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新形势下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繁荣四方、平安四方、文明四方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为出发点,完善体系,健全制度,理顺关系,扩大民主,强化服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总体目标

⒈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社区组织。社区管理体制健全,运转协调。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广泛拥护。居委会按照社区自治原则,组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职业社工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履行工作职能。

⒉广泛动员、共驻共建的参与意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及社区内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高,渠道畅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民主自治。

⒊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路、街、巷及公共场所整齐有序,花坛、绿地、绿化护栏等美观整洁,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

⒋安全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秩序。群防群治网络健全,应急机制完善,打击防范有力,矛盾化解及时,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普遍具有安全感。

⒌配套齐全、机制完善的服务功能社区办公设备齐全,办公用房达到规定标准,文化活动场所能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创造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确保“文化活动天天有、社区欢歌处处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⒎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居民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邻里关系融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风尚。

⒏渠道畅通、救助及时的保障网络。注重以人为本,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政府救助与民间援助有机结合,志愿者队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一个基础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社区党员管理新模式,倾力打造“一管三带一联”社区党建工作品牌,实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努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居委会成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利用“社区工作论坛”、社区学院等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加强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提高居委会成员素质。继续坚持机关干部任职蹲点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居委会挂职锻炼,充实社区组织工作力量。

(二)抓好两支队伍

⒈职业社工队伍。加强职业社工队伍建设,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行业化。组建职业社工协会,完善资质认证制度。优化职业社工年龄和知识结构,依靠区委党校、社区学院和街道业余党校,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社工队伍的培训,分期分批选派社工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社区管理专业学历班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合理界定社区居委会与街道、政府部门及其它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职业社工要充分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在社区承担的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要依法实行社区民主自治,并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为政府分忧解难。公用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实行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有偿服务。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社区工作经费,为社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区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社区正常运转。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采取募捐赞助、共建资助、智力投入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营造氛围,联手共建。及时发现和总结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宣传报道,树立推广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要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区委区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推进的整体合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