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通知

各村(居)委:

为推动镇残疾人事业深入发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7号),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区残工委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切实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残疾人工作机制目标

1、本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并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纳入本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残疾人工作,主管领导履行职责。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将有关残疾人的工作纳入部门计划,形成运转良好的工作机制。

2、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长。多渠道筹集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尽快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残疾人社会参与目标

3、镇残联、各村、居委残疾残协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倾听残疾人呼声,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三个走向”(残疾人工作走向社区、走向残疾人家庭、走向残疾人身边),做到“三个活跃”(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活跃)

4、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和网络化服务模式。弘扬人道主义,消除歧视偏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

5、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残疾人的聪明才智和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树立一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提升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基本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6、创造条件让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积极参政议政,使残疾人的诉求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反映和重视,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残疾人康复工作目标

7、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格局,建成能够体现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8、到年,全面完成创建“市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镇”工作任务

9、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城乡卫生服务、养老服务体系,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置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立与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点,让残疾人就近、就便地接受康复治疗

10、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做到有训练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规章制度、有普及读物、有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登记、有康复服务记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肢体残疾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建档率达到100%,训练有效率分别为85%、80%以上。

11、深化“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服务内涵,有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0%。确保有需求的残疾人每5年、力争3年接受一次健康体检。推进残疾人养护服务,建立残疾人养护制度。

12、具备手术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白内障致盲患者100%得到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达到95%以上,对贫困白内障致盲患者复明手术费用给予减免。拓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有需求的盲人训练率达到90%,为有条件、有需求的盲人服务。

13、为有需求的听障人群配发助听器,对符合标准的听障儿童和青少年植入耳蜗给予补贴,并提供后续康复服务,实现听障人群康复服务全覆盖

14、完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相结合的服务网络,实现对适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全覆盖。采取机构康复与社区、家庭康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发挥托养机构、“阳光之家”等的作用,为智力残疾人提供系统化、终身性的康复训练服务。

15、形成“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精神病患者检出率、监护率、显好率、社会参与率和肇事率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站的作用,为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

16、完善“两级管理、三级服务、四级网络”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评估专业队伍的建设

17、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力度,逐步增加新生儿筛查项目,使新生儿先天缺陷得到有效干预。完善残疾儿童报告制度,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四)残疾人教育工作目标

18、贯彻落实《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注重对残疾儿童少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开展与残疾儿童少年的融合互助教育,传承中华美德,培养健康人格。政府和教育部门将残疾人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19、完善残疾人助学机制,加大“扶残助学春雨行动”的助学力度,整合政府各项助学政策,保障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攻读全日制本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残疾学生完成学业

20、加强手语推广,推进聋人社会交流无障碍工作

(五)残疾人就业工作目标

21、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作用,企业按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相关规定,设置和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得到全面实施和落实,切实提升残疾人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自我实现的空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2、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大力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就业率。

23、按照轻度、中度、重度残疾人的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轻、中度残疾人原则上采取多种形式在岗就业,重度残疾人纳入重残无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六)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目标

24、镇民政、镇扶贫帮困基金将残疾人扶贫帮困纳入工作计划,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5、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贫困残疾人实施分类保障的办法,对城镇重残无业人员养老补助个人缴费实行补贴,由原个人每月缴费25元调整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适当提高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贴

26、全面推进残疾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城镇残疾职工全部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城镇个体残疾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面明显扩大;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超过本地农民平均参合率

27、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28、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解决住房困难

29、广泛开展针对残疾人的各种社会救助活动,为残疾家庭老人开展午餐配送服务

(八)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目标

30、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本镇公共文化场所主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倡导社会公共文化活动及吸纳残疾人广泛参与,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参与能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验收阶段(年)

中残联对本区创建工作开展验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