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校园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县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贴近学校、贴近教职工、贴近学生,根据县委《县依法治县实施意见》(县委发〔2014〕5号)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法组办〔2014〕1号)精神,结合实际,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兴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法治中国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弘扬法制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打造法治校园”为主题,全面贯彻县委《县依法治县实施意见》,落实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坚持以提高学校法制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使全县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守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违法乱纪现象得以有效遏制,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园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促使管理人员尤其是学校校长、园长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把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

(二)加强中小学学校、幼儿园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师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师德建设和育人实践,组织教职工学习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着力提高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意识与水平,促进广大教职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三)加强教职员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总结以往法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进校园”活动的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为此,重点开展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宪法教育。学习宪法知识,掌握宪法原则,养成尊重宪法的意识和观念,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做合格公民。

二是突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有选择地安排教育内容和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坚持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作用。继续全面做到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

四是大力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把法制课师资培训纳入到教师统一继教培训计划中并严格实施,不断提高教师法制教育教学水平。

五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园)长和法制辅导员作用。对学校、幼儿园的法制副校(园)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重新聘任,聘任一批经验丰富、能力强、作用大的政法系统退休老干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法官和干警、干部,以及机关、社区干部等法制副校(园)长和法制辅导员。受聘后,学校、幼儿园要主动联系组织法制副校(园)长和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六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幼儿园、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机制。建立以学校、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网络。

七是建立法制教育网络。依托县教育局“校讯通”网络平台,建立和开设法制建设专栏。《县教育工作简报》也将开辟专栏进行宣传报道。

八是利用外部力量开展宣传教育。继续聘请社会有识之士,开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九是加强“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对建设于县二中校园内的“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加大硬件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基地的品位和教育水平,并辐射到全县其它学校,以基地的力量带动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校园”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将“法律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县教育局对学校、幼儿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各学校、幼儿园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促进“法律进校园”活动全面开展。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及时宣传“法律进校园”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机关、单位、企业、村社、社区和群众参与到“法律进校园”活动中来,创造有利于“法律进校园”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