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2023年稳增长、促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认真落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部署要求,聚力“放管服”改革,全警全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过硬担当。
一、优化服务、创新引领,持续释放公安“放管服”改革红利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发展所需、群众所向、企业所盼,推出系列惠民利企新举措,“放管服”改革跑出公安“加速度”。
一是窗口服务“一次办”。全市县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全部设置“一窗通办”窗口,治安、户政、交管等48项跨警种业务和108个服务事项集成统一受理、集中办理,服务效率同比提升45%。新建无人“智慧警局”6处,改建公安自助服务区34处,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5个县市区建成启用“一站式”出入境智慧窗口和自助服务区,在“市民之家”开通全市首家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联办窗口”,实现了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同时受理、并联审核、一窗通办、同时发证”。
二是在线服务“掌上办”。升级建设“e警”微警务服务平台,10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延伸到网上、连接到掌上,“堵路移车”“公安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居民身份证补领”等多元化服务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高频服务全程网办率90%以上,注册人数超过100万,日均浏览量超1万人次,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万次。
三是高频业务“跨域办”。针对群众反映的异地跑、往返跑等痛点堵点,相继开展6类户籍证明、5类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居民身份证首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户籍类证明出具、新生儿落户4项户籍业务“全省通办”,实现不同地域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省内户口迁移实行“一站式”办结。持续推进派出所“户籍+”窗口建设,全市派出所代办交管业务网点增至60家,“15分钟便民服务圈”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安服务就在群众身边。
四是提升公安行政审批效率。按期完成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与省“一窗通”系统对接,新注册企业信息点对点推送,实现公章刻制备案全程网办。对符合条件的旅馆、旅游民宿、印章刻制等行业,全面落实特种行业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即接即办、一次办结。实行新开办企业免费印章刻制,企业印章1小时内完成刻制交付。优化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估流程,开通互联网线上审批系统,提前参与评估工程建设,线上提报手续,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五是深化车检“一件事”改革。围绕车检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目标,主动协调对接市生态环境局、环保检测系统运营商和“三检合一”系统科研公司,持续推进机动车“三检合一”数据联网工作,建成“泰好检”车检预约与评价系统,全市45家机动车检测站全部纳入系统平台,获取参与服务评价8.2万余条。优化车检服务流程,全市在用安检机构已全面推行车检“交钥匙”服务,并同步推出取送车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车检业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六是优化重大项目公安政务服务。在全市设置12处“企业办证绿色通道”,配备专员对紧急需求、重点项目提供全程导办服务。对申请大宗机动车业务的企业,及时启动惠企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查验服务,先后开展上门查验服务4次,查验机动车468辆。推行“警+”跨界服务,加强与机动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合作,在全市37家二手车交易市场、销售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提供车驾管业务精准服务,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七是服务重大项目人才引进。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全面取消城镇落户迁入条件限制,实行“零门槛”申请落户,集体用工项目享受集中受理、优先制证等服务,为各类人才来泰干事创业、安家落户提供新便利。在市民之家设置“高层次高技能外籍人才服务专窗”,提供24小时点对点服务,助力涉外企业“招才引智”,优化全市人力资源软环境。
下步,市公安局将继续锚定“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目标,围绕“打造社会治安高地”主线,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