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大大缩短的节期春节的文化变迁
作为一个节日,传统社会的春节包括年前岁后两个部分。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可以向腊月(农历十二月)和正月这两个月前推和后延,时间长短,各地不一。至今流传的北京童谣:“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做一宵。”说的就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开始就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而实际上传统的年节从十二月初八腊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腊日在古代是祭百神的重要日子,汉代以后
成为岁末宗教性的驱疫行傩的节日。明清以后节日的宗教气氛被节日的娱乐气氛所代替,驱傩仪式则发展成为表演性的傩舞。腊日这天人们要吃“腊八粥”,制作“腊八蒜”。腊八过后,气氛也开始热闹起来,城市里很多商店开始张罗,供应春联、年画,人们纷纷到市场上置办年货,开始了过年的忙碌。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民间有祀灶的习俗。祀灶,也称祭灶,或“醉司命”。这一天人们要置办各种祭品,祭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灶神,而灶神在享受了祭祀之后,就要回天宫报告所在的家庭一年中的情况。通常,人们都会很恭敬地对待灶神,好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但是,老百姓担心灶神无论好坏一体报告,于是祈祷灶神,甚至用粘糖粘住灶神的嘴,目的就是希望灶神“好多说,不好的少说”。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多在二十三,而南方多在二十四这天。在南方,腊月二十四还是百神上天“述职”,汇报世间一切情况的日子,因此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奉送各路神灵上天,直到正月初四才将神灵重新接回家里。腊月二十四这天还是扫尘的日子。人们清扫房屋,去掉旧年的尘埃,将房屋打扫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的几天显得更忙了——家家户户舂米磨面,蒸制各种过年食品。还有就是贴年画、门神和窗花。同时开始燃放鞭炮,增添节日气氛。正月初一,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传统社会将初一至初七分别看成是各种家畜和人的诞辰,即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人们在这些日子里分别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专门纪念六畜和人的诞辰。此外,不同地方还有关于新年的安排,“初一早,初二无姿娘,初三目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暝,十一请女婿,十二到(回)来拜,十三吃稀粥配咸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至今流传在福建闽南地区的正月歌,基本上反映了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活动的安排。可见,传统社会的春节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从喝过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到大年三
十、正月初一再到元宵节,总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当代社会,人们过春节主要集中在除夕和正月初一这几天。春节民俗的变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节期数量的减少。传统社会的春节这一较长的时段与农业社会冬天农闲的时间基本一致,差不多两个月。当代工业社会,机械化的耕作大大缩短了农民劳作的时间,农民可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春节不再是唯一的农闲时刻。在城市里,单位一般到大年三十才放假,且国家规定春节的法定假期只有一周。因此春节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比周末稍长时间的假期而已,于是许多人选择春节到外地度假旅游。而像腊月二十四的“扫尘”活动完全可以雇请保洁工代劳。当然最主要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缩短了“忙年”的时间。传统社会由于物质资源匮乏,人们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准备各种年货。但如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源的丰富,各种商品在商店都可以买到,各种年货只要上大型超市一天就可以置办完毕,人们无需那么多的时间来“忙年”了。如今能让人感受到过年气氛不是年前的“忙年”,而是年前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和求学外地的学生回家过年形成如潮水般的春运高峰。年前忙碌的气氛被淹没在工业生产的商品里,单一的时间生活方式,让人觉得时间的单调和乏味,感叹春节没有过年的气氛。
变迁的民俗
春节凝结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俗文化,凝结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凝结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意识与宗教情怀,所以,春节间的种种民俗活动,如祭祀、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间的种种禁忌(语言、行为、饮食)等,都是中国人情感的大展示。祭祀民俗。祭祀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神关系的重要活动。从腊月开始,人们便纷纷祭祀各路神灵。除了前面提到祭接灶神和百神,除夕夜祭祀祖先
也是年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人在堂上悬挂先人的图像,用五色苇草与竹篾编成的罩子陈列狮仙斗糖、麻花馓子等祭品,家里长幼给祖先叩拜,然后各自拜,称为“辞岁”。清代北人仍沿袭明代的节俗,供“天地桌”,即在中庭设长案,供诸天神圣全图。此神图称为“百分”。神像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在子夜接神时,将神像焚化,仍然奉香,至灯节结束。江苏苏州家家要悬挂祖宗的遗像,具香果、茶果、年糕,整衣肃冠,率妻子
们依次瞻拜,这叫“拜喜神”。此外,人们还纷纷到寺庙、道观里烧香求神拜佛。祭祀中一项有趣的活动就是“烧松盆”燃旺火。燃旺火是明清南北年俗中祭祀与助兴交融的节俗。烧松盆来源于古代的庭燎、柴祭,其本原的意义是以烟火之气祭祀上天。明代北京人除夕夜,用松柏枝与柴杂烧于庭院中,称“烧松盆”。山西寿阳,元旦鸡鸣起,燔柴草,以当爆竹,谓之“接神”。除夕元旦之间的燃烧祭祀民俗,隐约地传承着原始柴祭的意义。在当代,农村除夕夜仍要在中庭设供桌摆祭品,祭祀各种天地神明及祖先的活动,但这一般都是老年人做的事儿,一般家里没有老人,也就没有这些祭祀了。工业时代城市理性精神排斥人与神的沟通,人们似乎不必靠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也能获得丰收,也能把握自己命运,祭祀仪式因此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团年、拜年习俗。春节讲究合家团圆,圆圆满满。因此,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之回家吃团年饭。为了这一顿团年饭,人们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中,关起家门团年,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家人通宵不睡,迎候新年,俗称“守岁”,它是传统年节的重要习俗。吃过年夜饭,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家里人按辈份的大小依次向长辈磕头,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押岁钱、守岁钱等,也是年俗节物之一。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最开始是特制的钱形,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明清以后通常用流通的银钱作压岁钱,使压岁钱由信仰性的压岁巫术活动演变为节日特别经济来源。如今人们仍保持着给压岁钱这一传统,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与岁俱增,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给儿童带来了年节的欢喜之余,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除夕过后,人们打开家门,四处拜年,说“恭喜发财”、“新年好”之类的话。晚辈见了长辈也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而平辈一般只作揖。全国各地大年初二大都是出嫁了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回娘家“团年”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八、廿八三天的晴雨,预测年成。占云。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蚕成;三八晴,好收成。”在当代社会,由于有了天气预报预测灾害,农事占卜的习俗逐渐成了人们的历史记忆。
无法改变的渴望
在传统社会里,春节所有的民俗活动中,人们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吃年夜饭,还是贴春联,人都是主角。春联的内容,祝福的话语,都由人来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操纵。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年节的主人,而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电视观众,被剥夺了本属于民间、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春节被纳入了市场的商业运作,人们成为复制消费性商品文化的被动消费者,成为庙会广场和商店马路边的观众和看客。所有这些现象都显示着春节习俗在当代的变迁——不仅是节日的数量的减少,更是一些实质性的民俗发生变化。似乎春节在当代社会只剩下一些虚构的形式,没有实质的意义。甚至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用“科学定日”的方法来更改春节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古今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春节依然能让我们重温家庭亲情,协调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当我们像断了根的浮萍在浮华都市里辗转漂浮时,春节这一传统的习俗依然以脉脉的温情将我们与回家过年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