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建立工会长效帮扶特困职工的新路子。笔者基于实践认为,要真正实现帮扶工作由节日活动型向长效机制型的转变,由抓典型向全域覆盖的结构型转变,由单纯办实事向帮监促全方位保障转变,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必须在思路、载体、方法上等进行不懈地探索。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创新载体,探索帮扶困难职工新模式要在构建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的实践中,努力摆脱过去多年来形成的帮扶工作的观念定势和思维惯性,认真研究分析新时期帮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科学务实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创新帮扶载体,探索出具有整体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的帮扶困难职工新模式。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体,建立快速知情、快捷帮扶的救助系统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直接面对所有求助的困难职工,通过特困救助、免费职介、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四个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快捷帮扶和一站式服务。应抓延伸,实现紧急救助与网络帮扶的有效衔接,形成横成片、纵成网、广域覆盖的帮扶工作格局。要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动等方法多方融资,集中资金、物资、岗位,集中援助的服务方式,围绕党政最关切,职工最期盼,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对困难职工实施入户帮扶、现场帮扶、岗位帮扶、助学帮扶、医疗帮扶等,通过一件件实际问题的解决,一桩桩具体工作的落实,让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为工会组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一个知名品牌。全面推行“绿卡”跟踪帮扶制度“绿卡”跟踪帮扶制度是工会系统自下而上界定帮扶对象,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联动包保,责任到人的一种帮扶管理模式。它以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为主要方式,把一定区域内特困职工和孤老退休职工的帮扶责任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头,并按照家庭状况清、特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建档立卡,形成规范的特困职工档案,统一输入微机,建立起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微机网络,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构建依法协调、法律帮扶机制,拓展帮扶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部分职工生活致困和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职工劳动权利被非法剥夺,造成生活困难,有的职工因为企业拖欠大量医疗费而致困,有的职工因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使生活陷入困境,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工会组织应着眼于建立依法协调、法律帮扶工作新机制,通过法律帮扶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难题。

三、创新再就业渠道,切实解决根本的民生问题做到认识到位,增强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政治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是一件关涉国计民生的大事。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工会应始终把促进再就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作为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新的工作招法、更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把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推上新水平。措施到位,为开展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面对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和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对工会组织的真情期盼,工会组织应把握变化,超前研究,着眼长远,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要结合区域实际,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及时制定了再就业工作规划,出台推进工会系统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充实再就业工作队伍。要加强就业培训,加大再就业政策宣传,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动态,采取结构分析的方法,按照市场需求开展了“订单式”培训,紧盯“市场行情”,做到“供需对路”。要把再就业培训与劳动部门推行的劳动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培训围绕岗位转,人才紧跟订单走,使经过培训并且获得资格证书的下岗失业人员,不仅能及时找到工作,而且与岗位供求相一致,提高培训就业率。各级工会要整合社会资源寻求岗位,特别是主动与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联系,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建立工会再就业基地,建立空岗联系制度,及时推荐条件合适的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工会应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经营领域,在促进企业提高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企业发展和再就业工作的“双赢”;通过与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联合举办招聘会等形式,实现用工信息集约化,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发挥再就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动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实现“1+1群”的规模效应。要依法监督,保障职工劳动就业权,工会组织要在企业改组改制中主动维护,认真履行源头参与和监督保障的职责,坚持对改组改制方案、下岗分流方案、企业用工方案,依法落实职代会的权利,严把职代会审议、通过关,既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又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总之,工会组织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热情去探索和创新,构建起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汇集社会合力,才能有情有形地把帮扶工作做好、做实。惟有形成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为主旨的工会纵向帮扶网络;形成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的横向快捷帮扶系统;形成以物质帮扶、资金帮扶、岗位帮扶、法律援助、助学帮扶、医疗帮扶、协调帮扶为内容的全方位的立体帮扶体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工会帮扶能力,开创工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