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六五四四思考

今年以来,我镇党委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提出的“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巩固学教活动的成果,加大了创建“六五四四”活动的力度,结合镇、村换届,重点把镇党政班子建设和村党支部的建设摆上了首要的位置。由于我镇重视抓好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围绕“五抓五提高”,整体推进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抓好村级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富不富、靠支部”,党支部建设尤其是村支委班子建设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和落实。为此,我们把加强村支委班子的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来抓,在加强村支委班子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有两方面的做法,一是加强支委班子的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要求党委组织部门与各村支部书记经常掌握和了解每个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要求支部书记经常与每个班子成员加强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要求各支部每月集中支委班子进行学习,切实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树立为民的好作风。二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村支委干部监督激励机制。我镇根据农村“两委”班子管理的实际,在99年初村委班子换届以后,制订了《**镇村委干部脱产任职制度》。针对个别干部出现思想波动,有干好干坏一个样,走群众尾巴,工作扯皮的苗头,极个别村委班子出现两驾马车的状况,为迅速改变这一状况,调动两委干部的积极性,确保政令畅通,镇党委果断决策,结合**的具体实际,制订了《**镇村委干部脱产任职制度》,该制度就是镇党委在村两委班子换届结束后,镇党委组织进行对每位村委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的情况的考察,在民主测评和支部推荐的基础上,确定村脱产干部名单,由镇党委讨论决定任职,这样,确立了镇党委在任用村委干部中的主导权,实现了“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村委干部管理机制,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极大地调动了村委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由于我镇党委重视抓好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领导班子成员到一般干部,从镇干部到村两委干部中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今年,上半年主要为群众办了如下几项实事好事: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完成小城镇建设第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今年我镇筹集资金22万元,在长1.5公里的小城镇范围内安装街灯,使小城镇达到了亮化的标准。同时,对圩镇内的垃圾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改变了圩镇“脏、乱、差”的状况;二是加快各村支路硬底化,建设今年我镇道路建设的重点是抓好各村支路的硬底化建设。今年上半年主要的道路硬底化建设有:投入11万元,完成了1.6公里长的205国首至敬老院道路的硬底化建设;鹤湖村投入18万元进行村道硬底化建设。至目前,我镇约有90%的村道已实现了硬底化,成为全县实施水泥硬底化道路最长、最完善的一个镇。三是加强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我镇又是有名的苦旱地区,水利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镇各村的圳道“三面光”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冬今春,全镇各村累计投入150万元,实施圳道“三面光”建设。为进一步扩大水利建设的成果,确保我镇各村的农田实现旱涝保收,我镇在县水务局和塔牌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拟对均坑水库进行改造君坑水库改造是一项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水利事业。投入资金需300多万元,新建坝址扩大库容,增大蓄水量,目前已进入前期的坝址钻探勘测工作,拿出认真细致的可行性方案,预计今冬进行实施改造。届时,我镇19000多人民群众将告别长期苦旱的历史,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四是实践“三个代表”,密切党群关系,抓好抗旱工作。今春夏两委,我镇遭遇了60年一遇的旱灾,农作物大面积爱损,是我县重旱区之一,为把旱灾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组织党委一班人连续奋战15天,牺牲节假日,坚持到抗旱第一线,组织干部群众奋斗抗旱。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科学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由于久旱不雨,水资源显得极为宝贵,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的受旱情况、灌溉面积大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最大限度维持抗旱秩序,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到抗旱第一线,到田头地间,协助群众群众把好每一个入水口,由于久旱不雨,农作物受损严重,群众的心情比较急躁,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这时镇村干部总是及时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解矛盾。在大旱之年,没有出现群众斗殴事件,上信上访明显减少,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千方百计,动用一切力量投入抗旱工作,在抗旱工作期间,镇政府一方面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拨出2万元作为抗旱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协助村委会与挂钩单位或乡贤老板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旱工作中,全镇共用去抗资金21万元,出动抽水机250架,打井31口,铺设抽水管18000米,有效地缓解了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