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保民先进事迹 [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
【摘要】
:心系民族谋发展团结务实顺民意**是一个拥有207955人的热区农业县。全县共有21个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708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世居民族有汉族、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傣族。除汉族外,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心系民族谋发展团结务实顺民意
**是一个拥有207955人的热区农业县。全县共有21个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708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世居民族有汉族、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傣族。除汉族外,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傈僳族,其中彝族人口50442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71.2%。
2002年3月,时任楚雄州水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调任中共元谋县委书记,职级没有变,可工作性质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上任伊始,面对着元谋没有工业、烤烟和项目作为支撑的现实,他团结和带领县委一班人,通过对全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和农民生活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提出了“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的经济社会战略发展思路。三年来,在这一战略发展思路的实践和推动下,元谋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42元,三年累计净增长809元,跃居全州第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创新思路,发展民族经济
元谋对于*书记来说并不陌生。他曾经于1992年参加州委派驻元谋的“社教”工作组,在元谋工作了一年。在州水电局工作期间经常到元谋调研指导工作,元谋农村的情况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早已经深深的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到元谋工作后,他首先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姜驿乡、江边乡、凉山乡、新华乡进行调研,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家里访贫问计,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熟悉掌握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按照开发性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集中力量,创新思路,组织实施了以重点扶持村、温饱示范村、移民搬迁工程、小额信贷为重点的扶贫项目,采取科技扶贫、县级单位挂钩结对扶贫等一系列的扶贫开发措施。支持县民族宗教局在平田乡新康村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引进元谋县果业协会在平田创办基地,对搬迁移民群众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广泛推广优质葡萄、石榴等种植技术,使搬迁移民熟悉掌握了一至二项科学种植技术,尽快实现温饱自给的异地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基本目标。2004年,为了切实改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在任书记的关心支持下,经积极争取,多方筹措,投资200多万元,对姜驿乡半箐村委会、新华乡新昌村委会、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以及花同乡平安村委会、老城乡波享村委会实施重点扶持村建设项目;完成了483户安居工程和5个温饱示范村建设任务;新增了351户1555人的异地扶贫搬迁;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000万元;此外,任书记还带头并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实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目前县委已制定出台了县级部门挂点联系扶贫村委会制度,共有9个州级单位和73个县级部门分别与73个村委会的10
1/2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