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族传统村落看旅游开发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摘要。了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及民俗文化,更多的了解朝鲜族,有利于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迁入、饮食文化、炕文化

近几年来,韩流之风越吹越猛,说起韩国就离不开朝鲜,还有韩国和朝鲜的主要民族—朝鲜民族,朝鲜民族是东亚的主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也有少数分布,现在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最早迁入并定居的一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明末清初,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开始有规模地迁入,或因其他原因被动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战争而被动迁入中国。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清军就俘获5000名朝鲜士兵,其中,仅有部分遣返朝鲜。另有一部分发配为奴,这部分朝鲜人终生留居中国。1627年,后金为巩固作战在第一次对朝战争中获胜,朝鲜被迫与后金签订《江都会盟》,在后金军队撤退过程中,有4986名朝鲜人被掳走,除被杀290人、逃还623人外,其他被带到中国。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为解入关后患之忧,再度攻伐朝鲜。朝鲜大败,被掳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数十万。这些数量众多的朝鲜人,绝大多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自然成为中国朝鲜族的早期迁入者,。现在东北分布的朝鲜族,尤其是黑龙江的朝鲜族,主要是在九一八之后日本组织的移民。日本当时有个政策,叫“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组织了大量朝鲜人进入中国东北。曾经东北地区对朝鲜族人的两种称呼——鲜族和棒子,都和这种移民活动相关。称朝鲜族为鲜族,会引起不悦——这是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蔑称,称呼其为“棒子”“高丽棒子”,那就是要打架。诚然,这一迁入过程是被动的。中国朝鲜族人口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主动迁入的,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700年,在朝鲜北部首次出现了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我国东北谋生的现象。此后,为了生计而潜逃越边境者越来越多。

从历史来看,中国朝鲜族是以19世纪中叶迁入的移民为基础,以1910至1945年迁入的移民为主体而形成的。中国朝鲜族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从原籍上来看,在中国的朝鲜族中,原住地为朝鲜咸镜道人、庆尚道人、平安道人占绝大多数,因而这三个群体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三大主流。

对于任何一个迁居到另一个国家的民族而言,从暂居、侨居到承认为国民,都要经历一个发展的历程。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也不例外,相对而言,中国朝鲜族是从明末清初逐渐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的,一个民族跨境居住于两个主权国家的状况,决定了其自我意识和认同意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国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东北开发史中,朝鲜族具有重要的地位,朝鲜移民对东北开发的最突出贡献体现为水利建设和水田开发。朝鲜族在东北边疆开发荒地初期,粮食缺乏,以野果、野菜充饥,住的是极简陋的茅草屋,用的是木梨,没有耕畜便靠人力恳拓。到1881年,在延边地区先后恳拓的土地达到五千三百多公顷。1884年,达到一万两千多公顷。在寒冷的黑龙江中部开垦水田,标志着东北水田开发普遍展开,也标志着封禁数百年的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而中国朝鲜族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要历史贡献之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但在现代朝鲜族住宅建设中,已多采用地暖炕或用水暖来代替直接用火取暖。它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文化复合体。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朝鲜族的进化、生产工具的制作、饮食起居、民间文艺、礼俗信仰与家庭组织的完善都有过和有着极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几千年形成的习惯是不易改变的。住惯了炕屋的朝鲜族,现在即使搬入现代化的公寓居住,即便住在有暖气设备的房间,也想方设法将其中的一间卧室改为暖炕加以使用。尽管有暖气设备的卧室很暖和,但他们总觉得不如暖炕那样可以贴身感触到炕的热量,可以使一些小恙不治而愈。然而,朝鲜族的传统的暖炕也有严重的缺点,而且亟须引起正视。朝鲜族也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乐器、“板嗦哩”、唱剧等六类。民谣按音乐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五种;歌乐原是为上层阶级和市民阶层服务的抒情歌谣,后流入民间,逐渐群众化。朝鲜族的民族舞分为农乐舞、刀舞、扇子舞、象帽舞、顶水舞和长鼓舞。扇子舞源于传统巫术,后来发展成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中国朝鲜族生活在五十多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中优良的文化,从而创造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具有双重性特点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在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作用。中国是与朝鲜半岛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国家,这为中韩两国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韩交流中,要想中国的朝鲜族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要正确认识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的关系。民族意识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意识是没有政治属性的,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历史、民族发展过程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因而民族意识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将伴随民族存在而存在。国民意识是法律约束的带有政治属性的意识,它要求对入籍的国家承担义务,同时也拥有公民权利。但是不同国家的同一民族成员之间既没有法定的义务,也不具有法定的权利。因此,跨国界的广义的民族意识受到国民意识的制约,并要求服从国民意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的,民族意识是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并受到宪法的认可,中国朝鲜族在中韩交流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自我意识、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朝鲜族在动荡的历史变迁中,保存着本民族美好的文化,并逐渐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努力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值得我们每个民族和每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