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罪法律适用主要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社会公害,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非接触性、空间跨度大、诈骗手段繁多,群众防不胜防,预防和打击难度异常巨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颗毒瘤,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2016年8月以来,山东、广东连续发生学生被诈骗后死亡案件,影响恶劣。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作为检察机关公诉人,于2015年参与办理李某某等十七人电信诈骗案。2016年6月,本院又受理陈某某等150人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该团伙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内设回访部、话务部、财务、人事行政、仓库等多个部门,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推广相关减肥瘦身、美容丰胸产品,由接线员或者话务员负责一次性销售及收集客户资料,并将获取的客户资料输入电脑系统进行流转。回访部人员根据公司相应的抬单剧本,互相扮演不同角色,互相配合进行诈骗。案件被害人涉及全国各地一万余人,涉案价值高达1.5亿余元。该案范围广,金额大,取证难,本人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取证,固定证据,并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上述电信诈骗案件,对于该类诈骗案件侦破、批捕、审查起诉、裁判中的难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以期对以后办理该类电信诈骗案件有所指引。
一、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
电信诈骗在作案方式上传统诈骗不同,是利用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虚构事实模板化,作案人员团伙化,远距离、跨区域(甚至跨国、跨境)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
(一)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且翻新速度快
诈骗方式系诈骗团伙根据各地诈骗版本精心设计,诈骗行为人人手一份,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学习,且根据经济、时事等情况,不断更新,电信诈骗方式从以前中奖信息、电话欠费、冒名顶替、办理证照,已更新到紧贴时事的补贴退税、投资理财,甚至银行卡涉案(洗钱、贩毒、涉黑)等,到冒充主任、教授等以推销减肥产品为幌子,后虚构被害人身体有毒素,不排毒可能得癌症死亡等事实,诈骗被害人钱财的游离于民刑交叉案件中的新型电信诈骗模式。
(二)诈骗流程的标准化、模板化,职业化水平较高
前期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广泛撒网,到被害人主动联系,登记个人信息,行为人冒充各类身份联系被害人并相互配合,后通过仓库发货,使用套卡取款转移赃款等进行诈骗。团伙成员之间系按照公司化运作,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之间一对一联系,互不交叉,甚至互不谋面,且相互之间称呼化名。
(三)诈骗对象的广泛性
电信诈骗行为针对的是不特定对象,通过短信群发、电话随机拨打等方式来散布诈骗信息,但部分犯罪团伙设计虚假商品宣传网站,有的甚至通过媒体播放虚假广告,在广泛的群体中等待不特定的人上当受骗。这种犯罪行为使得被害人的范围更加广泛,社会危害性更加严重。
(四)诈骗行为隐蔽性强
电信诈骗犯罪主要利用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进行远程诈骗活动,同时,行为人从发布虚假信息到诱使被害人处分财物的整个诈骗过程均发生在虚拟信息空间中,行为人与被害人并没有面对面接触,是一种远程的、非接触性诈骗,且一般不诈骗本地被害人,这使得案发后对行为人的指认造成困难。行为人得手后一般使用银行卡套卡及时将诈骗资金取出、转移,并在被害人报案后,就不再使用用于诈骗的银行卡套卡、手机卡等,使得警方查控、追踪此类犯罪难度很大。
二、电信诈骗犯罪证据体系的构建
(一)高度重视电子数据取证工作
鉴于电信诈骗的特殊性,要根据两高一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时间和依法做好电子数据提取工作,包括诈骗的文字、语音聊天记录、资金流向和被害人的信息等。
(二)及时做好现场勘查和扣押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诈骗团伙一般均集中办公,没有相对独立诈骗场所,就是聚集在一大间隔成的数个工作区域内实施诈骗行为,相互之间对对方行为均知晓,没有隐私和秘密,对证实行为人主观上存有诈骗故意具有较强证明力。扣押的作案电脑、诈骗剧本、低价劣质保健品等物证,通过后续侦查提取诈骗记录,鉴定产品是否假冒、低价劣质等,以印证整个犯罪团伙主观上存在诈骗故意。
(三)全方位固定工商登记、银行卡、物流、产品等证据
为逃避打击,犯罪团伙一般冒用他人身份注册公司,公司实际注册地和经营地也不一致;使用购买的套卡收款,并及时转移资金;使用虚假发货地址和发件人;产品几乎全部系假冒低价劣质产品。
(四)注重言词证据和诈骗记录细节审查
电信诈骗系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未见过面,电信诈骗次数和人数也众多,务必对作案细节仔细审查,犯罪细节描述的一致性对证据认定非常重要;犯罪嫌疑人实际身份和冒用身份情况不一致,被害人被骗时自报身份和实际身份也可能不一致,应就银行转账记录、电话记录等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审查。
通过固定上述证据,以证实诈骗团伙主体的身份,在诈骗团伙中作用地位(主犯、从犯)、诈骗的主观故意、诈骗的客观行为。
三、电信诈骗犯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一)管辖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电信诈骗犯罪典型案例[j].人民法院报,2016-10-8.
[2]张新宪,等。电信诈骗犯罪疑难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1(8):16-18.
[3]鲁张建,等。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人的刑事责任分析[j].法学,2016(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