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科技局工作报告
一、20xx年度科技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培育企业申报市级科技型企业,努力储备高新技术苗子企业,20xx年全区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20家。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xx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努力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xx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北仑智能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
(二)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全区共有121家企业享受了20xx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44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税4.16亿元。二是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20xx年上半年全区r&d经费投入7.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7%;1-8月份全区r&d经费投入11.12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5%。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12家、区级44家。全区共获批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7项,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并获得国拨经费920万元;获得市级科技项目101项,获得市拨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市重大(重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立项13项;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3项、市级4项。三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大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在宁波各县市区中首批设立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点。全区共有5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零突破,36家企业被列为专利申请大户,比去年翻一番。1-11月份实现专利授权量2578件,其中发明专利189件,分别增长44.7%和24.3%;8家企业通过省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一;8家企业通过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二。认真做好中国发明奖推荐工作、xx市发明创新大赛和宁波专利活动周等各项组织工作,获xx市第八届发明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我区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已落户春晓滨海新城,目前已进入工程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阶段,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已陆续到位,相关科研活动陆续展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的联系与合作。新引进哈工大北仑伺服电机技术转移中心。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深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通过组织企业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北京科博会、宁波—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等,搭建企业与专家联姻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举办了2012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北仑分论坛——xx市汽车零部件材料产业对接会。举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对接会。促成雪龙公司与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领衔的的创新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区已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5家。另外,充分发挥各街道乡镇科协,区级学会、协会和社区科普分会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坝头社区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单位,指导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等3个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
四、拓展科创园发展空间
打破传统的科创园有形范围,积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多点多园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将园区场地租金从原来的10、9、8元每平方每月统一提高到15、14、13元。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及管理有关规定,通过上门走访和鼓励引导,努力动员毕业企业搬迁。目前已完成企业搬迁12家,腾空厂房近7000平方米。联系区内大港公司、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织企业实地考察霞浦国际物流园区、春晓、大碶和大港工业城等,积极收集附近出租出售厂房资源,为毕业企业及部分新进企业寻求发展空间。9月3日,我们以下属科创园发展公司出面,竞买了大港工业城原赛爵服饰的厂房,占地面积32.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计划将该厂房作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业孵化器,取名“智能装备研发园”,集中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驱动系统、智能检测等智能装备产业。另外,科创园三期大楼建设也进入项目前期阶段。
五、大力引进培育创业项目
重新梳理招商方向、重点和具体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多渠道高质量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其他好项目。今年已经完成注册的科技创业项目32个(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4个)。新引进2个市“3315计划”团队,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名,企业研究院1个。已获批省“千人计划”2人,市“3315计划”8人(团队1人)。在抓好引进的同时,全面加强各类服务,制定园区企业考核制度,深度掌握企业发展状态。推动对企业的分类服务和管理,对考核优秀的给予重点帮扶,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逐步淘汰。开展了创业项目与银行、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的对接会,开展了创业咖啡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创业企业的辅导、培训和交流。全面启动园区改造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景观改造、园区绿化及企业围墙形象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档次和规模。
二、明年科技工作思路
回顾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全区各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为我区加快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纵观xx区情,我区科技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相对偏低。xx区科技综合实力与标杆县(市)区xx区、xx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临港大工业对创新综合实力的指数贡献较弱;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落后于省内先进地区;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除海天塑机、吉润汽车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如电力、能源、化工、造纸、钢铁等临港大工业企业大都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偏短或中断,产业集聚度不高,不利于企业创新链的延伸;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性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外资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受集团总部控制,导致相关企业主要以科技成果的应用为主,对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三、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弱。我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在近些年有所发展,但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整体布局上有待完善,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区在新能源、海洋高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项目相对较少。四是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区域内创新资源相对匮乏,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不足。展望2013年,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已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下一步,我局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依托北仑现有产业基础,牢固树立“企业为基、创新为源、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科技创业创新大环境三个重要环节,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具体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科技孵化器功能为抓手,帮扶科技型企业创业成长。按照“高端人才、产业规模、园区规格”五年倍增计划和跻身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强化科创园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着力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园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生活智能机器人及传统工业的自动化改造,致力成为北仑“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发展的动力引擎。二是进一步拓展科创园外部发展空间,做好园区企业的孵化服务,大力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引智质量。三是按照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建设、发展前景等指标,筛选出一批优秀创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各类人才在园区创业,尽快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努力将科创园和研发园打造成为北仑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乐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地。
(二)以强化高新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立足我区产业优势,加快临港大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挖掘和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梯队。成立智能装备技术联盟,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管理,健全企业科技负责人联系网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
(三)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吸引集聚创新要素。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加快升级,积极开展国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区集聚高层次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的人才高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三是依托北仑现有智能装备产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制造基地;依托北仑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引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和培育,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转型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四)以强化科技项目攻关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情况的摸底调研,围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技术,充实完善企业动态科技项目库,努力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定期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开发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以明年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验收为契机,将专利工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北仑知识产权协会。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专利创新源头,鼓励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做好xx市发明创新大赛、xx市专利活动周等活动的组织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在全区形成企业主导科技创新、项目助推科技进步的创新格局。
12
一、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促进女性素质取得新提升
1.分层举办妇女干部培训。20xx年,区妇联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提高理论修养为重点,提升业务水平为目的,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对区管女干部,采取区内集中培训和区外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第十五期读书会。对领导干部配偶,与区纪委联合举办了“廉内助”培训班,通过讲座正面引导、参观黄湖监狱反面警示,使她们认识到当好“廉内助”的重要性。对基层妇女干部,组织她们到省妇干校接受业务培训,全区68名乡镇街道、社区(村)妇女干部和30名机关妇委会主任参加。组织乡镇街道妇联主席首次赴台湾考察培训;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第八期非中共、妇女干部培训班;联合区委老干部局、区直机关党工委举办了妇女文化研修班,进一步创新我区老年教育和妇女工作,全面推进文化建设。
2.全面总结母亲素养工程。母亲素养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经过五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一项党政领导肯定、社会认同、母亲热烈欢迎、培训成效明显的妇女继续教育工程。区妇联与区教育局联合召开xx区母亲素养工程总结推进会,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9个母亲素养工程先进示范点和18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四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会上,区教育局、区妇联分别对全区母亲素养工程实施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启动了新一轮母亲素养工程,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20xx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各学校努力在扩展母亲素养工程广度、丰富母亲素养工程深度、提高母亲素养工程满意度上下功夫,共举办各类讲座147期,受训母亲13000余人次,其中2260名母亲接受24课时系统培训。
3.努力提高妇女维权能力。继续开展女性法律知识讲座、“三八”维权周、反家暴宣传等活动,通过印发法律知识手册、上街咨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知法懂法,依法寻求帮助。2012年,全区共发放宣传资料24300份,举办妇女法律知识宣传讲座39期,2870余名妇女参加。区妇联还积极组织全区23名女性人民陪审员参加市中院、市妇联举办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女性人民陪审员社会性别意识与参与陪审工作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2012年区妇联获得省妇女权益保障工作论文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新碶街道高塘社区、大碶街道九峰山农村新社区荣获浙江省妇女维权示范岗。
二、以创业创新为抓手,拓展城乡妇女发展新途径
1.展示岗位风采,提升创岗水平。配合市“巾帼文明岗”检查组对全区56家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进行走访、复查,并召开集中交流会,对区内巾帼文明岗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我区巾帼文明岗创建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岗位创优、巾帼争辉”巾帼文明岗风采图片展,26家各级各类巾帼文明岗参加展出。举办“港城巾帼秀”之岗长风采展示活动,17家省级及以上巾帼文明岗通过讲述岗长的风采展示文明岗创建成效。在抗击台风“海葵”过程中,各文明岗的广大岗员带领巾帼志愿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始终奋战在抗台第一线,为居民排忧解难,共度难关,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2012年,中国移动北仑分公司大碶支局等4家单位被认定为市级巾帼文明岗,新碶街道百合社区、xx区(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浙江省巾帼文明岗。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创业能力。走访全区的“双学双比”女能手,调整充实女能手队伍,召开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加大对女能手的帮扶力度,一方面积极组织她们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班、考察交流会,另一方面聘请了科技局、农林局的专业人才以及瓜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绣品厂厂长等草根专家成立帮扶组,为她们牵线搭桥,送科技到田头,对技术性问题进行现场指导,量身定制科技含量高的创业实施方案。2012年8月争取3万元资金及时看望慰问了受11号台风“海葵”影响的区“双学双比”女能手,并鼓励她们能在灾后积极克服困难、树立信心,重新开始新的生产生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依托两大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和层次
今年,我区充分依托数字科技园和科技创业园两大平台,引进了29家服务外包典型特征企业。如从事呼叫中心业务的浙江中通文博服务有限公司、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宁波五百年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gps及云计算技术研发应用的宁波灵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同时,组织企业和园区参加了东京动漫展、大连软件交易会等国内外服务外包展会,帮助企业成功承接离岸业务;鼓励引导宁波瑞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多家药品研发企业签订合约;帮助宁波指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风险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