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去极端化 汇报材料[共5篇]

“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什么是“三非”活动。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2、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4、“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5、新疆“三史”是什么。(群众题)答。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6、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7、什么是“五个认同”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丰义道路的认同。

8、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的是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个1/23

行政级别。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10、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答: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11、“访汇聚”“三位一体”机制:

形成村(社区)党支部、村警、工作组一起研究问题的“三位一体”的机制。

12、三支队伍:

新疆特色的好干部、四好老师、五好宗教人士等三支队伍。

13、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民族地区好干部提出了“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特殊标准。

14、369工作机制:

3小时社区人员发现该辖区流动人口、6小时将流动人口登记上网、9小时与辖区内警务室民警见面的机制。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什么是“三非”活动。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2/23

17、三期叠加:

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

18、四强干部:

“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四强”干部。

19、“五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1、宗教的“五性”特征:长期

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特征。

22、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23、“五把钥匙”:

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其目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

24、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3/23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5、坚持处理宗教问题“五句话”基本原则,即“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26、五好宗教人士的标准:

一是爱国爱教好二是解经讲经好三是民族团结好四是文明教风好五是发挥作用好

27、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8、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29、“访惠聚”工作的六项任务。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

30、“访惠聚”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

做好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

3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什么。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32、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33、至今在新疆有几种宗教并存,它们是那些

答:八种、它们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4/23

34、什么是“三股势力”。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5、新疆精神是什么。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36、宗教人士“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37、“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38、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

39、新疆“三史是什么。答。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40、马党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第二部分:简答题

1、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①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5/23④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2、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反对民族分裂、遏制暴恐犯罪高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4、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答。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7、坚持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答。用足用好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6/23坚决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9、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1、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是什么

答。。两项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12、宗教极端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观点、立场和行为。其借用宗教只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13、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7/23答。①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②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

14、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等。

15、如何准确界定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16、非法宗教活动从性质上分为哪两种情况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0、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