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工作计划

2017年,我局将以区党代会和“两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五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争做建设东部科技创新中心及产业集聚中心的排头兵。

(一)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一是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握全市构建“一区十园”高新区发展格局的契机,积极争取市科创委支持,加大对**高新园区在全市“两区合一”体系的核心布局,力争全市示范区政策在**先行先试。二是启动国际大学科技园规划研究。探索依托国际大学各优势学科,按照“一大学一中心”思路,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创新中心。推动国际大学园与周边的启迪协信科技园、深港国际创新中心、中央科学公园等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相结合的创新生态圈。鼓励大学园的青年学生、老师参与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三是加大创新政策供给。改变以往“大而全”的扶持方式,围绕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的关键环节以及高成长型企业需求方面实施精准扶持。做好政策出台前、中、后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跟踪评估等工作,确保政策可落地、易操作、效果好。四是协调落实国际科学与产业大会。2017年8月,由爱迪生创办的世界著名科技刊物—美国《科学》杂志,拟在我国召开首届国际科学与产业大会,意向选址****,邀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峰会。目前,我局正积极对接“三航工业技术研究院”,协调落实相关前期事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进一步做强创新型产业一是推动创新型产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持之以恒地扩大存量规模、务求增量效益,力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1.6%。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原则,协同区经促局出台“龙腾计划”,聚焦年产值“硬指标”强化政策激励,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逐步构建起大中小均衡发展、梯次分布的创新型企业生态格局。二是推动创新型产业规模化集聚。依托**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等载体,在机器人、智能装备、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培育若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市机器人产业基地。依托坂雪岗科技城等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阿波罗未来产业园等载体,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打造为以航空电子、无人机、航空航天材料、生物产业为主的军民融合示范区。

(四)进一步壮大创新载体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局宝龙办牵头负责和参与建设的重大项目共计21个,其中市重大项目8个、区重大项目8个、其他项目5个,预计总投资额145亿元,2017年开工14个,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二是争取市区共建创新园区。加强与市科创委对接,争取将**创新载体纳入全市科技企业空间发展需求范畴,实现市区共建。加大以房招商工作力度,加快市级重点片区及**天安、天安云谷、星河world、中海信等创新载体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提升。三是扎实推进众创发展。积极协调相关机构,认真做好4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国际赛总决赛、6月世界青年创新大会,以及2017年**国际创客周**分会场的筹备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双创示范基地,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帮助我区创客空间获得国家、省、市资金扶持,引导创客空间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全年新增创客空间5家,达到35家。

(五)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一是壮大科技服务市场。重点发展和完善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创意设计等科技服务链条,力争全年新增科技服务机构(企业)19家,达125家。完善“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年r&d强度达到10.9%。全面拓展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的人才、金融、载体等服务功能,在各街道办和重点园区设立技术转移联络站,建立技术转移专员制度,形成贴近企业、贴近基层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点,力争区综合创新服务平台4月上线运行。二是实施精准科技服务。落实局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梳理形成100家重点科技企业,由局领导实施定点服务,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力争每季度全部100家企业走一遍,确保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实施精准服务。深化创新园区“一窗式”科技服务,委托天安云谷等园区运营方受理企业相关申报资料。三是深化科技金融融合。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拓宽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的合作,出台更多符合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社会资金与政府扶持资金共同支持企业发展,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债权为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事前融资,政府扶持资金通过事后补助,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建立中小微企业专利战略体系和预警系统,确保全年专利申请量不低于15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