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探讨 3000

第一篇: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探讨3000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探讨

【摘要】

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年青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状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大学生爱国教育就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话题。当前大学生面对新时代,情感饱满、热情高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在表达上,往往会出现行为失当,缺乏冷静思考的状况,以致给社会的和谐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学生的理性教育亟待加强。本文具体阐述了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和引导做了探讨。【关键词】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引导0.引言

爱国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个人对国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在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等事件上,往往充当了先锋。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精神内涵也不断地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主要的建设力量,但在思想上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对爱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可能欠缺领悟,缺乏理性思考,某些方面表现过于偏激,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理性化教育、引导尤为必要。

1.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存在的问题1.1法制教育不足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伦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情

[1]感层面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从理性层面讲,爱国需要方法、策略和理论指导。爱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表现爱国也不是一腔热血的头脑发热,时代要求我们表现爱国情怀时需要理性。大学生在表达爱国情感时表现偏激、暴躁,缺乏理性,一个原因是大学生爱国教育体系中对法制教育的缺失,没有法制观念的约束,没有对违法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的意识,致使大学生失去正确的指导,表现地无所顾忌,不计后果,最后往往因此酿成严重过失。我国的教育中,对法制教育的投入严重滞后,正规的、专业的法律教材不足,课程安排偏少,在理性爱国教育中,往往只是片面的情感熏陶,而忽略了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的状态。

1.2认知水平不足

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上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而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时代发展时爱国主义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大学生处于大学校园,长期接受传统爱国式教育,生活范围相对狭小,对国家事物和国际状况了解不充分,加上认知水平的局限,使得大学生盲目追随网络,接受负面消息的引导,从而导致大[2]学生行为的失当。同时,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维护国家利益上需要具备全面的认知水平,能够清醒认清国际形势,考虑全局。大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阅历方面的特点和状况决定他们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加强理性爱国的认知意识。

1.3教材更新度不足

在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往往理性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大学爱国教育方面教材的更新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还沿用多年前的出版书籍,许多大学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遵循着老教材的流程模式进行教学,方法陈旧,模式僵化,内容枯燥,缺乏创新,在教育上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感的熏陶,而对理性意识的培养的内容则严重不足。这就使得教育内容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教育方法也停滞不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悬空在现实之外,不能立足于当前的形势,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造成理性爱国教育适用性的削弱、预期目的难以达标。

2.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策略2.1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培养理性克制能力

理性是一种行为自我约束能力,理性爱国教育要达到培养理性的效果,就必须做好自我

[3]行为约束能力的养成工作。法律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行的武器,也是约束国人行为的准则,

[4]因此法律意识的强化对大学生爱国理性化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理性爱国教育中,应该增设法律课程,由专业的法律老师进行讲学,传授法律知识,对出现的法律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事件,正确行使国家权利的能力,避免行为偏激,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例如某大学在爱国教育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当抓住一个偷自己东西的日本小偷时该怎么办。有同学回答说打,老师就结合我国法律知识,告诉学生不能故意伤人,应当交由警察处置。该校在爱国教育方面采取了与相关法律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潜移默化,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法制思维,克制个人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就事论事,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理性爱国思想。

2.2加强爱国教育宣传,营造理性爱国氛围

环境对人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应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爱国教育应当从点滴做起,注重在学生之间的宣传。具体地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及社会情势,完善爱国教育相关设施的配备,如宣传栏、黑板报、网站等爱国宣传载体的丰富与内容的充足。加强理性爱国活动的开展,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如某校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爱国教育方面的电影,提高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2.3加强教材更新,丰富爱国教育模式

传统的爱国教学注重情感熏陶,忽视了理性爱国内容的讲解,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学

[5]模式,跟进相关教材的更新。在爱国教材中要增加理性爱国的内容篇幅,积极发挥书面教材对大学生理性爱国培养的作用。同时,要促进大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丰富爱国教育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结合当前国际情势,国家面临具体状况,使爱国教学贴近现实,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对爱国理性的培养。如某大学改进教材,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法,以钓鱼岛争端为案例进行现场模拟,充分分析中日形势,针对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声音,说明盲目爱国造成的危害性以及理性爱国对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来对学生在比较中加以教育引导,达到了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效果。

2.4加强科学引导,拓展理性爱国视野

爱国教育要使学生具备充分的理性,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和单调的课堂教学,还应当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学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不能盲目引导,避免适得其反。要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人生阅历不足,在教育教学上要注重大学生认知视野的开拓,经常组织大学生研讨会,向学生讲解国际情势,分清国家在国际中的扮演角色、所处地位,分享国际理性爱国典型事例,更新学生的爱国观念,深层次地对[6]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某校针对南海问题举行爱国教育,向学生讲解具体形势,以及分析国际和平大势,从思想上和实践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意识到盲目地煽动战争情绪不是爱国的理性行为。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大学生教育中大力提倡。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在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方面加以引导和改进方法,提高对大学生爱国教育理性化的效果,做到科学化地引导。【参考文献】

[1]王军,田晓放.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引导的途径和方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87):25-28.[2]鄢月,逄方圆.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03):71-74.[3]柳礼泉,黄艳.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相统一的辩证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3,15(18):85-86.[4]徐晨光,黄光荣.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j].湖南商学院,2013,94(51):18-20.[5]李芙蓉,徐晓飞.新时期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48(48):16-18.[6]谢海燕,孟中阳.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9(04):91-94.

第二篇:教育管理者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管理者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张德汉

[公共事业管理0913031016]

[摘要]理性爱国行为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祖国的名誉和利益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侵犯时,把大学生高涨的爱国热情纳入到爱国主义理性化的轨道尤为重要,深化对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

[关键词]教育管理者;大学生;理性爱国

一、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民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出现爱国意识淡漠,且表现为知、情、意、行相脱节;爱国表达方式上过于极端等现象。尤其是当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衅事情发生后。如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中美撞机事件、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钓鱼岛撞船事件、日本非法“购岛”事件等,青年大学生体现出高涨的爱国之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强烈的非理性成分,如部分大学生参加非法游行示威、砸坏部分日企商品、打伤日本民众等。这些标榜着“爱国主义”的极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而且在国际上给反动势力留下了抹黑中国的堂而皇之的借口。

因此,如何保护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将高涨的爱国热情纳入到爱国主义理性化的轨道是考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亟需解决的难题。

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时首先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着重在教学方法上构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认识理性爱国的重要性。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音像资料,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尊重和把握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

在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把爱国主义教育当做知识进行灌输的倾向,把大学生仅仅当做教育的客体对象,忽视了青少年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一些大学生仅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知识被动接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要坚持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实际,围绕学生的学习、创造、奉献三大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从而最终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高低、对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情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挥广大教师在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典型示范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研究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规律,创新性地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为有效地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保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使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

(四)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在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们在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网络空间也会对大学生们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高等学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要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会的停息共享的优势,深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道德和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针对9o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立场鲜明、各种信息全面、网络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网站。同时还可以动员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积极开

辟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和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构建起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阵地与平台。同时,还应加大对各种网络信息工具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监管力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网络信息资源筛选机制,及时应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弱化或爱国主义情感过激化的情况,以强有力的和权威的公信力信息来引导大学生的情感导向,形成以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化解或弱化劣势舆论危机事件的有效机制。

三、小结

拿破仑说,爱国心是人类最高的道德。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更提出殷切期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在享受改革开放辉煌成果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应牢记党和国家的恩情,牢记肩负的使命和任务,牢固树立理性爱国的意识与理念,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生命的华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职责。针对当前钓鱼岛事件,我们愤怒但不能失去理智,最好的反击就是把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用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只有国家的强盛和富强发展才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相信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定能把我们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用爱国主义鞭策自己,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对于我们的培育。那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那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大学生可以做很多,也可以很简单。譬如“抵制家乐福”事件,我们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就不会被不良分子所蛊惑,就不会参与一些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那也是一种爱国。爱国不一定是我们要喊出来的,把国家摆在每一个人心里最崇高的地位也是我们的一种爱国主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祖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也是一种爱国。爱国不是喊口号,谁喊的大声谁就爱国了。爱国是需要激情,但爱国更多需要的是理性。我们不能以爱国为借口做一些对祖国无利有害的事,爱国是没有错,但如果你打着爱国的幌子,去做一些危害国家安定的事,你还是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好心做坏事也是要受到处罚的。爱国也是如此。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只有对错,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是每一个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至高无上的荣誉。爱祖国,爱人民,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义务。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是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人民的。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用自己正确、理性的行为来维护祖国的尊严,让我们告诉世界我们是最强的,没有任何力量能使我们受创,告诉世界:wearethe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