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材料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在部分大学生中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切实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环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的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科学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切实考虑他们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力军。应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同时,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荣辱观教育。

建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相匹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评价体系,使广大学生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