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创建动员会发言稿

努力创建示范校

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

黄冈市委老干部局

黄冈市老年大学

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校,是新时期应对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而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鄂组通[2007]46号文件下发后,黄冈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契机,立足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把市老年大学创建示范校工作作为当前一个时期老干部工作的重点,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学校软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009年月,市老年大学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年底,又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全国老年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一、周密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创建工作

围绕鄂组通46号文件,黄冈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市老年大学组织人员对文件进行了反复认真地宣传、传达和贯彻,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市委组织部发文(黄组通[2007]90号),对市老年大学校委会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组成了新一届校务委员会。起草、印发了《黄冈市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黄组通[2007]98号),对全市争创示范校活动作出了统一部署和安排,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召开全市老年大学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对创建活动作了再宣传、再鼓劲、再动员。组织老年大学人员到四川及全省第一批省级示范校单位(宜昌、应城、秭归、天门)参观,学习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校的成功经验。为了进一步谋划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市委常委集中听取了市老年大学的情况汇报,专题研究了市老年大学的工作。市长刘雪荣专门到市老年大学调研,并现场解决创建专项经费20万元。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创建工作,我们成立了创建示范校活动领导小组和专班,确保创建活动稳妥推进。

二、结合实际,全面扎实地搞好硬件建设

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是创建示范校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指标。多年来,由于客观实际的制约和影响,教学设施缺乏和老化,教学场地不足一直成为制约市老年大学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加大工作力度,调整发展思路,增加资金投入,使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

一是加强场地建设,增加教学面积。市老年大学原仅有教学用房三间,面积为480㎡。为了达到示范校的要求,我们将多功能厅建设为活动性、实践性综合型教室使用,适当配置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调整和新增教学场地,扩大教学面积,将主楼二楼全部改作教学用房,新增两间教室;一楼增加活动场所;三楼增加学习和阅文室,共计增加教学面积350㎡,使原来零散的教学场地相对集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学习和活动区域。

二是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创建期间我们投入专项资金12万元,用于添置教学设备,共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电教设备3套、教学钢琴2台、教学及办公电脑4台,以及课堂桌椅和其它教学设施等。配齐了必备的教学设施和器材,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三是维修教学场所,整治室外环境。我们投入专项创建资金8万元,对整个办公楼的内墙进行了维修,拆除了原有破损的吊顶,更换了灯具、电扇及室内外老化电线。三楼重新安装了塑钢扣板。学习和阅文室安装5匹空调,绿化和美化了室内外环境。通过全面改造,使市老年大学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教学要求,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个争取”。一是争取领导重视,通过老校长向市委主要领导提意见,将老年大学工作列入常委会议事日程;通过老干部学员联名致函市政府,呼吁将老年大学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用老干部关心时事、关心经济建设,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的激情来争取领导;通过提高老年大学号召力和老年艺术团、老干部合唱团“两团”影响力,赢得领导重视。现在一些市领导家属都纷纷参加到老年大学学习和“两团”演出中。二是争取社会关注,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署向“两会”提交议案,建议兴建新的老年大学;通过召开校委会成员会议,争取相关单位关注;通过举办老年大学二十周年成果展和系列活动,争取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三是争取舆论支持,经常在黄冈日报、鄂东晚报和黄冈电视台“两报一台”主要媒体上开辟专栏或专版,宣传报道老年大学的活动消息;经常组织“两团”参加全市重大性文体活动演出,积极营造舆论氛围,提高老年教育的地位和知名度

“四个创新”。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实行校委会、学委(生)会、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三会一支部”的管理格局二是创新管理系统,建立教师信息库、学员信息库、教学信息库、学员作品(成果)信息库“四库”,逐步实现网络管理三是创新班级结构,实行固定班、校外班和社团班“三班”并存,共同开课四是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公共课、专业课和特色课“三课”互补,达到各取所需

在总结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深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校机构体制不明。和有些地市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老年大学一直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老年大学没有明确的机构和级别。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个新型的老年大学,必须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才才能担当时代发展的重任。三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我们市老年大学每年预算经费10万元,包括维修、购置和教师课酬。但是,尽管老年教育发展前景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只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老干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我市老年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