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实施意见》(青教党组[2013]49号)和《全州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区活动实施方案》(果教工委[2013]36号)精神,积极努力做好我校民族团结工作,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熟悉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加强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加快发展“双语”教育、为教育系统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做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推进宣传教育
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学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内涵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民族团结、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等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有学习安排、笔记、心得等。总之,要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工作。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组长:仁增(校长)
副组长:孙春娥(教务主任)陈世超(少先队辅导员)成员:才保、魏廷德、索旦、吉保、昂杰、艾志吉、加宝、
周毛、才增、张成龙、阿吉、格尕卓玛、江日杰、尕忠。
2、组织师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等内容,做到四个结合。(1)、学习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
(2)、学习宣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素材,充分利用思品、语文、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民族常识教育。
(3)、利用思品课进行宣传教育。
(4)、学习宣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利用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
3、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系列载体活动,深化教育内容。(1)充分利用板报、主题班会、观看教育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2)、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
(3)、开展以“尊重其他民族,各民族友好相处”、“爱我班玛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唱《一家亲》歌曲及爱国金典歌曲,激励广大小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图强。(4)、结合少数民族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1、学校书记校长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教务主任负责。学校要强化对班主任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组织实施的责任。
2、建立民族团结工作信息报送制度,每月至少上送一篇信息,要及时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亮点和经验。
四、活动安排
8月份:
1、各班出一期“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板报设计活动。
2、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3、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9月份:
1、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2、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3、组织各班观看教育片“幸福的向日葵”。10月份。
1、各班召开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
2、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我国对民族有哪些政策”。11月份:
各班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四个一”活动即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视片,开一次民族团结主题队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板报。12月份:
1、收集整理民族团结档案。
2、总结民族团结工作。
多贡麻乡寄宿制小学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
二o一三年八月十日
第二篇:民族团结工作计划苏木塔什乡中心小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为维护我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经验,大力学习宣传践行“三个代表”的典型、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学校教师及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管理制度,遵守《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广大师生中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我们将成立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要求,及时讨论制定出学校的活动方案。围绕各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师生认真开展对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学习活动,使广大师生更加明白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为使“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以营造浓厚的氛围,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
3、进一步弘扬汶川地震、玉树抗震救灾中的民族团结精神。大力宣传抗震救灾中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限、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是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倍加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4、经常对师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5、继续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6、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挖教材中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实施教育。加强地方课程的管理力度,特别是《民族常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管理。我们将从备课、上课、反思等环节予以促进。保证这些课程的顺利进行。每学期4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利用晨会、班队会、校园广播站、橱窗、电子显示屏等教育资源,大张旗鼓开展活动,德育处做好民族团结的唱红歌,播放爱国主义片,第二课间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也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苏木塔什乡中心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六日
第三篇:民族团结工作计划民族团结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扎实有效地做好学校民族团结工作,增强各族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根据上级部门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伊拉湖镇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四个认同”教育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民族团结氛围。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形成讲团结、促稳定、促和谐的强大合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内容
(一)教师
1、继续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的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用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团结、凝聚全校各族职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校营造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风气。
3、为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师民族团结意识,增进交流,顺畅沟通,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与学生的双语交流能力,特开展“双语”学习活动。
(二)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反对民族分裂、抵制和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落实宗教活动、宗教行为、宗教言论、宗教服饰、宗教思想不准进校园的“五个不准”。
利用班队会、政治课堂、团结课堂、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班班通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1、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和每周班会课,进行民族团结和反分裂反渗透专题教育。各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新疆”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三个离不开”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新疆“三史”知识入脑入心。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每周2节思想品德课,一节民族团结课,要有专门教案,保证学生教育的时间和效果。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3、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每周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民族团结好人好事,进行主题教育。
4、5月开展以“民族团结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5、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及电子屏幕进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
6、5月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社会宣传方面,学校少先大队部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民族演讲、演出、慰问、小手牵大手等系列活动。
3、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邀请少数民族家长来为学生介绍民族知识,学习民族文化。
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不懈,经常抓,抓经常。吸取工作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此项工作抓实作细,与其它学科教学同步,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