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读后感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法拉第

人类自诞生之初,就没有停止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从学会火的使用,到指南针的发明,再到如今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无一不是人类在认知自然上所作出的努力。人类的本性,就是对自然的不断认知,而通往真相的大门,就是科学。

谈起科学,很多人联想到的会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或“高大上”的科学仪器。其实科学并不复杂,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源于对生活中“小问题”的不懈探索。正如接下来介绍的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科学方法与逻辑能力可以通过科研职业培训而获得,但思考与想象的能力则可能在‘遍读圣贤书’后逐渐枯萎。”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许多有趣而值得思考的小问题,如果你能捕捉到这些小问题并加以思考,你也许会发现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现象,而这正是成为一个科学家所要经历的。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的作者是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这是一本绝对通俗易懂而又不失趣味的大众化科普读物,不论你是整天对着电脑的办公室员工,还是经常泡在实验室的研究生,只要你拿起这本书,肯定会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中共有23个怪到爆的冷门问题,70个热闹纷呈的答案。这些冷门的问题和热闹的答案都来自科学松鼠会网站。首先,松鼠(科学松鼠会成员)们每期发出“问题通缉令”,号召读者们踊跃在论坛、豆瓣小组等地发问并积极讨论。然后,出题编辑选择其中那些有趣的题目,在科学松鼠会网站或微博上公布,邀请读者们来投稿回答。流程编辑将收集到的回答交给由三位松鼠组成的“科学编辑小组”和一位或几位相应专业的松鼠手中,进行严谨的科学评审,分析答案中科学细节的正误,并进行修正与点评,最后形成答案。他们齐心协力打造了一位“问不倒先生”dr.you。这位dr.you可厉害了,他虽谈不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绝对可以为你解答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如“为什么字看久了反而觉得陌生”、“为什么杯子中的水就是倒不干净”、“我们为什么怕密麻物”。

个人认为,本书中比较有意思的应属“为什么杯子中的水就是倒不干净”这个问题。书中首先以某学生无法将化学试管洗干净为引子,紧接着以一首幽默诗暗含接下来所要谈论的问题:“兄弟连心抱成堆,踩屎都说呸呸呸。

小蜜一个都想泡,分庭抗礼拳头挥。

烂泥无心睡软床,愿做你的松糕鞋。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款临头各自飞。

猫咪蹭痒嗲噜噜,半夜爬墙偷乌龟。

忠诚家犬不自逛,跟屁做虫满心扉。”很快,作者们进入了主题,将问题简化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1.绝大部分杯子里的液体是否会流出来。

2.残留的小液珠最终是否可以流下来。”在这一问题的第二节里,作者们分析几种极端的情况:

“水银虽然表面张力很大,但是不亲和玻璃(碰上金子倒热情,这个财迷。),所以内部拼命拉扯,而且特别重,干脆就来个水过鸭背毫不留恋,全跑了。

换酒精试试。它表面张力很小,亲和玻璃,密度又低,如果被快速泼出来的话,内部互相拉扯不厉害,表层还被玻璃抓住,就会被“扒了皮”贴在杯子里,粘得到处都是,然后受重力影响,慢慢靠表面张力拉离玻璃表面,就像是一只变形虫逐渐缩成比较肉实的一堆。

这样一来,倒得越慢,液体边缘就越可以抢回“自家兄弟”,逃脱玻璃的魔爪。但是最后一点可能因为大部队已经跑了,太小的重量不能克服玻璃的拉扯,只好留在杯子口缘。

水呢。密度较高,但是表面张力也较大,亲和玻璃,很可能最后一点水流也会被玻璃抓住,而且偏大的表面张力更容易导致水滴“细长尾巴”的断裂,丢下重量不大的小组对抗热情挽留的玻璃,最终就挂住了。

相互接触的亲疏因素跟液体表面张力的综合影响,会让最后一点液体很头疼——亲和力太强,难以缩成一团减少接触面积,杯子可以稳妥地抓住它们。这种情况在杯子不干净的时候最明显,杯子的某个地方有一块亲水更强的东西(污垢亲水力更强。不平整的表面亲水力更强。),会有力地抓住一些水,靠表面张力缩得圆鼓鼓的,使水滴掉不下去。”

经过一系列热闹的讨论后,作者们虽没给出明确的结论,但相信读者们都已经知道杯子里的水倒不干净的真相了。

其实,科学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相互间的讨论以及合作去探求真相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数学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以外,大多数科学上的结论都只是相对正确的。如今我们在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标准化考试后,不知不觉间已形成了“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答案”或“教科书上的都是正确的”的思维定式,想象的翅膀正逐渐脱去羽毛,不再有孩提时代的天马行空。但是《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却带领我们重温了想象与思考的快乐,让我们回归了人类探索未知的本性。感谢这本书,感谢它为我即将枯竭的想象力注入新的力量,感谢它让我的生活重新充满激情,相信它也一定能带领你们感受科学世界的快乐,为你们的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二篇:科普文读后感科普类图书读后感

100104姜茂林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虽不能搞什么大的发明创造,但是面对神奇的科学领域,我依然心存美好的遐想。我也想在这暑假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这是多么有趣味啊。所以我看了一本《百科全书》。“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人类是怎样进化的。太阳还有多少寿命。我们能否走出地球。真的有外星人吗。种种问题令我不解,为了解开这些我不懂的“迷”我选择了《百科全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带来这些我不懂得的问题的答案。

这本《百科全书》共分为三章——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对我带来的好处。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这些知识使我了解科学,

了解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书是知识的源泉,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欲望,而且还可以开拓眼界,它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帮助我们笔直地走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懂得知识的可贵,少玩一次游戏,少看一次电视,经常读有关这方面的书,头脑中产生的疑问才会越来越少,兴趣也就越来越高。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学问,更多的人生道理。

此外,我还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做人做事、处人处事的根本。有了科学精神,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有了科学精神,凡事都会讲究真确,决不随波逐流。为了便于记亿,我们可以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八个字:“求真、务实、无畏、创新”。求真就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务实就是崇尚事实、实事求是;无畏就是不畏权威、不避艰险;创新就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这四个词组是互为因果的:求真——科学精神的核心,务实——科学精神的基础,无畏——科学精神的前提,创新——科学精神的目的。科学精神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总之,科

学是艰巨的、诚实的劳动,它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求实精神;科学是探索未来、创造未来的,它培养人们宏伟的胸襟,宽阔的眼界,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科学是同谬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培养人们不畏艰险、不怕挫折、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勇气;科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同一切投机取巧、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行径格格不入,它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人们的献身精神。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渐渐的落后,选择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第三篇:科普文整理小学语文科普性课文资料整理

一、小学语文1——4册科普文归类

课文题目

位于第*册

文体

课文特点

《比尾巴》

科普儿歌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

《小松鼠找花生》

《雪地里的小画家》

《要下雨了》

《小壁虎借尾巴》

《棉花姑娘》

《地球爷爷的手》

《兰兰过桥》

形式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科普童话

课文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借小

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

科普儿歌

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

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科普童话

课文采用生动的童话体裁向学生介绍了生

活中的气象常识。

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故事形式,让小学生认识到小鱼、

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科普童话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

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科普童话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

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科普知识文

课文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

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火车的故事》

科普知识文

课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的常识性课

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

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昆虫记》,的确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文学经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虫史诗。无愧于“昆虫的史诗”,“昆虫的荷马”的称号。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他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但是,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昆虫世界,更是通向科学的大门。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启发。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