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间操内容与形式的改进研究
摘要:课间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将近五十年的历史。它的存在不仅仅是让学生强身健体,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意识。但是,长期以来,课间操在教育中更多扮演的是“鸡肋”的角色。尽管国家提出了大课间的活动概念,尽管广播体操已经改进和完善到了第十套,尽管个别学校为此推出了更富特色的课间操,但是,学校思想重视不足,教师组织力度不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使得课间操尴尬的地位多年得不到改变。本文针对课间操的现状,希望通过对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的尝试性改进和研究,摸索出一套从根本上改变课间操质量的方法。关键词:课间操内容形式改进研究
正文。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出,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与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和深入。相较于硕果累累的课程教育,课间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在国家提出大课间概念后,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尝试着进行了课间操的改革,但却总是“水过地皮干,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课间操对于调节学生身心,增健强魄的作用就形同虚设了,而对学生组织纪律的培养、集体意识的增强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也就丧失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因而,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课间操现状与成因
1、内容单调贫乏
课间操恰如它的名字是课间的广播操,也就是说,这是课间的唯一活动形式。而广播操常年没有变化,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同一个时间重复做着相同的动作,导致做操的兴趣完全丧失,只为了应付差事,锻炼的目的与价值无从谈起。
2、组织形式直接刻板
课间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组织形式。“一听(听音乐)、二做(做广播操)、三评(教师评价质量)、四散(学生解散休息)”。这种刻板的方式对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桎梏,十分钟的课间操对学生们来说就是割舍掉十分钟的自由。
3、管理方法陈旧
课间操的直接管理者是体育老师,管理方式是站在主席台上对各班学生的做操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们在熟悉了这套管理模式后,就会对教师的点评产生免疫,很难起到管理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课间操的改革途径
1、加长课间操时间
《中小学锻炼指南》中明确指出。学生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的户外锻炼时间。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相较于不是每天都有的体育课,课间操是学生的每日常规。可以考虑将每天的课间操从十分钟延长到三十分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这样的话,指南中的每天一小时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课间操的时间增加到三十分钟后,只运用广播操这一种形式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了。因此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间活动形式(1)自创操
所谓的自创操其核心意义在于将课间活动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自创操的形式与风格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健美操、韵律操、器械操,只要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学生在自创的过程中会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满足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张扬了他们的个性。有些学校自创的课间操还因为引领潮流、新颖独特而迅速风靡全国。比如雾霾严重时,四川的中学生创造了一套在室内就可以完成的课间操,因为音乐动感、节奏鲜明、动作简单易学,成为当时国内大部分学校雾霾天的主要锻炼方式。学生进行课间操的创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认识到了体育的魅力,主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在增强体质的过程中意志品质得到提升。(2)自选操课间操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到现在为止是第十套,也就是说一套操的平均寿命是三年,这正好是一个初中的学段。学生在三年里面日复一日的做着相同的动作,其枯燥乏味的程度可想而知。这时候,学校可以掌握课间操的主动权,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光大。比如武术、五禽戏、太极拳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在锻炼身心的效果上远胜于重在普及的广播操。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些体育项目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完成体育运动中“育”的目标。
3、改善完善课间操的组织形式(1)改变做操队伍
现在大课间的做操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男生一排,女生一排。改革后的课间操可以按照实际内容打乱班级排列,在秩序不变的基础上做出大幅度的调整,也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定期变换队伍,使学生们常常保持着新鲜感,对课间操有所期待。(2)改变入场和退场形式
传统的课间操以铃声为信号,铃响上操,做完之后解散。改革后的课间操可以以音乐为信号,音乐安排成三段式,第一段音乐是让学生下课做好上操准备,第二段音乐是学生们走上操场整理队伍,保持秩序,第三段音乐放在课间操结束后,学生们解散回班时播放。三段音乐的播放形式丰富,内容各有侧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还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到学生的心中。(3)改变课间操节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我们常常说文体不分家,这句话在广播操中同样适用。在学生做操动作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节拍节奏上做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节奏的快慢与节拍的强弱,甚至可以在播放音乐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全身心的投入到广播操带来的快乐中。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得是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可以。首先,在初期要降低传统间操中口令的指挥力度,使学生对口令口哨的固有印象逐渐祛除;其次,用音乐指挥学生,要求学生分辨不同的音乐下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这需要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中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音乐就可以进行富有韵律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应该是体育老师一个人的决定,更好的是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一起合作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再结合,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环环相扣是为了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使学生对课间操的注意力和兴趣始终高亢,从而提高课间操的质量。(4)改变管理模式
传统课间操,体育老师会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各个班的做操情况,随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的确能够将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学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们每天听到的几乎都是相同的话,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且点到的班级的班主任也会因为影响到集体荣誉而不配合课间操工作的开展,因此可以把管理变成软性模式,用做游戏的方式管理学生,比如可以把操随机分成几个部分,体育老师在前面说第几节到第几节初一年级做,第几节到第几节初二年级做,第几节到第几节初三年级做,一个年级做,其他两个年级在旁边观看点评,互相监督,以学生的点评替代教师的点评。做操质量的高低以衔接情况和动作标准程度来判定,队形的设置可以更加灵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5)利用榜样力量,做好宣传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在定好总的基调后,可以把自主权完全下放到学生手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教师可以从中优选出一些学生,让他们担任领操员的工作,每次做操时,让领操员在前面带领大家做,为大家充分展示课间操带来的形体美与韵律美。也可以让领操员走到班级里去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领操员采取责任制的方法,每人负责一班,纠正指导,观察督促,在月评中选出比较好的班级,给予领操员和班集体表彰。另外,要对学校的宣传途径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校广播站、简报、大厅展示橱窗、黑板报等等,进行课间操知识的传播,每个学期开展广播操的比赛,选取优胜班。这种示范加宣传的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
三、关于课间操的另一些建议
目前,课间操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薄弱环节,不仅仅是体育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有些地方和学校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改革,措施定的很细致,建设性的意见也采纳了很多。但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己之力,没有自上而下的支持与协作,这项工作很难长效的开展下去。因此,要想让课间操有根本的改观,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来进行,首先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上来详实的数据;其次要对数据进行本质性的分析,找到真正的核心原因去治标治本;再有,支持的措施要具体,无论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还是学校都要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比如适当延长课间操的时间,将运动负荷设计安排的合理适量,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益趣身心的目的。当改革开始时,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说是一变就停,实质上,真正的问题都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这个时候,如何解决改革遇到的困阻,就是需要运用教育智慧的地方了。
另外,建议学校可以专门成立负责课间操的组织管理机构,对课间操的内容与形式结合本校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度上墙,有人执行,有人监督,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切忌把自己变成学生的对立面、学生的监视器。当学生在自创操需要指导时,教师要给予细致的指导,当学生在口令改革后不知所措时,教师要稍微放缓速度,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不要把课间操变成某个群体的专利,只有教师真正的热爱,学生才会被感染,热爱上课间操。有的时候,课间操的改善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主动积极改善的,其效果自然比强制的要好上几倍。综上所述,课间操是一个协调多方面关系,综合多方面力量的工作,响应国家的大课间,将大课间做好、做活、做强,学生身心康健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地,学生的阳光与自信会成为教育中亮丽的风景线,使国家的体育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参考文献:
[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姚蕾著.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任秀红.课间操存立之辨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
[4]曲宗湖.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1(003)
[5]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第二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课题提出。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众所周知,课间操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缓解学习过程中的产生疲劳,调节学生学习生活等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天都做一成不变的课间操慢慢地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对课间操的厌烦感。学生渐渐没有了认真做操的重要意识,即使出操,也是出于形式,动作随意、不跟着节奏做、边做操边说话、随意打闹等现象非常普遍,完全没有了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虽然经常采取检查、评比等措施进行整顿、治理,功夫下得不小,但总是“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谈不上根本好转。
研究目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在课间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作一些尝试性的改进研究,探索一条提高课间操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在保持学生活动兴趣的状态下,加强大课间操的活动健身效果,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在课间操的活动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提高课间操的做操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课间操时“出工不出力”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间操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互联网、实地考察、观摩学习、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形式,在教师的直道和帮助下,结合自己及调查的结果,收集有关地方学校的课间操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及建议,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研究过程:
一、当前课间操存在问题的分析
经过过一段时间的校内课间操观察以及问卷调查,通过小组成员深入班级和学生交流和开会讨论,对课间操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就学校在课间操管理、考评、组织形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做了深入剖析,总结出以下问题:
1.时间过短
学生做一套广播操不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短,运动负荷偏小,加之学生马虎应付,动作幅度太小,不利于提高体质,达不到锻炼效果。
2.内容单一
课间操只做广播操不利于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再则广播操的动作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学生每天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往往丧失做操的兴趣,导致厌做,做起操来无精打采,动作马马虎虎,锻炼效果不佳。
3.组织形式单调、古板
课间操组织方式死板、形式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做课间操的兴趣。学生始终按照“一听(听一种音乐)、二做(做一套广播操)、三评(教师评做操的优与劣)、四散(解散休息)”的单调形式做课间操,且片段的活动,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思维,致使学生丧失参与课间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间操是天天做了,但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4.配乐唯一
广播操的乐曲只有一支,陈词滥调,学生缺乏新鲜感。
5.管理方法落后
学校对课间操的组织和管理没有与新形式相适应,一直采取最原始的监督和检查手段,由学校行政和各班班主任全程监督学生做操,但由于学生数量多,实施困难,导致管理不力,难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缺乏时效性。
二、解决课间操问题的途径
课间操调查与研究的实施过程。为了能够使课间操更有意义,使同学们更喜欢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我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材料收集。一个小组走出去到其它学校进行观摩交流;另一个小组上网搜集有关课间操改革材料。经过论证考察,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运动”,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课间操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1增加课间操的锻炼时间
可将通常20分钟的课间操时间增加到30分钟,使学生在足量的时间里锻炼身体,以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2.丰富课间操活动内容,使其多样化。
2.1自编操
自编班操(广播操、韵律操、一二一健力操、哑铃操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课间锻炼基本上以广播操为主。广播操是由专家专门研究编排的,对动作的设计具有科学性,有其动作比较简单、容易普及的优点。但全国上下,长期只听同一支曲子,做着同一动作,似乎少了个性,能否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创造出既锻炼身体又提高学生兴趣的课间操内容。创编班操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人,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己设计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课间操,更能提高锻炼效果。
2.2自选其他项目
再好的东西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厌倦,何况课间操多年千篇一律,每天都做同一套动作,难怪学生缺乏活动的激情。我们可以自选其他项目来充实课间操的内容,将单一的广播体操扩充为韵律操、拍手操、棍棒操、音乐操、模仿操(劳动模仿、运动模仿等)、哑铃操、沙袋操等,使课间操的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彩、厚实,同时可以增加中国武术内容。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间操,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又使中华武术好男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可开展学习武术操、少年拳、五禽戏、武术组合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同样能达到锻炼的效果。3改善组织形式,采用多种做操形式。
3.1改变学生做操的位置和方向
改变班级、年级、男女生以及全校学生整体做操的站位,变换学生的做操方向,身体朝后做操、身体朝斜向做操、单数排与双数排做相向操等。
3.2改变做操前后入场和退场形式
以前学生听进行曲直接站成做操队形,现在变成进行曲响起,学生在操场后面密集队形站好,随着音乐的变化,有节奏的向前跑进,跑成做操队形。退场时,按规定的年级和班级顺序,和着优美欢快的流行音乐,按规定路线逐一退场。
通过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及入场和退场形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做操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种新鲜感,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快乐,符合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做操兴趣得到了提高。
3.3采用分年级、分班、分组做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广播操都是全校性活动,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都到操场上集合,统一做广播操。打破传统的统一做操的形式,采用班、组、年级为单位组织活动。各班、组和年级可以有计划地选择内容、场地器材,这样既利于小集体、个性的发挥,又便于组织管理,同时还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
3.4变换做操节奏
在学生做操动作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背景音乐的节奏快慢、节拍强弱、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表现形式等。学生有所领会后,教师请学生说出自己对广播操音乐的一些内心感受,并引导学生大胆联想,体会每节操对应音乐的感觉。教师用词语生动、形象、准确的表达出每节操的意境,然后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意境去做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身体姿态以及表情来表达出对音乐和动作的理解,从动作中体会音乐的感觉,从音乐中体会到做广播操的快乐,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自我陶醉的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全身心的融于做广播操之中,体会音乐中的美感,尽情地享受广播操带来的快乐。
3.4.1口令变化。音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
口令音量的变化。做操时教师降低口令的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比一比谁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微弱的口令下做操动作更快、更好,以此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指挥,进行练习。
口令节奏的变化:a:有规律口令:在纠正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时,我采用放慢口令速度,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路线和正确的动作位置,接着逐渐加快口令速度,然后过渡到快速听口令做操,巩固、提高动作质量。b:无规律口令:采用无规律口令练习,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提高动作的力度和准确性,以及学生反应能力,激起学生的做操兴趣。
3.4.2音乐变化。音乐音量的变化、音乐速度的变化等。
音乐音量的变化:将音乐音量加大或减小。通过此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听音乐做操的能力,丰富听音乐做操的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做操积极性。音乐速度的变化:做操时,通过放慢音乐速度的练习,使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路线和正确的动作位置。通过逐渐加快音乐速度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正确动作,提高动作质量。通过音乐速度的变化,不断改变练习方式,使做操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做操的积极性。4改进课间操乐曲的选配,使其多样化。
课间操的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厚实,其乐曲的选配也要多样化。5改进课间操管理考核办法5.1树立标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挑选出几名学生作为领操员,然后对他们严格要求,专门训练。做操时,领操员按着教师的意图展示广播操动作,教师结合动作进行讲解,使每名学生都看到广播操的美。再通过对比,强化美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做动作,教师进行要领提示,采取男队、女队互相帮助的方法进行纠正,不断体会美的感觉。接下来,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巩固好的动作,再次强化美的意识。通过做操动作、音乐、图形变化、观看影像等,陶冶情操,提高美的意识,不断培养做操的兴趣,学生喜欢了,做操的质量提高了。
5.2校内宣传动员
为了提高学生对广播操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对广播操的兴趣,还可通过学校广播、板报、橱窗、班级日志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做操的录像,观看我校和其它学校广播操录像,全国自编操比赛光盘等,不断的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进而对做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3对外展示风采
利用家长开放日,将家长请到学校观看学生的做操情况,给学生提供向家长展示的机会。也向其他的体育教师展示广播操,向区、市级体育领导,体育专家,体育一线教师展示广播操。当学生受到如此鼓舞后,他们会更想做操,对广播操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结论
改进就是求变、求新,在变中求发展。课间操改进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寻,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另外它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项措施都必须考虑的尽量周密一些,少出错误,还要经常征求老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该项工作少走弯路。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课间操一定会成为“阳光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各位同仁,让我们为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而不懈努力,让课间操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吧。收获体会: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次的调查研究不仅仅是现状,而是要改变现在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观摩为结果,要付诸于实践;我曾一度想放弃这次课题,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小组成员一切努力下,我们克服了大量困难完成了此次课题。在这次研究完成过程中,使我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是课本知识无法给予我的,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力量,就像接力项目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取得胜利关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德育》《体育师友》
毛振民《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
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曲宗湖《学生余暇体育指南》孙世民《课间操的思考与设计》刘世东.《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三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摘要
课间操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它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大多是流于形式,组织管理的力度不大。多年来学生只做一套国家规定的徒手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浓,参与的热情不高,显然实际效果不大。有些学校为改变这一现状,试图通过组织开展课间操评比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参与课间操的积极性,但效果仍然不佳。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这一弊端。
本文通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作一些尝试性的改进研究,探索一条提高课间操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课间操时“出工不出力”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间操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课间操,改进,尝试,探索前言
课间操一直沿用广播操的形式,长期以来,对调节学生身心、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天天做操,组织模式死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典型的后果是做操不认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经常采取检查、评比等措施进行整顿、治理,功夫下得不小,但总是“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谈不上根本好转。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课间操单一的老一套形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因而,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课间操的改进,能使学生在课间操中的组织纪律性增强,能使学生参与课间操的热情增高,能使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快乐体验增多。增加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对促进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的形成,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当前课间操存在问题的分析
1.1时间过短
学生做一套广播操不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短,运动负荷偏小,加之学生马虎
1应付,不利于提高体质达不到锻炼效果。
1.2内容单一
课间操只做广播操不利于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再则广播操的动作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学生每天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往往丧失做操的兴趣,导致厌做,做起操来无精打采,动作马马虎虎,锻炼效果不佳。
1.3组织形式单调、古板
课间操组织方式死板、形式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做课间操的兴趣。学生始终按照“一听(听一种音乐)、二做(做一套广播操)、三评(教师评做操的优与劣)、四散(解散休息)”的单调形式做课间操,致使学生丧失参与课间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间操是天天做了,但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1.4配乐唯一
广播操的乐曲只有一支,学生缺乏新鲜感。
1.5管理方法落后
2、解决课间操问题的途径
2.1增加课间操的锻炼时间
可将通常15分钟的课间操时间增加到30分钟,使学生在足量的时间里锻炼身体,以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语文课防止上成“情节分析课”《猴王出世》一课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而是对猴王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从“了解大意、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到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落脚在总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中。
3、对症下药
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关,常态的课堂,往往将教材内容、课文内容当做教学内容,以为读懂、读深、读透了文本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内容,殊不知这个任那个务往往是替人做嫁衣。其实语文教学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