目等。9月份开学,投入使用了新建**五中综合实验楼、新建瓶城幼儿园,解决主城区学位500个。对城关小学迁建项目、**六中高中部建设进行了现场调研,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严格规范、应享尽享。全年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182人,发放资助金额505.3万元。为3759名家庭贫困在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额2179.81万元;三是全面实施“营养餐”工程,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饱、吃的有营养。对全区3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6997中小学在校生实施了“营养餐”,11月份对古城小学、老军庄小学享受完整午餐的学生实施营养餐。同时,坚决做好“控辍保学”,为41名儿童开展“送教上门”,义务教育巩固率99.9%。

(二)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立足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学前教育抓普惠。充分发挥主城区公办园示范园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盟教研,结对帮扶等活动。全面落实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600元财政补助政策;二是义务教育抓均衡。以校长竞聘上岗、教师交流轮岗等为有力突破口,竞聘中小学校(园)长10名、交流轮岗教师176名,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三是高中教育抓改革。建立末位淘汰制,暑期,在全区中小学为**一中公开选拔优秀教师9名,分流教师7名。职业高中10月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被确定为**省职业教育示范校。2022年高考,全区应届生二本b类以上达线568人,较去年增加32人。对口升学7人,录取率17.5%,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四是民办教育抓规范。扎实开展了规范民办教育百日攻坚行动,完成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6.5%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全区未发生一起因民办教育造成的上访舆情问题。

(三)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加强。坚持抓师德、增总量、提能力、强素质,努力打造一直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是持续补充壮大教师队伍,2021年招聘的69名教师8月份全部到岗,通过劳务派遣解决幼儿教师100名全部到岗,人才引进教师27名已全部完成笔试、面试,进入体检阶段;二是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投入近200万元,先后对全区中小学校所有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人次达3500人次。8月份,组织全区校(园)长开展集中培训,着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三是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培训2次,警示教育4次,签订从严治教责任书2000余份,着力形成学风教风校风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四是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开展全区教师免费常规体检,发放班主任津贴301.2万元,增量绩效工资1051.26万元,全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坚定不移抓质量。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供给,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园达到64%以上;谋划推进主城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等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六中高中部建设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聚焦新高考标准,创新工作举措,力争在“双一流”大学达线人数、二本以上达线人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紧密对接全省全市“产业地图”,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打造一批品牌专业和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

(四)有力有效抓安全。加强思政建设,一体化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将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法治、心理健康、防溺水、防欺凌等教育引导和监管,杜绝各种校园欺凌和自残轻生等极端事件发生;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平安校园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进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建立工作高效、行动快速、决策果断、指挥集中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力争全区平安校园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校园流行病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强化季节性流行病知识教育,完善学校流行病防控制度,坚决守牢校园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