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教道路上逐渐明了的教育理念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诚然。在短暂而充满困惑的教与学之生涯中,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即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是先育人后成才,还是先成才后育人。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谁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先育人后成才。可是当今衡量人的标准是什么呢。——能者上,不能者下。这种标准不是明摆着吗,以才量人。尤其是应试教育制度最严格也最权威性的高考,更是江能者上,不能者下的量人标准执行的明白、透彻。放眼社会,哪个行业又不是如此衡量人的呢。如此可见,所谓人才,今人只是将重心放在了才上而并非人上,因而在当今社会才会出现经济、科技高速向尖、精、专的方向飞速突进,这是才的充分被重视与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然而于此同时社会文会却趋向多元化、腐朽化、停滞化。社会风气与日俱下,人心叵测,人文素质低下。人们的承受力、情感等十分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人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当今这种充裕的、高享受的物质生活与贫乏的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也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理论。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基础过于发达,而上层建筑过于贫乏,已经不能适应,不能为经济基础服务了,所以经济基础急需要重新寻找符合于自身发展的上层建筑,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然而,在这种大的趋势下,人们还未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却仍旧在搞形式主义,翻花样的搞创新、改革,其实质性的衡量人的标准却纹丝不动,依旧是死板的,一句话还是以才量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人分三六九等,就才与德而言,古人语。圣人、贤人、庸人、小人也。这其实就是依才与德的关系而分属的。所谓圣人即有才有德之人,此类人堪称完人,受常人尊重与敬仰,受天子王公之重视,因而他们往往是天子树立起的为人之榜样,处处受欢迎,时时受恩宠,于人于己都不无好处。所谓贤人即有德无才之人,他们的长处在于品德之出众,然不足也是明显的。此类人便是我们常说的好人。一个好字,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自身价值。这类人虽不及上类人,然他们却是人们选择培养、锻炼的最佳人选、首要人选。因为德使他们有了品质的保证,培养、锻炼他们的才能,犹如锦上添花。第三类人庸人即无德无才之人,他们既无价值又无使用价值,犹如废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必定将被淘汰。此类人的处境是危险的。然而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回避危险的倾向,我们都尽可能的使自己不至于落到无德无才的这种危险的境地,因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锻炼、培养、充实自己,尽可能让自己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突出。这类人尽管活得艰辛,但却并不遭人排斥与抵制。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被人处处排斥、时时设防呢。即古人云之小人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人。他们的特点就是有才却无德,这类人就像一颗炸弹,他们的言行举动时刻会给别人造成危险。如电脑黑客,只要新的程序系统一上市,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开发出更先进的反程序系统。这充分展示了他们有卓越的才能,然而他们却用这种系统非法侵入别人的私密程序,国家的机密程序,使其他程序无法正常运行等,给他人、国家造成威胁,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