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知识清单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各个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差别,而无优劣之分。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民族平等应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民主权利方面已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但是在发展程度与民族之间的差距还是事实上存在的。
在民族平等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参政权。少数民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
②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要原则。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中的根本原则。
4、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发展这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重要提示】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的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体现。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二)弘扬科学精神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重要提示】
宗教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有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不能人为消灭,只能因势利导;宗教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我国民族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团结信教群众,降低宗教的消极作用,把信教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2、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和宣传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立法程序制定法律法规,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重要提示】
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和保证。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重难点突破
.正确理解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⑴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宗教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体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正确贯彻民族政策,对两个问题的正确处理都有积极的影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例题。中国道教协会成立0年来,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促进祖国统一,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
a.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b.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在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d.宗教追求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解析】
把握宗教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
b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⑵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当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⑷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法是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领导人民遵守法律。坚持依法治国,才能维护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
【例题】
(多选)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三者的关系是
a.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b.党中央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全国人大是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全国政协对其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解析】
本题考核共产党、人大和政协之间的关系,党是领导核心,全面领导我国的政治工作,但是不是国家机关;人大是权力机关,在党的领导下行使国家权力;政协是政党制度重要机构,具有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b搭配错,党中央不是国家机关,党是领导核心,领导人大政协的工作。
【答案】
ad
高考考向探析
考向1我国的民族政策
命题角度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关系
(xx江苏卷10)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x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解析】
本题考核区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个原则内涵的理解。不论民族人口多少都有自己民族的人大代表,体现“民族平等”中的政治地位平等。
【答案】
命题角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xx年广东卷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居住
.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聚居
【解析】
概念表述的基本考核,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
【答案】
d
命题角度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优越性
(xx海南卷8)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②③
d.①④
【解析】
整体上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必然性—大杂居、小聚居;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答案】
d
【名师指引】
民族政策这个考点,一般在高考中通过客观题进行考核,复习中区分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区别;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各自内涵;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自治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和优越性。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宁夏自治区成立0周年、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等,注意有可能在主观题考核对我国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解。
【新题导练】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体现了
①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该地方唯一的自治机关
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②④
b.③④
.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注意对题目材料整体的把握。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体现国家政策与民族区地实际结合,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材料与②无关
【答案】
b
考向2我国的宗教政策
命题角度一: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
(xx广东卷16)据xx年《x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x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解析】
本题考核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信仰自由不等于保护各种宗教活动,信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本题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关。
【答案】
b
命题角度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理解
(xx年江苏卷22)xx年11月30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为江苏徐州教区王仁雷神父举行了辅理主教祝圣仪式。天主教教皇称这一做法违反了教规。国家宗教局回应说,自行祝圣是中国内部事务。这体现了我国
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充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支持宗教界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
【解析】
本题考核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交往,基本原则是。平等交流,但是不允许以宗教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
【答案】
d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是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的,不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的。(3分)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分)
(4)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