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报告材料
20xx年我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这一主题和科学发展这一任务,结合全县实际,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扎实的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的。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狠抓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服务等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
(一)加大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1.认真组织了《20xx年度县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的调研和编写工作。根据上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结合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及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把握上级政策,制定了适合我县自身产业特点的指南,明确了申报要求、条件,完成《20xx年度xx县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的编制工作,并多次向各个部门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调研,最后出台了《xx县20xx年度县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2.完成了河北省山区经济办公室20xx年度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和山区创业奖申报工作。我局积极开展了20xx年xx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推荐和申报工作,综合实际情况,筛选了县域内有极高开发和推广价值的科技项目,组织人员实际调研并开展网上申报,确保了科技项目于5月20日以前如期完成上报。共有两个项目进行了网上申报,分别为《灵寿茶标准示范园建设与技术示范》、《紫苏品种引进及适应性对照》。向省山办推荐山区创业奖现金个人,有三人通过形式审查。
3.开展县级2012年度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及县级2013年度项目的立项前调研。为切实做好2012年度xx县科技项目验收准备工作,确保圆满通过县级验收,我局召开专题会议,同一部署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验收准备工作不留死角;并加强了与项目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的沟通。已全部完xx县级十三个项目的验收准备工作,争取在6月份完成专家评审验收工作。同时,我局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工作,规范立项程序,更科学、合理、准确地安排使用我县2012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目前已完成对9个方面项目的前期考察调研,由项目申报单位着手编写项目申请书。
(二)开展科技宣传科教推广工作
1.开展内容多样的科技大培训活动。今年我县科技大培训活动,结合我县山区、丘陵、平原的不同战略发展布置,坚持以结合乡镇村的产业特色为着力点,突出区域化、特色化、增强针对性。在山区进行茶叶、苹果栽培技术培训,在丘陵地区举办了核桃管理技术培训班,在平原地区开展设施蔬菜、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等科技活动。科技大培训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图书材料600余份,把先进实用技术送到基层,带给群众,力促科技益民、科普惠民,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精心策划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4日在街心广场举办了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2013xx县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活动当日xx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郑团生、副局长冯长宏专程光临指导。活动主要包括《专利法》和省市县专利资助办法宣传及xx县专利产品展示两部分。活动现场展示了《专利法》和省、市、县各自的专利资助办法宣传展牌,设立了专利咨询席,发送知识产权宣传材料5000余份,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法规政策、鼓励群众积极发明创造。同时向群众发放实用科技知识小手册4000余本。部分乡村干部、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社成员参加了活动,12000多人进行了参观、咨询。此次活动对于激发xx县中小企业及广大群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对专利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水平,推动我县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今年我县科技活动周坚持“贴近群众、服务产业”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针对不同乡镇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同的科技需求,在全县15个乡镇以乡镇为单位,结合我县特色产业分别举行内容侧重不同的科技活动周活动。我局在活动周期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利用乡村的集市,开展科技传播、科技服务等多项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4万余份,提高了全县人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探索科技人才管理工作
今年我们在总结去年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组织各政府部门技术人员、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乡村技术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休科技人员等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新创业,优化产业链分工,提升产业整体科技水平;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中小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或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壮大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实施意见(草案)”正在征求意见。我们着力实现的项目为纽带,解决科技人员无施展才华的场地和农民一线没有科技人员指导的矛盾。
(四)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做好科技扶贫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加强领导,鼓励广大科技人员、青少年、干部群众科技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全县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热潮。
2、继续组织商品流通企业争创“无假冒专利示范单位”,进一步健全专利商品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对专利申请资助的政策,积极开展消灭“零专利企业活动”,更好的调动群众性发明创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