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吉安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深入推进。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集成科技力量,加强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统计快报,1-4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9.3亿元,增加值22.4亿元,列全省设区市第5名,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8.9%和52.2%。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xx市风能核能及节能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落实了吉安风电设备产业化基地赴科技部答辩和复核工作。三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取得实效。完成了2007年-2010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天人生态、杰彼新能源等)的统计,进一步掌握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指导杰彼新能源公司开展2010年获批的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绩效考核自评,做好迎接省绩效考评准备,并跟踪督促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组织11家企业申报了2011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参与了省科技厅组织的初评。四是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组织协讯电子、合力泰、华文光电、博源实业、优特利、大圣光纤等1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西永丰博源实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江西省201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组织天人生态公司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会同有关部门申报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4家。全市现有民营科技企业179家,资产总额67.1亿元,年总收入37.2亿元,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实现利润4.34亿元,上缴税收6.46亿元,出口创汇6424万美元,技术性收入1.92亿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职工总数3362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621人。五是企业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组织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的“jkm8320超高速随动数控磨床”、江西永盛电子有限公司的“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器(tft-lcd)模组”等4个项目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申报江西省重点新产品17项,获批16项;推荐11个新产品参加省重点优秀新产品评选,有4个获批省重点优秀新产品;同时,还申报自主创新产品9项。全市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3项,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已获批2项、经费170万元,即:市科技情报所承担的《中小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经费80万元;江西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的《通信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光纤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项目、经费90万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101件,专利授权量82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
(二)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一是积极申报农业科技项目。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方面,组织申报了5项,其中xx县金色时代的《新型环保高效多元有机生物肥中试》经过省科技厅评审已报科技部。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方面,组织峡江的杨梅基地、青原的食用菌基地、永丰的蔬菜基地等三个县申报。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方面,组织xx县《优质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及产品综合开发》、xx县《优质土(蛋)鸡生态养殖、加工、品牌创销》申报,其中xx县获批省级富民强县项目、经费50万元。xx县2009获批的《泰和乌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和产品综合开发》项目获中央补助资金66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0万元。xx县承担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绿色水稻栽培及产品综合深加工”通过了国家和省里的专家组验收,并获批科技富民强县续建项目,续建经费100万元,xx县被评为全省“科技富民强县”先进县。二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科技部“中部山区新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全面启动,在我市的xx市、永新、永丰、遂川、安福、吉安、xx县7个县市共建立80个示范点,到位经费88万元。xx县的《中部山区红壤丘陵区双季稻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列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6万元。三是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有227名科技特派员和15位法人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带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以无偿服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等多种形式,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作用。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项目68个,创办企业19个,其中龙头企业10个,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38个,会员人数1633人,形成利益共同体13个。四是深化井冈山区科技扶贫工作。在科技部扶贫团的帮助下,惠州元晖公司向xx市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户外“led彩色显示屏”(8.6米*10米);邀请国家信息研究所专家来井冈山开展科技信息化培训活动,培训人员150人,使受训干部群众进一步掌握了信息网络基础知识、科技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与管理。五是强化民生科技支持。组织xx县的《有机柑桔模式化栽培示范基地》申报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山江湖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市园艺场的《葡萄良种引种避雨栽培试验科技示范基地》等5个项目获批立项并实施;积极组织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xx县的《小学生就学健康环境》项目获批德国使馆的立项、经费7万元。抓好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管理,2011年01月22日05时25分,xx县万福镇(北纬27.4,东经114.9)发生了2.3级地震,我们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地震谣言,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科技条件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新组建了xx市仿生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井冈山大学和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实施;拟再组建吉安锐迈管道配件有限公司申报的“特种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华文光电有限公司申报的“蓝光光盘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1个以上成为省级或国家级研发平台,完善具有吉安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对科研机构的支持,按省里的要求起草了《xx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十二五”工作规划》,推荐市科技情报所、市轻化科研所申报国家《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部科技服务网吉安分节点等网络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建设多功能科技信息服务网站,为创新创业架设高科技信息和远程服务的桥梁。通过该平台,为我市园区企业提供科技查新报告70多份。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团队9个、市级创新团队9个。落实在科技奖励制度,3月24日,召开了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表彰奖励了2010年度市科技奖获得者,表彰了2010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完成了201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今年共有72个项目参加评审,进入获奖范围的有4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8项。筛选推荐二等奖以上的项目14个参加201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对xx市东固林产化工厂诉xx市xx区丰泰实业有限公司侵权专利“一种利用天然落地松脂生产松香半成品的方法”(zl200610019078.3)发明专利的侵权纠纷,多次进行协调,并邀请省专利局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作出处理结果,下达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书,维护产权人利益。
(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顺利开展。在科普统计方面,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布置,完成了2010年全市科普统计工作,范围包括市直xx县(市、区)直227个单位,内容包括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及科普场地等。在科普基地建设方面,经推荐申报和省专家评审,我市井冈山农业科技园被命名为“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开展科普活动方面,5月15日-21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17日上午,省、市、区科技部门在xx区举办了《企业科技管理和科技投融资担保业务培训班》,省科技投融资担保公司、市科技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授课,重点就科技担保、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和科技奖励申报等进行了讲解,50多名xx区工业园区企业参加了培训。同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左继生亲临指导,并在市科技局、xx区政府领导陪同下考察科技企业,调研科技需求。5月20日,市、县科技部门组织农业专家,到xx县八都镇毛家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向村民讲解种植、养殖技术,赠送优质水稻良种,发放了科普资料。与此同时,防震减灾、气象科普等活动也在全市各地展开。据统计,活动周期间,全市开展各类活动106项,参加人员5.3万人次,科技人员服务企业997人次,举办讲座、培训及报告会110场,发放宣传资料3.56万份,张贴科普图画612幅,制作科普板报、宣传展板360块,出动科普宣传车9辆,媒体参与宣传报道25家,媒体刊登报道43篇,对接科技项目22项,投入经费42.5万元。
(五)科技创新环境继续优化。一是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加速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资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专利资助和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积极支持。按照政策,协调市财政,落实我市2010年获批的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优秀重点新产品、5个国家重点新产品的奖励。二是拓展科技合作领域。申报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市科技情报所承担的《xx市医药化工产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项目获批省级立项、经费10万元。市轻化所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农药微胶囊的研制”和“樟籽油中制备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课题研究。认真做好中科院领导及专家考察团对接工作,5月10日-12日,由中国科学院3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国情考察团先后到我市井开区、xx县、井冈山等地考察。考察团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率队,省、市有关领导陪同。考察团先后实地考察了井开区的江西优特利有限公司、江西天人生态等企业,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中科院——xx市产业发展对接会”,中科院专家学者为企业解答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难题。三是切实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根据机构改革后科室职能调整情况,完善政务公开栏;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市科技局子平台的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能风险岗位排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换届的各项纪律,保持机关风清气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协调有关科室主办答复人大代表建议1项、政协提案1项,协办答复人大代表建议4项、政协提案1项。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科技宣传,报道科技活动和科技工作。在《江西科技》、《井冈山报》、《吉安晚报》等媒体用稿10篇,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发展成绩,报道科技活动,介绍科技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完成了《吉安科技》、《江西科技年鉴》(吉安科技)、《吉安年鉴·2011卷》(科学技术)等编写任务。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度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当前的形势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活动载体,推进活动扎实开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结合实际,把开展活动与推进科技工作相结合,在加快科技创新,为基层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中创先争优。
(二)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突出推进五项科技创新工程的落实。一是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快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科技入园行动,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研发平台、特色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年内争取获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5项以上。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粮食丰产工程、科技富民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信息化直通车等为重点,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三是科技惠民工程。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化山江湖工程开发,强化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民生科技水平。四是科技开放合作工程。努力申报和实施科技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团参加有关科技会展活动,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促进招商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五是科技管理创新工程。以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和科技奖励为重点,积极做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推荐申报与跟踪落实,结合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力争印发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完成市本级科技计划编制与项目经费下达,加强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监理,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市科技局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扎实搞好发展提升年活动整改落实。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和科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行岗位廉能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发生,切实提高机关勤政廉政水平。要通过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促进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实现吉安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12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强大动力,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发展战略,自我加压,奋力进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挖潜堵漏,增收节支,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支规模、财政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一)认真组织收入,收入规模不断壮大。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坚持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狠抓组织收入。一是做好收入预测分析。结合我市税源现状和特点,按季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各地重点税源进行调查,对财政收入增减因素进行分析,对下阶段财政收入情况进行预测,摸清重点税源,抓住薄弱环节,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及时将20**年市本级财政部门收入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局内相关科室和有关单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市本级财政部门收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加强对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组织收入工作的指导。三是加强财政收入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财税调度会和财税库横向联席会,认真分析经济财政形势,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提高财政收入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挖潜增收的对策和建议。得益于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全市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收入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完成1099462万元,增长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1935万元,增长37.7%;全市税收收入完成851156万元,增长32%。增幅保持高位运行。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达到36.0%,列全省各设区市第4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个百分点。而且连续7个月的累计增幅保持在40%以上,为历年增幅之最。县级赶超势头强劲。从增幅看,1-11月,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xx区、xx县、xx县的增幅均在40%以上,最高的xx区高达49.3%。从总量看,有十个县超过了5亿元,其中xx县、xx县、xx县突破1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2.58亿、10.34亿和10.22亿元。
(二)发挥杠杆作用,支持发展力度加大。紧紧围绕发展大局,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手段,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利用财政杠杆效应,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促进持续快速发展。争取上级财政6795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工业企业发展奖补和企业技改贷款贴息补助。筹措安排资金4647万元,支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利用财政信用担保平台,为24家中小企业提供2.9亿元贷款担保。落实惠企减负政策,仅市财政为再生资源企业办理增值税退税达9299万元。二是支持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井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对井开区内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各项税费收入,以及县(市、区)在井开区内异地办厂企业的各项税费实行“属地管理”,统一由井开区征管。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落实招商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出口创汇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各地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三是保障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资金需求。克服金融危机对市域经济影响,坚持以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服务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年内共筹集建设资金10亿元,其中后河改造二期项目贷款3亿元、电池厂地块农民安置房7亿元。同时,践行“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政府投资评审理念,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概算、预(结)算、决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审减了不合理资金,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截止到11月底,共审核重点工程项目890批次,审核资金23.72亿元,为财政节资4.13亿元,审减率达到17.4%。四是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和安排8亿多财政资金,支持商贸流通和生猪、粮食生产;争取和安排资金158347万元,支持水利、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财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3亿元,加快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11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41140万元,增长28%。一是确保法定支出增长。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7306.4万元,同比增长39.4%;科技支出2009.7万元,同比增长60.8%;支农支出7931.4万元,同比增长24.7%,均达到了法定增长的要求。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就业再就业、城乡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移民扶贫、义务教育等民生工程支出达11251.1万元,增长35.5%。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201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经费7306.4万元,比上年预算新增2065.2万元,增长39.4%,比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10.9个百分点。四是确保机构正常运转。考虑从2010年起已执行新的差旅费、会议费标准,以及水电费、燃油费价格上涨,今年市级适当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确保了行政事业机关高效运转。五是确保阳光津贴提标政策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增加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此,我局认真制定津补贴提标方案,按市本级600元/人、月的提标标准积极筹措资金,现在已经基本到位。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此项工作。
(四)夯实“三农”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财政支农机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2011年汇总全市各级人大批准通过的财政安排支农支出预算达112545.1万元,增长20%,确保了年初预算超过法定增长。此外,还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年内共争取上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0.3亿元,增长20.2%。二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市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58774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14811万元、良种补贴1523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7095万元、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贴4726.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9126万元、汽车下乡补贴5625.55万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2319万元。此外,还争取上级财政3.5亿元资金,认真落实财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惠农政策。三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争取14个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项目数占全省的13%,资金总额达4310万元,支持我市水稻、水产、油茶、井冈蜜柚四大产业发展。此外,市本级预算安排1100万元扶持“一大四小”造林建设。四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新增遂川、万安纳入试点县,试点县增加到10个。全年共整合各类资金7645万元,在380个行政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试点,财政奖补项目达624个,完工项目382个,受益群众达46.45万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工作。加大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力度,加强指导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重视知识产权,促进专利申请。完善知识产权申报、保护、奖励等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技术市场宣传,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培训技术合同登记人员,促进技术市场交易,有效推动专利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4、着力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发展提升年和“三民”活动,提高全市科技部门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奖评审、科技成果鉴定以及机关工作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纪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5、着力开展科技创新督查考核。完善考核督查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抓好年度科技工作考核评比,对纳入政府考评的科技水平指标跟踪督查,促进进位赶超,确保科技工作落到实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