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创建中元区的有效性探讨
——基于oca指数的分析
【摘要】随着香港澳门回归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等问题的深入讨论,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中元区”的构想。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最优货币区指数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创建了中元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并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1992-2003年间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指出影响两岸四地双边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双边贸易联系和通货膨胀差异。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比较了1995年和2003年中元区最优货币指数,综合评估了两岸四地实行货币合作的经济成本。结论是港澳回归后,两岸四地进行货币合作的平均成本明显降低,中国大陆与港台以及港台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在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是可行的。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元区货币合作最优货币区oca指数双边汇率波动
一、引言
早在2000年,mundell就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稳定性三岛”。欧元已经在1999年正式启动,并度过了过渡期,进入正式的实施阶段;同时拉美国家美元化趋势也很明显,亚洲单一货币也已经被提上议事议程。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地区)在建立区域货币合作机制或制度安排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并在货币互换安排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进展。1999年11月,asean+3(asean加上中国、日本和韩国)峰会在马尼拉通过了《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同意加强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对话、协调与合作。根据这一精神,2000年5月asean+3的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清迈协议》,加强了东亚各国的区域货币合作。
在经济货币一体化趋势下,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同时,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应尽早考虑自身的货币问题,提出了建立“中元区”的设想,即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单一货币。大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在许多方面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加快了融合的步伐。香港和澳门已经实现回归,台湾问题虽未解决,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现统一乃是大势所趋。从经济上看,两岸四地可以说早就连成了一体,尤其是香港和澳门。众所周知,货币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一般来说一国只能有一种货币,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主权国家,却存在着人民币、港币、澳门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增加了两岸四地间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还阻碍了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货币一体化可行性问题非常有意义。
二、有关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对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1、建立中元区的必要性
钟伟、张明(2001)提出,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亚洲货币基金amf(asianmonetaryfund),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aerm(asianexchangeratemechanism),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asiancurrencyarea)。中元区的建立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部分,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李晓、李俊久、丁一兵(2004)认为,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关于开展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东亚共识”已初步形成,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行动”,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成为必然选择。尤其在现阶段,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取得初步进展并面临着一些障碍的情况下,中国的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部分都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而只有人民币在当时坚持了不贬值。李晓、丁一兵(2002)认为,一方面提供支持货币合作所需的部分经济资源,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上的稳定器,中国还可以成为东亚地区巨大的市场提供者和政策协调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与东亚整体经济的关联度不断增强,使得中国参与区域货币合作可以获得明显的利益。因此,在两岸四地实行单一货币,有利于提高防范外汇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提高两岸四地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竞争能力。
2、建立中元区的可行性
goto和hamada(1994)研究发现,东亚国家之间(除日本外)像西欧国家之间一样,在主要经济指标如货币供给、利率、cpi和投资占gnp比率上存在着高度相关。同时,goto和hamada还得出了东亚满足最优货币区(oca)标准的结论。
与东亚地区相比,两岸四地在许多方面有着更高的相关性。两岸四地有着共同的血缘、语言和文化,这是两岸四地实行单一货币的社会基础。另外,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港澳的顺利回归也为实行单一货币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两岸四地进行积极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两岸四地经济的高速成长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对台湾、香港、澳门而言,可以依托大陆,与大陆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最终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张向前、黄种杰,2003)。因此,两岸四地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3、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现阶段,东亚货币合作仍然存在几个严重的障碍。有学者指出,东亚各国尚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国的经济结构、对外界冲击的反应以及政策目标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东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直接阻滞了货币联盟的形成。
对两岸四地而言,同样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距。万志宏、戴金平(2004)认为,中国目前还不是其他区域成员理想的合作伙伴,两岸三地尚不构成货币区,香港和台湾以及新加坡同中国较高的合作成本(中国是上述三地的排斥伙伴,仅次于印尼),意味着部分学者关于“中元”的设想明显缺乏现实经济基础的支持。因此,中国大陆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深化改革,尽快缩小与港澳台的经济差距,并继续保持人民币的坚挺。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东亚货币合作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不论是理论方面的,还是实证研究方面的,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关于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问题,学者们仅从定性上研究,还未从定量上来考虑其可行性。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笔者将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oca指数方法,来研究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可行性。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和oca指数方法
1、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mundell提出的,他指出,“从成本和收益角度衡量,存在关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最优区域分界,在区域内维持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货币),而地区之外保持浮动汇率”。其中,单一标准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是其实证检验的主要依据。
最优货币区单一标准理论是以汇率制度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外部和内部同时均衡为基准,并给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有利条件为目标,主张当一国难以实现此目标时,跟其他国家组成货币区,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共同货币区。有关的理论研究纷繁复杂。mundell(1961)最早提出以生产要素流动性作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后来,随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学者们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经济开放度与经济规模(mckinnon,1963)、经济多元化与产品多样化(kenen,1969)、金融一体化(ingram,1969)、政策相似性(tower和willett,1970)、通货膨胀率相近性(haberler和fleming,1971)和政治因素(mintz和cohen,1993)等。
关于最优货币区成本分析理论,决定单一货币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单一货币区内成员国之间发生非对称冲击的可能性和汇率工具对于调节经济非均衡的效果。理论分析表明,货币联盟内随着要素流动的日益充分,经济的均质趋向将得到加强,非对称冲击的概率减小。在经济开放度较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长期内趋于无效,在短期内效果有限。所以,总的来说,建立货币联盟、实行单一货币的成本不会很大。
mundell、mckinnon等认为,对于单个国家而言,参加货币区最大的一项收益就是提高了货币的有用性。单一货币将消除未来汇率波动的风险,使交易最大化和分工的收益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货币的有用性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而提高。此外,货币区还提供了稳定价格、增强货币流动性和风险分摊机制等收益。
2、oca指数方法
鉴于各种标准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为使理论更具有指导意义,bayoumi和eichengreen(1996)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创造了最优货币区指数法,用以评估特定地区满足oca标准的综合情况,并称之为“oca理论的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oca基本标准解释现实的汇率波动或汇率干预行为,检验oca理论能否对汇率波动性、汇率制度实际选择做出较好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货币合作的综合成本进行衡量。
bayoumi和eichengreen首先建立了解释双边汇率波动的回归方程,其形式如下:
其中,是双边汇率波动性,而则代表根据最优货币区标准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在两国之间的表现。
然后,根据解释汇率波动性高低的行为方程,输入解释变量的现实数值(或趋势值),得到一个双边汇率波动性的预测值(或模拟值),该数值就是最优货币区(oca)指数。这一指数实际上是用汇率波动性的高低来衡量在不同的影响汇率波动的基础因素条件下,各个成员国两两之间组成货币区的综合成本收益。该指标越低,意味着维持货币同盟的综合成本越低。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货币合作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有利的结论。
四、中元区oca指数的实证研究
从影响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因素出发,我们对中元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经济规模、贸易结构、产出增长差异、双边贸易联系、物价偏好差异和政策干预的为衡量标准,设置了六个解释变量,即国内生产总值(size)、出口多样化程度差异(div)、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dy)、双边出口贸易占gdp比重(tr)、通货膨胀率差异(infl)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差异(in),以及一个被解释变量——双边汇率波动率(ex),并以此构造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衡量两岸四地进行货币合作的综合成本。
1、计算中元区oca指数的数据
由于数据可获性的限制,笔者选择了1992-2003年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gdp、gdp增长率、双边贸易出口额、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和相对于美元的汇率(年均值)的数据(见附录)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3年港澳经济年鉴和台湾中央银行网站。
2、中元区的oca模型回归结果
首先根据oca理论,选择用于计算oca指数的各项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多样化程度差异、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双边出口贸易占gdp比重、通货膨胀率差异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差异等六个因素,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
表1:1992年-2003年中元区oca指数模型的初次回归结果
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常数项c7.6846042.7869692.7573340.0703
一年期贷款利率差异in-4.3722974.037486-1.0829260.3581
通货膨胀率差异infl-2.3615371.378994-1.7125070.1853
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dy7.8168032.3026533.3946940.0426
双边出口占gdp比重tr-8.5226043.612340-2.3593030.0995
出口多样化程度差异div2.5413261.0855632.3410230.1011
国内生产总值size-1.1390540.420028-2.7118540.0730
r-squared0.918614meandependentvar0.050804
adjustedr-squared0.755843s.d.dependentvar0.075789
s.e.ofregression0.037449akaikeinfocriterion-3.535642
sumsquaredresid0.004207schwarzcriterion-3.323833
loglikelihood24.67821f-statistic5.643579
durbin-watsonstat2.323282prob(f-statistic)0.091946
整体来说,拟合效果还是可以,但是有些因素的系数跟本来的经济含义不相符,予以剔除。同时也要看t检验是否显著性,以及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笔者剔除了三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多样化程度差异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差异),保留了其它三项指标。同时为了消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笔者剔除了1997-1998年的数据,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在正常合理的情况下,探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在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综合成本(回归结果见表2)。
表2:1992-2003年(1997年、1998年除外)中元区oca指数模型的最终回归结果
dependentvariable:ex11
method:leastsquares
date:07/31/05time:22:36
sample:19922001
includedobservations:10
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6]bayoumi,t.,&b.eichengreen,1996:“operationalzing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s”.ceprdiscussionpaperno.1484.
[17]bayoumi,t.,&b.eichengreen,1997:“everclosertoheaven。anoptimumcurrencyareaindexforeuropeancountries“,europeaneconomicreview41,761-770.
[18]stefancollignon,jeanpisani-ferry&yungchulpark(eds),1999:“exchangeratepoliciesinemergingasiancountries“,routledge,pp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