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山乡科普工作总结
表山乡地处永嘉县中北部,属楠溪江流域上游,全乡总面积55.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1127户,6755人。耕地面积2496亩,乡政府驻地表山村,海拔450米。自然条件差,全乡经济水平不高,以农业种、养殖业为主,主产蜂蜜、肉牛、山羊、本地鸡、高山蔬菜、田鱼、农家酒、杨梅、红柿、板栗等农副产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省级经济欠发达乡之一。
近年来,表山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一、二、三、四全会,紧紧围绕乡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全面实施“多业并举,龙头带动,效益优先,科技兴乡”的整体规划,结合我乡实际,扎实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效地整合科技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科技支撑。切实提高科普工作水平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项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乡今年科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
我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科普法》,积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制定有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科普工作列入本乡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乡成立有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由乡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直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本乡将实施《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把科普工作列入任期目标责任的范围,有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制定有关科普培训计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成立村级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科协组织,加强农村科技队伍的建设,大力推广科技进农村,技术进农户,全面形成科技兴乡、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加大科普宣传经费投入。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本着“压其他、保科技、保教育”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资金分配使用比例,增加科技资金的预算,使科技经费数额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累计达3万多元。同时,我们还多渠道、多层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同时完善设施建设,建立了13个固定的科普宣传窗及岭外村科普图书馆,不定期对宣传窗内的内容进行更新,祈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以点带面,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在坚持向全乡推广科技的同时,注重发展示范户、示范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立30户示范户,12个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户、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实际科技成效扩大宣传,普及科学,真正让老百姓认识到科技的好处,真正祈祷用实际说话,用成效说话,以点带面,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
3、加强对村级科普干部的宣传工作。每年举办二期村级科普干部科技工作短期培训班,传达省、市、县科协工作要求,总结我乡科普工作,使村级科普干部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职责,信心百倍地区做好科普工作。同时要求各村科普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果扩大宣传力度。
4、抓好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工作。通过组织本乡科技人员利用墙报、上门宣传、大小标语、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开展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关科普知识,在全乡上下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普气氛。使全乡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掌握和运用科普知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收看科普知识,解决了不少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力的推进了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
三、强化培训、重视质量
为不断提高全乡群众的素质,我们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全乡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培训工作。
1、保证师源。首先充分利用乡农科员,当地科技人员及邀请的科技人员资源。这些以本地科技人员为主的讲师,讲课的针对性强,既会讲普通话,又会讲方言,能将课程讲好讲生动。其次适当聘请高等院校的教授作讲座(浙江大学李卫祖教授),把科技成果向基层推广普及,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好科学的培训计划,并采购相应的教材、资料,有目的的开展培训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改变一味才哟昂课堂授课的形式,到田间、养殖场等实地授课,力求教学内容与生产环节同步,利用“基地+教学”的模式,适时组织学员进行现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及时了解学员的情况,及时解决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些困难。如每次培训,每个学员发补贴20元,解决了来往车费等。另外,在培训中能紧紧围绕中心,突出专业重点,加强农业农村服务,注重实效,强化跟踪服务。在培训结束后,建立相应的培训台账及学员档案库,同时把培训情况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有利于上级对我中心工作的指导。
3、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在有条件的地方到学校或夜校办班讲课,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方便又省钱,利用晚上农民空闲时间,参学率高的条件开展培训。同时因地制宜设点办班,如根据实际情况在石匣村老年活动中心开设山羊养殖培训班,在表山村小学开设来料加工培训班等。
4、突出培训重点。一是因我乡是山区乡镇,部分在家农民还是以务农养家,以从事种植、养殖为主业。根据此情况,我乡开办了蜜蜂、山羊、高山蔬菜、本地鸡、田鱼等方面技术培训。二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每年都组织2期的家政服务培训。主要内容有:婴幼儿护理知识、照料老人知识、家庭礼仪知识、家具保洁知识、家庭餐制作知识等。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后予以颁发证书。三是为了提高在家妇女的经济收入,组织培训来料加工技术,既简单又容易掌握。目前从事来料加工的有30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30多元,年创收60多万。四是强化外出劳动力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和扶贫挂钩单位的资源优势,由乡政府牵线推荐,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及民营企业转移,大大提高外出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增收。201*年,仅劳动力外出务工一项就使全乡实现增收约201*万元,人均增收达到5021元。五是加强基层干部素质,更好的为三农服务。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精神,每年在全乡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市场经济知识与科学管理。通过培训转变了全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管理能力、办事效率等,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四、抓出实效、成绩显著
经过各方面努力,我乡科普工作切实抓出了实效,成绩显著。建立了四个专业合作社,分别为蜜蜂专业合作社、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毛竹专业合作社、祖婆山戴香莲综合养殖合作社等,被形象地称为“表山三宝”。同时申报了4个县级科技项目,1个市级科技项目。
回顾我乡实施科普建设所做的工作,我乡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看到科技对加快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看到实施科技兴乡、科技富农的光明前景,看到科技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无形资产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科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乡干群有决心、有信心,进一步强化科技普及工作,引导农民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耕耘技术中解放出来,逐步向科学种养,科技致富的方向迈进,同时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之,我辅导站按照“健全组织、结合实际、整体规划、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尽快将学科学、用科学变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自觉行动,加大科技发展力度,全力推动科普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扩展阅读:科普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自从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以来,通过市、县科协的培养教育,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具体行动,在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积极参加各种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惠农工作,跟随农业科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学习,发放科技资料图书等,使自己逐渐走向了成熟,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总结几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尽管尽心尽力,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工作质量。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充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资本,去引导农民群众走上致富的小康之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认认真真为群众做些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徐蕊
20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