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四项建设”、提升“四种能力”,以党建工作引领政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到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促进,走出一条具有政法特色的模范机关创建之路。
一、聚焦政治建设,强化党管政法“领导力”
牢牢把握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一是扛牢政治责任。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牵引,制定31项贯彻落实责任清单,出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法委员述职、政治督察等22项制度,党管政法责任持续压紧压实。突出党委政法委“引领”作用,增加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兼任政法委副书记,吸纳管案件的纪委监委副书记、管干部的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为政法委员,从组织架构、职能发挥上提升党委政法委领导地位。我市“强化三大环节,构建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监督体系”的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辖市政法委,在全省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会议作交流。二是强化政治能力。建立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制定机关委员会“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第一专题”、支部活动“第一主题”、教育培训“第一课程”学习制度,为干部职工配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理论书籍,年内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70余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三是筑牢政治根基。制定《政法系统政治督察实施办法》,深入xx家政法单位开展政治督察、队伍巡查xx家次,为政法队伍“精准把脉”“开出良方”。统筹推动全市乡镇(街道)政法副书记配备“全覆盖”,形成政法副书记统抓政法工作,武装部长专抓强边固防的“双委员”格局,构建上下贯通、权责明晰、运行顺畅的基层政法工作闭合体系,在防疫大考中,充分展现出政法担当,党管政法根基更加牢固。
二、聚焦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凝聚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聚焦作风建设,优化干事创业“执行力”
深刻认识“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的职责,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实现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一是以上率下“带”作风。领导班子带头召开高质量的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重点查找6个方面xx个问题,提出批评意见xx条,形成整改措施xx条,做到立行立改;召开顽瘴痼疾整治通报暨公开承诺会议,领导班子作出政治承诺,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良好氛围。二是开门纳谏“促”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xx次,向人大政协、群众代表、人民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xx条,书面反馈整改情况,群众满意率达100%。运用政法新媒体发布“顽瘴痼疾问题请您提”问卷调查,全市x万人参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三是警示教育“转”作风。开展“肃流毒、筑忠诚”全警大讨论,召开“肃清流毒影响、筑牢政治忠诚、建设政法铁军”专题组织生活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xx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xx场,围绕xxx等流毒余毒以及身边违纪违法案例,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常鸣防微杜渐警钟,永固拒腐防变堤坝。四是查纠整改“强”作风。以谈心谈话“点醒”、传导压力“拍醒”、警示教育“唤醒”,召开“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宣讲xx场,发送《致全市政法干警告知书》《致于警家属和离退休干警–封信》,“全覆盖”谈心谈话xx轮xx人次,促使干部职工主动向组织讲清问题,扯掉了“遮羞布”,触碰了“真问题”。五是建章立制“改”作风。拿出“改”的勇气,强化“改”的担当,增强“改”的定力,制定《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学习培训制度》《干部职工家属经商办企业报备制度》等5个规章制度,从源头扎紧权力的笼子,系好廉洁“安全带”,筑牢自律“防火墙”。六是为民服务“树”形象。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疫情网格化防控、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考核,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列出全市政法机关50项办实事参考清单、确定4个精品项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强边固防,派出1名处级干部担任边境村第一书记,创新研发“平安xx”基层治理应用平台,实现社会要素管理全域应用、全员覆盖、全线留痕,有效提升边境治理精细化和精准化。围绕基层治理,推动建立“综治服务、信访服务、网格化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中心合一示范点,搭建“法律专家+调解行家”基层法律服务站,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20**年xx%上升到2021年的95.8%,达历史最好水平。
今后工作中,市委政法委将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时不我待的信心决心,以只争朝夕的勇气担当,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奋力谱写新时代政法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五个强市贡献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