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会议讲话稿(共4篇)

篇一:宋才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博物馆的历史重任(全国大会发言)宋才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博物馆的历史重任(全国大会发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民族博物馆的历史重任

——在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1年8月25日)

宋才发

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

非常感谢大会组织者和东道主的厚爱,让我在今天的大会上做个发言。我是民族博物馆研究和从事民族博物馆工作的一个新兵,只好现丑了。下面我想就《保护非物质文物遗产是民族博物馆的历史重任》这个题目,谈三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和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教。

第一,民族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物品的专门博物馆。我以为民族博物馆在我国通常是一种被冠以“某某民族博物馆”称谓的民族文物收藏和展示的专门机构。它以本地域内所有民族或某一民族为对象,在民族文物收集和民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物和文化的集中展示,加深人们对该民族的认识,旨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民族的团结、进步、融合与合作。凡属于民族方面的内容或利用民族文物、标本作为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并具有专门的馆舍、设施和业务人员,有自己收藏的民族文物、标本且经常向公众开放的陈列展,都可以称之为民族博物馆。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博物馆3020家,文博系统所属的博物馆有2522家,民族地区共有各种博物馆400多家,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8%左右。在我国现有的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当中,有省级博物馆5座,省级民族博物馆6座;在30个民族自治州当中,有16个自治州建有民族博物馆;在120个民族自治县当中,建有131座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显现出的贡献和作用,就在于它是正规国民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和社会责任的表达,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者。民族博物馆的这种社会教育功能,已经不仅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还是一种以改变人们对一些特殊问题的看法或观点为目的的教育。

第二,以民俗文物为标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博物馆陈列的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通常是一个民族贯穿历史的精神象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觉得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应当把过去只收藏和保护有形的、静态的文化遗产的职能,逐步扩展到保护无形的、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进入21世纪之来,我国民族地区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趋势,概括地说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在旅游点设民族艺术表演场所,让旅游者欣赏民族艺术精华,如许多民族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都设有民族舞蹈、音乐、戏剧等民族艺术展演,大多受到旅游者的普遍欢迎。(2)在旅游点开展民俗风情展演,如对各民族的婚礼、待客礼、节日庆典的展演,使旅游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当地民俗的意义。(3)开设典型民族村落旅游,旅游者通过亲自参与旅游地居民家的生活,亲身体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4)开发和销售民族工艺品。(5)开发民族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有形遗存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空间荡然无存,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事实上也就难以有效地实施。

民族博物馆征集历史文物类藏品是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决不可轻视对当地民俗文物的征集。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物质载体,它不仅要依附于“人”,更多的要依附于“物”。依愚之见,民俗文物通常就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这里以妇孺皆知的“皮影”艺术为例。“皮影”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唱腔、操纵表演这些非物质的因素之外,还有大量雕刻精美的影人,留存了几百年历史的影卷、唱盘、雕刻工具等。作为对“皮影”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保护,保护的对象应当是物质与非物质并驾齐驱才行。

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民族博物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文化多样性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具体反映。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么惊人,我们的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恐怕就有多么惊人。前些时候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读后发人深省:“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没有五千年的房子”。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必须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说白了文化自觉就是重新寻找文化定位,找到遗失的自我。我以为民族博物馆在这些方面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民族博物馆必须尽其可能的多收藏那些质量优、价值品味高的民俗精品,努力增加符合自身收藏特点的珍贵文物的数量与质量。在突出“精品意识”的基础上兼顾藏品的系列化,促使馆藏文物逐渐形成“成套成组”的组合,这样有利于显示民族博物馆文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三,民族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责任

民族博物馆作为有形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的社会主体,在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中依然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以为其特殊责任和突出作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启蒙阶段的倡导地位和应当发挥的推动作用。其具体体现:一是民族博物馆要通过提出建议和提案的方式,促使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条例”和国际博协关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倡议的重视和支持,协助政府制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法规。二是对社会公众的推动作用。民族博物馆要通过自身有效的宣传阵地和教育阵地,增添展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的相关内容,强化社会公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使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争取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助和支持。三是推动业内人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民族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始阶段,要以倡议者的身份鼓励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传承人,强化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从而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牢固的组织基础。

第二,发挥特定组织者的地位及与社会各方面联系的“领头雁”作用。其具体作用反映在:一是要通过宣传活动唤起全社会的关注,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基础;二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负责向社会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解说保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三是以特定者的身份组织在社会范围内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者地位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载体的保护管理及对社会保存与保护工作的监督作用。其重要价值凸现在:一是要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开发工作;二是责无旁贷地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三是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载体的保存与保护工作和对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运行中的监督管理。

谢谢大家。

200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前排左起第5位)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出席“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的部分代表,第4排右起第5位为宋才发教授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008年4月14日,宋才发教授与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艾比布拉出席在国家民族文化宫举行的西藏文化展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二: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教学设计

课题: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记住本课生词的读音和字形,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我国60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本为为胡锦涛总书记于2009年9月29日讲话稿)

二、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次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

锦绣锦绣河山锦绣大地

我国拥有锦绣山河。

合法合法收入合法生意合法利益

这是我的合法收入。

反:违法犯法

缔造缔造者缔造帝国

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巍然巍然屹立巍然耸立

天山巍然屹立在祖国西部。

部署部署工作安排部署

领导为工作人员部署了工作。

奠定奠定基础

我们为高考奠定基础。

自强不息→中国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

幅员辽阔→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资源。

休戚与共→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

牢不可破→各族人民大团结牢不可破。健全法制健全身体健全

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健全。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22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词语)

锦绣组词→锦绣河山锦绣大地

造句→我国拥有锦绣山河。

合法组词→合法收入合法生意

造句→这是我的合法收入。

反:违法犯法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合法利益

课题: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民族团结的意义及重要性,要时刻牢记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图片、示例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我国60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民族团结的意义及重要性,要时刻牢记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民族团结。(本为为胡锦涛总书记于2009年9月29日讲话稿)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新中国的60年是怎样的60年

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休戚与共的60年。

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

是我国民族团结事业蓬勃发展、胜利前进的60年。

2、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制定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21实际我国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主题,强调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小结: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我国60年来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及我国的民族政策。

板书设计:

1、新中国的60年是怎样的60年

2、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制定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3、21实际我国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课题: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民族团结的意义及重要性,要时刻牢记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卡片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党大民族政策及我国建国60年来在民族团结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五,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央政治局处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高层,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

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会议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制度规定。会议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严格遵守,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