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学校”自检报告

自我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我校在市环保部门和基地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于2002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一年多来,我校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升我们这所“绿色学校”的档次,现对照《小学“绿色学校”评审标准》自检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度管理,强化环境教育

在我们吉铁二小这所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每一个教职工都清楚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环境的好坏,是反映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是一所学校文明程度的象征,同时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优化育人绿地,创最佳育人环境”是我校创办“绿色学校”的总体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校把环境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定期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每学期在学校工作计划中,都提出了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和措施。在日常的工作中,学校大队、教导、总务后勤口都按分工职责,层层落实。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有检查、有记录,期末在学校工作总结中,环境教育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在铁路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形势下,学校每学期都向此方面倾斜投入。自2001年以来,学校用在校园环境建设改造,和办学条件改善上的投入有60余万元。真正达到了硬件满足教学需要上档次,软件紧跟时代上水平。外部环境美观化,人文化,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良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有严明的制度来制约和规范环境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每学期都有专项环境教育工作安排或规划,并将其列入各科组,少先队活动计划之中,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渐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1)“塑我良好品行,促我个性发展”的星星评比卡活动,是我校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培养的一项系列化活动。此活动开展三年来,每个班组都充分利用这块评比板,在每个学生的评比卡上作文章,调动孩子们争先创优的积极性,评比卡中设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认识自己,二是发展自己,在认识我自己中,有关环保方面的自我认知内容占重要的一部分。(2)“一月一个好习惯”的活动是我校环境教育的又一特色,少先大队每月推出一个好习惯,使学生理解并努力按要求去做,在这些好习惯中的大多数都是环境教育的内容。孩子们还根据这些内容,自编儿歌,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效果。

为提高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领导水平,学校的各层领导都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其中,总务主任参加了市环境教育基地组织的资源利用与开发现场会,大队辅导员参加的科技辅导员培训班等都学到了很多知识。环境教育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增强了指导此项工作的实效性。在校内,我们每学期都对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的各项要求,达到懂环保,教环保,共育爱护环境的新一代人才。

在日常的资料管理方面,能够做到归类整理,分类装订,声相,图片样样规范管理,项项活动都留下了真实的轨迹。

二、加强教育的过程管理,处处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从不放过一课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例如:音乐课和美术课上,老师经常会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春花,夏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调动创造美的积极性;自然课上,同学们学到了如何和动物做好邻居、如何保护动物;社会课上,同学们调查了社区环境的现状提出了保护环境,创造环境的方案……。课堂上的学习使孩子们余兴未尽,他们又在老师的组织下,参加到课外环保小组中活动。什么防风造林,垃圾处理等都是他们研究的内容,尽管研究的比较肤浅,但的确提高了意识,增长了知识,。每个班组都能够注意收集学生中的环保知识和问题,定期召开专题班会课,集中讲座和解决这些来自实践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反响比较集中的问题,采取全校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各层次的学习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晨会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它体现在话题内容的设计独具匠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同学间的琐事都是讲座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立讲座话题,通过晨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环境教育,说理教育等。在这百余道晨会话题中,就有60道题是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通过讲座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拨开了大千世界的神秘面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其次它体现在形式新颖活泼。一事一议,一题一辩,在这一议一辩中,学生们明确了是非,懂得了养成,使晨会成为孩子们每天一道可口的精神早餐,成为新一天进步的台阶。

在占领班会、晨会这个环境教育的主阵地的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①学校少先大队充分发挥校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及队报宣传栏、板报的作用,向学生介绍环保知识②为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学校组织学生订阅《环境与少年》杂志和《吉林市环境保护》报,同学们相互传阅,极大地提高了环保意识。在我们学校处处可见环保教育的标语和警示牌。如“文明礼貌多可爱”“服装越整洁才叫帅”“环境优美你才美”等这些具有人文风格的话语,孩子们在亲切自然之中,接受了教育,规范了行为。仅水洗厕所中的一句“用后请自觉关闭,不让水龙头流泪”的警示,就完全杜绝了长流水的现象,可见,扎实有效的环境教育,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

三、走向社会、积极实践、落实环境教育

为拓宽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提高环保意识的领域,学校少先大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环保经验。

(1)2002年9月17日,我校与吉铁分局铁安里小区建立了“手拉手社区活动基地”,从此,每两周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同学们利用双休日,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美化、绿化、净化着这个文明的社区,并从实际出发,解决了小区绿地的除草和白色垃圾问题。孩子们在丰富的实践中体验着“我是环保人”的快乐。

(2)在禁毒宣传日,学校都组织学生参观图片,实物的展览,参加销毒现场活动,通过活动,使孩子们看到了毒品的危害。增强了远离毒品的意识。

(3)紧跟各级组织的要求,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组织全校学习参观“蝴蝶展”“环境科技展”等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4)3月12日,我们介绍“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含义,让孩子亲自在校园种下小树;4月22日,组织学生观看保护地球的录像;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到街上宣传、到校外活动,使孩子们提高了环保意识,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5)学校每学期都要向学生倡导“三个一”活动。即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使学生更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每逢寒暑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废品回收”活动,同学们将废纸、易拉罐、酸奶瓶等废品交到学校统一卖给收购站,用这笔收入,订阅《环境与少年》杂志60份。在共青团吉林市委组织的废纸回收活动中,我们全校共计上交4000公斤,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活动。

(6)随着校园环境的不断改造和美化,保护环境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校少先大队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的检查评比,激发队员们净环境,爱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见脏就捡成为自觉,爱绿、护绿成为时尚。

(7)今年,我们计划再开展制作网页,编辑队报等活动,使环境教育在孩子心中更有鲜活的生命力,让环保永驻童心,让绿色永驻校园。

(8)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通过学校和学生定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签定倡议书等活动。共同参与学校和社区环保活动,共同开展家庭绿色行动和绿色消费活动。

四、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环境建设的育人功能

过去,我们学校是一所多年形成的环境差校。自2001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加大力度在改造旧环境上下功夫。具体经历了三个改造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的周边动迁后废墟清理及硬面化工程。共计铺操场四周硬面面积2140平方米,修草坪430平方米,种树12种69株,粉刷两座教学楼内外的墙壁,装修各办公室,统一设计布置室内外育人环境。第二阶段是2002年北教学楼全都更换塑钢窗,修建了新微机室,装修了舞蹈室,种植鲜花1000株。第三阶段是2003年,修建了水洗厕所,设计修建了学校大门,装修了语音室、电教室、电视台、美化校园围墙、增设了体育器材、平垫操场。在绿化方面,春天签插杨树3000株、盆栽花木百余盆、班班有鲜花、各楼层窗台都有绿色……这三个阶段真可谓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用家长们的话讲,二小一天一个样,天天都在上档次,孩子在这里读书,真是无比幸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其五是环境教育教学成果显著①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注意积累经验,认真总结和撰写论文,其中姜校长撰写的《墙壁会说话、花草能言情》一文,被评为吉铁教育中心2002年论文一等奖,此文在国家级刊物《铁路基础教育》2002年第二期上发表。我校的《以德治校科学育人,努力构建“以人发展为本”的德育工作新格局》的经验,于2002年9月28日在沈阳铁路局中小学德育现场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以人发展为本②学生的环境作品如美术作品、微机作品等多项获奖。③学校连续被评为吉铁分局绿化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绿色学校④全体任课教师都能根据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其中李博老师执教的《荷花》获市级语文优秀课一等奖、姜玉琦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蛇与庄稼》、莽巍老师执教的劳动课《插接恐龙》分别获得了

⑤校园内的橱窗定期展出学生的《环保小报》和环保征文,同学们通过学习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环保意识,在2003年市环境教育基地主办的“让青山绿水永驻江城”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人,二等奖人,三等奖人

回顾创办“绿色学校”的历程,我们深感受益匪浅。它规范了我们的办学行为,拓宽了我们的办学思路。“绿色”为我们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我们决心以“优化育人环境,创办绿色学校”的新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各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