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年度工作要点
新的一年,我市科技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实现“四项目标”,推进“五项科技创新工程”,落实“五项保障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吉安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四项工作目标1、主攻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分别达到20项和50项以上,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增长10%。
2、强化创新主体。申报1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申报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
3、组建研发平台。申报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以上,争取1个进入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4、突破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研发一批新产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申报评审一批省、市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量增长10%。
三、五项科技创新工程1、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围绕我市“6+1”产业格局(即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先进机械制造、新型能源、绿色食品,以及微生物农药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和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特色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改善条件,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继续以机构、项目、品牌、技术、政策“五个入园”为抓手,深入开展科技入园,促进产业集聚,引导集约发展,提升园区创新水平。
2、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实施粮食丰产工程、科技富民专项行动、科技救灾专项、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各类农业科技园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科技惠民工程。坚持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培育和发展低碳及生态产业,深化山江湖工程开发,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加强人口与健康、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与集成示范,为公众生产生活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4、科技开放合作工程。注重实施科技合作项目,积极组织申报、指导实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促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注重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继续深化科技对接,有针对性地组团参加全国、全省科技会展活动,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注重引进科技产业,突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
5、科技管理创新工程。以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和科技奖励为重点,推进科技管理创新。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好科技成果、专利、新产品的申报,落实科技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人才创新。
四、五项保障措施1、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市级部门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发挥市级部门科技项目、资金、人才的积聚效应,为全市科技创新服务。在鼓励企业创新方面,要制定并落实企业加速创新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对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在激励人才创新方面,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奖励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项目引导,积极帮助、推荐优秀人才申报各类上级人才计划及科技计划项目,扶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在科技投入方面,积极发挥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完善金融、企业、财政、社会等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2、着力申报实施科技项目。注重增强“四个能力”,切实提高项目的命中率和产出率。要增强项目的设计能力,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民生科技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前瞻性、创新性、市场性、开放性的原则,突出企业主体,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突出优势产业,进行项目的主动设计,加强与国家和省科技计划衔接,争取上级更多的科技项目;要增强项目的管理能力,突出过程的跟踪服务和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实施;要增强项目的实施能力,重点抓好项目实施效果的考核与检查,对项目完成好的继续给予支持,对项目执行不力的单位和课题组,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项目的实施水平;要增强项目成果的推广和示范能力,强调项目成果的应用性,加大对项目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力度。
3、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工作。加大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力度,加强指导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重视知识产权,促进专利申请。完善知识产权申报、保护、奖励等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技术市场宣传,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培训技术合同登记人员,促进技术市场交易,有效推动专利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4、着力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发展提升年和“三民”活动,提高全市科技部门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奖评审、科技成果鉴定以及机关工作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纪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5、着力开展科技创新督查考核。完善考核督查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抓好年度科技工作考核评比,对纳入政府考评的科技水平指标跟踪督查,促进进位赶超,确保科技工作落到实处。12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围绕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开放合作工程。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xx县的《小学生就学健康环境》项目获批德国使馆的立项、经费7万元。市科技情报所承担的《xx市医药化工产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项目获批省级立项、经费10万元。市轻化所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农药微胶囊的研制”和“樟籽油中制备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课题研究。二是拓展科技合作领域。组织开展“院企”对接,认真做好中科院领导及专家考察团对接工作,5月10日-12日,由中国科学院3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国情考察团先后到我市井开区、xx县、井冈山等地考察。考察团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率队,省、市有关领导陪同。考察团先后实地考察了井开区的江西优特利有限公司、江西天人生态等企业,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中科院——xx市产业发展对接会”,中科院专家学者为企业解答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难题。三是搭建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组团参加了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世界低碳大会、东盟博览会、西部博览会等有关科技会展活动,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促进招商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
(五)围绕加强效能建设,大力实施科技管理创新工程。一方面,切实转变作风,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根据省、市的决策部署,统筹开展创先争优、发展提升年和“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活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根据机构改革后科室职能调整情况,完善政务公开栏;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市科技局子平台的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能风险岗位排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换届的各项纪律,保持机关风清气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办答复人大代表建议1项、政协提案1项,协办答复人大代表建议4项、政协提案1项,满意率100%。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重点,采取广告展板宣传形式,市本级做展板10块、每个县(市、区)做展板5块,大力宣传科技工作及“六个一”工程取得的成就。同时,积极宣传报道科技活动,在《井冈山报》、《吉安晚报》、《江西科技》等媒体用稿16篇,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发展成绩。完成了《吉安科技》、《江西科技年鉴》(吉安科技)、《吉安年鉴·2011卷》(科学技术)等编写任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