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围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工作主线,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工作成效显著。分别荣获20**-20**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首批**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省“网上技术市场工作先进县(市、区)”、**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省知识产权系统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市20**年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良好单位、**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积极单位等荣誉称号,**开发区科创园获批成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一、20**年**区科技工作回顾

(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区(开发区)20**年产业发展政策》、《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等科技、产业政策,为推动科技创新步伐提供支撑。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依托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立**智能装备技术联盟,搭台助推企业在技术、市场、资本等方面展开合作。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19.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和后续管理,组建成立**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管理目标责任制,通过制定定量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专利申报和项目申报等科技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创新型初创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目前已完成创新型初创企业备案305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已完成网上公示并报科技部备案,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110家。

(二)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区共有**9家企业享受了20**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减免所得税约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7%。62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所得税3亿元。今年以来,全年共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8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36项,获得国家级立项16项;海天塑机集团牵头的“**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区域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先启动备选项目,已完成项目课题技术专家组评审工作。获批市级科技项目**0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2780多万元,其中市级科技重大重点项目立项**项;获得20**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4项(其中一等奖1项)。鼓励创建企业研究院和企业研发中心,海天集团成功创建为省级企业研究院,新获批市级企业研究院5家,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家、区级37家。加快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新组建成立知识产权协会,为企业在技术、市场、资本、知识产权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提供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级6家。中国钓具技术标准化(**海伯)研究中心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年全区共申请专利3999件,获得专利授权3**4件,分别同比增长5.6%和20%。

(三)科技合作活动继续深化。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项目建设,目前该站建设已进入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基本竣工并投入试运行。该站已引进10名高层次人才落户**,相关科研活动已陆续开展。加快推进与中科院、华南理工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今年已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就共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新材料创制中心项目达成初步意向,相关细化方案已拟定完成。同时,**区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更加深入,新组建成立**压铸模具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平台,为区内模具企业提供产品检测、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市场工作,今年以来共引进科技成果项目25项,认定技术合同93份,技术交易额达4300万元(不包含宁钢的技术服务合同,合同成交金额8.7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9亿元)。成功促成**腾龙精线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联姻创建院士工作站,新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2家。

(四)科技创业平台不断夯实。全面实施科创园、智能装备研发园改造工程,目前均已完工,其中科创园整体形象改造工程于7月份完工,智能装备研发园改造工程于11月份完工,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市级“3315计划”获奖者在内的首批15家智能装备企业即将落户智能装备研发园。积极鼓励引导各类资本投资科技孵化器,以戈凌蓝公司为试点,新筹划创建了民营科技孵化器。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不断完善创业平台品牌孵化功能,使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数量达到历年最高。加快集聚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等高质量人才项目,今年以来,已引进科技创业项目27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项目2个、省“千人计划”项目2个、市“3315计划个人”1个,组织开展科创园各类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今年共申报国家“千人计划”4人、省“千人计划”**人、**市“3315计划”20个,申报**市智团创业项目8项。目前,已有5人获批省千人计划,5人获批市“3315计划”,6个项目获得**市智团创业项目立项,获得资助经费180万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高层次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一是进一步推进区域高端科研机构建设,确保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项目正常运行,并开展各类科技合作项目5项以上。加快推进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交流合作,争取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新材料创制中心项目落户**并实现开工建设。二是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开展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推进**压铸模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建**金属材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和**轻工产品检测中心等检测平台,努力把平台建成资源共享、应用技术推广和区域人才培养的基地。依托我区智能装备产业基础,配合**市质监局,全力打造国家级智能装备质量检测中心。

(三)高标准推进科创园区建设一是加快完善科技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科创园“一园多点”布局,努力推动科技创业园三期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智能装备研发园建设,努力培育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自动化改造等科技型企业二是全力做好创业园区招商引智工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争取新引进落户科技创业创新项目10个以上,在孵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三是进一步提升创业园区孵化功能,为创业企业提供企业入驻、项目申报、融资、市场开拓等立体式服务,高质量培育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力争新入选省级以上“千人计划”2人、市“3315计划”2人四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资本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对**戈凌蓝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的引导和帮扶,通过推荐优秀创业项目入驻、提供孵化器创建业务指导等,推动**首家民营孵化器有效运营并发挥作用

(四)高效率加快“机器换人”工作一是围绕推进“机器换人”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各类对接服务活动,主动帮扶区内有“机器换人”需求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自动化生产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为企业间学习借鉴、寻求合作搭建平台二是制订出台全区“机器换人”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机器换人”项目库,跟踪落实入库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力促企业完成“机器换人”项目10项以上,新开展“机器换人”项目20项以上,减少企业员工10000人以上三是坚持产业培育和推进产品应用“两条腿走路”,依托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努力集聚、培育和发展一批优秀的智能装备人才、项目和企业,争取新引进培育智能装备企业5家,为推动全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改造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