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内部不同群体在总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具体利益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质,能够在协商、协调的基础上得以解决,从而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工会的职责、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把职工的意愿和工会的主张变成各方的广泛共识,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也是工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在对我市几年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践进行客观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建设问题。
一、做法及成效
2006年10月,我市建立了由总工会、人社局、经贸委、工商局、工商联5部门组成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关系统、园区也建立了相应组织,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职责分明的组织领导体制,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创建“**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园区)活动”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园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考核标准、评审程序等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各类企业(园区)参与创建活动。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市已有483家企业和两个工业园区参与了创建活动,有40家企业被授予“**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35家企业被授予“泰州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4家企业被授予“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全市基本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支持、政府力推、政协督促、部门协调、合力推进、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包含了工会多项重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载体。我们紧紧抓住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1、扎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工资集体协商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市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市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施意见》。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园区“四个文明”百分考核重要内容。市人大、市政协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列入了视察检查的重要内容。针对少数企业代表“不愿协商、被动协商”、部分职工代表“不敢协商、不会协商”等问题,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多次举办培训班,通过以会代训、选送代培、现场观摩等形式,全市共培训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350多名,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进行。先后选树了20个不同类型的工资集体协商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展示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2、扎实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既是实现职工参与权、知情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又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平台。在创建活动中,市总工会着力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印发了《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江苏省职工代表大会操作办法》、《江苏省职工大会、区域行业职代会操作要点》,组织各级工会主席、劳资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大力推进非公企业职代会和区域职代会制度。乡镇、相关系统建立了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企业职代会依法审议企业涉及职工工资、福利保障、休息休假、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情况,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扎实推进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全市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职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职工。不断深化“两争一树”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创造力,在克难奋进、振兴企业中发挥聪明才智,展现主人翁风采。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把办好“职工书屋”同服务职工结合起来,同服务工人理论队伍、通讯员队伍、文艺创作队伍和文体骨干队伍结合起来,同服务职工自学成才结合起来,使“职工书屋”成为促进职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龙头、以“学赶苏南、跨越发展”为主线,广泛开展重点工程、开源节流、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优质服务等劳动竞赛,教育和引导职工担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的主力军。
4、扎实推进劳动保护机制建设。劳动保护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职工劳动保护,企业紧紧把握“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康精神,加强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点的劳动保护机制建设。继续开展争创“星级安全班组”和“企业劳动保护合格、示范工会”活动。大力推进“一法三卡”制度,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科技含量和监控实效。市总工会加大职工安全知识电视培训力度,实施有效培训2万人次。市总工会与安监局联手,组织全市各类生产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并将这项活动列入市政府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直属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5、扎实推进困难职工社会化帮扶机制建设。困难职工是弱势群体,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帮扶,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职能,关爱困难职工的实事、好事、善事,又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夯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人文基础。市总组织市、乡镇、企业三级工会干部进家入户,对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力争做到对建档对象的家庭状况清、致困原因清、技术专长清、就业意愿清、思想状况清。并以各级工会日常帮扶为基础,以党政工全员结对帮扶为依托,以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对困难职工实施就业帮助、困难救助、法律援助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6、扎实推进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和仲裁工作。我市建会企业全部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实行挂牌办公、制度上墙,建立台账、专人受理,在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五位一体”的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即:工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将大量的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钝化了企业内部矛盾,控制和减少了职工上访事件。四年多来,我市乡镇、企业劳调会成功调解各类劳动争议2730多件,调解结案率达80%以上。市人社局大力实施劳动争议“和谐仲裁”行动,构建公正、快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着“快立、快办、快结、办好”的原则,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采取简易程序处理;对小额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实行终局裁决,凡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依法先予执行。把困难职工列为法律援助和法规服务的重点对象。开通农民工维权热线,开展法律宣传、援助、服务活动。
二、问题及原因
1、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深度、广度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宣传不到位,未营造浓厚的创建舆论氛围,企业经营者、广大职工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认同度不高,看不到和谐劳动关系这块“金字招牌”,对于凝聚职工、内强管理和外树形象、开拓市场“含金量”的重要作用。一些乡镇部门领导把精力倾注到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上,对创建工作少有问津,更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2、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不广。一线职工的工资偏低,有的企业以政府工资增长指导线确定职工工资,职工工资没有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增长,有的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未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一些企业主认为协商不协商无所谓、无大碍。有的非公企业主认为,工厂是我的,工资我说了算,搞什么工资集体协商。工会主席认为,我端的老板的碗,受老板管,不敢向老板提工资集体协商,怕丢饭碗。
3、社会保险缴纳不到位。有的企业只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其它三种险不交;有的企业只给中层以上干部缴社会保险,不给一线职工缴。主要缘由是企业主想减少用工成本,保险法制意识淡薄。
4、劳动保护不到位。有的企业主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到生产中。有的企业对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重视不够,在生产中职工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酿成事故。污染企业因没有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职工患上职业病,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
5、规章制度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有的企业主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用违法的“土政策”管理职工,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
6、劳动执法监察力量薄弱。投入资金不足,人员编制太少,面对众多企业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不能主动出击,对职工的投诉只能疲于应付,导致违法企业劳动侵权制度成本过低或受不到应有惩处。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6)建立企业法人培训机制。以市委党校为阵地,市政府牵头,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实施,分期分批对企业法人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和《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他们依法办事、建设法治和谐企业的意识。
(7)着力创新运行机制,推动制度贯彻落实。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好的制度还要有好的举措抓好落实,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规范制度的运行过程,使得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做法及时得到纠正,直至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惩罚,真正做到“做权必有责、履责受监督、失责要追究”。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为制度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方面,应当转变观念和角色,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做落实相关制度的表率,又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地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工会方面,应当加快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方面的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协调劳动关系制度体系建设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为工会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雇主组织方面,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树立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在出现劳动关系矛盾时,配合政府和工会组织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调处。
3、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企业工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为职工提供劳动得到尊重、价值得以体现的舞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平台,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市总要制定并实施《**市职工素质提升五年规划》,力求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达到六个“显著提升”的工作目标。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升,80%的职工参与“两争一树”活动;职工民主法律意识显著提升,80%的职工知晓《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80%的职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显著提升,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增长30%;职工安康安全素质显著提升,80%的职工知晓安全生产常识,80%的职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职工文明素养显著提升,80%的职工参与文明职工、文明班组、五一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六个提升”要着力开展“十项活动”。即:主题教育、职业道德建设、“两争一树”、经济技术创新、创建“工人先锋号”、“安康杯”竞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企业民主管理、女职工素质提升、职工文化体育等系列活动。以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各项活动为载体,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提高职工技术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贡献。市政府要重视劳动执法监察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人员编制,确保劳动执法监察到位,使其成为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制裁企业劳动侵权的重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