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市场经济的丰硕成果,加强和改进部队政治工作

第一篇:运用市场经济的丰硕成果,加强和改进部队政治工作运用市场经济的丰硕成果加强和改进部队政治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诸多挑战与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趋利避害,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丰硕成果,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不断加强和改进部队政治工作。

—、市场经济重视人的因素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部队政治工作必须把着服点放在提高官兵的现代科技素质上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这样紧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极大地激活各行各业的择人、用人机制,使得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给部队官兵带来了“本领恐慌”的压力,更带来了渴求知识的动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广大官兵履行“打得赢”使命的必备条件。军队政治工作应抓住这一机遇,提高广大官兵的现代科技素质。为此,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确立新的育人取向和目标。卓有成效地提高官兵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是时代赋予部队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在经济建设中出生产力,在军事斗争中出战斗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说服力。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的高低与否,往往与人的学识深浅相关联。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习惯于提高人的单一素质,转向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要在注重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大力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军政合

一、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军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军兵种结构的调整,以及作战样式的转变,对各级干部尤其是指挥干部的合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在人才观念上,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努力培养博专相兼、能指挥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军事“通才”。三是要进一步拓展人才生长的渠道,提高生长干部的文化层次。在切实抓好军事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的接轨工作,尽快走开军队生长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加大吸纳优秀人才的力度,使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兼容并蓄。要加强与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二、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推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要求部队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主要手段,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这就为军队政治工作法制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可以认真解决政治工作法规不系统、不完善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法制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是在思考和筹划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强化法规制度调节意识。要强化依法治军的观念,彻底摒弃想当然、靠经验办事,遇事想法、办事依法;要熟练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有法规,切实做到熟知规定、运用自如;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法规制度,对思想政治工作一些急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建章立制。二是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上要增强法律含量。要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无论是衡量是非还是解决矛盾,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作出决策,都要自觉摆正权与法的关系;要切实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要督促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并协调其它部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要注意发挥法律服务组织的作用,提高基层法律服务的质量;要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运用法规制度结合起来,强化官兵的法制观念,重视运用法规制度解决官兵遇到的涉法问题。三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要努力拓宽法规制度建设的领域。要拓宽视野,真正将法规制度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政治工作的各项业务工作都纳入法规制度的轨道。要加强调查研究,把影响和制约依法治军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抓住,加以解决;把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加以规范,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一方面要重视体现法规制度强制功能,使思想教育所反对的东西得到充分的约束和诫勉;另一方面要重视法规制度的导向功能,注重从法规制度上对思想教育坚持和倡导的原则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市场经济运用经济杠杆产生了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要求部队政治工作必须注意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整精神动力提供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物质利益认识上的禁锢,承认并运用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借鉴这一经验,正视官兵的物质利益,在强调思想领先的原则,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的前提下,注意把物质利益的原则贯彻体现到部队建设中去,相应地调整政治工作的精神动力提供。一是要充分认识物质利益原则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物质利益对官兵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由各种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比过去更为突出。片面地用思想工作和精神激励代替物质利益,其结果必然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二是要坚持把思想教育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和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思想工作,更不能简单地用给钱给物代替思想教育和引导。既要注意运用“利益杠杆”调动官兵的潜在动力,又要坚持疏导方针,帮助官兵确立正确的义利观。三是要在努力实现和维护官兵切身利益中促进和加强政治工作。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官兵积极性创造性,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着眼点。要建立奉献和利益补偿的良性循环机制,完善和规范物质奖励制度,通过建立物质奖励基金及其相关规定,对有贡献突出的干部战士进行奖励;要进一步走开依托地方党委政府办实事、解难题的路子,妥善解决转业干部安置、军人家属就业、家庭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落实好有关政策;要积极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官兵休假、探亲、体检、疗养等应有的待遇,要认真抓好落实。

四、市场经济使社会更加注重时间、效率、竞争,军队政治工作要乘势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抢抓机遇的“时效观”、“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追求政治工作的小投入、大产出,不仅是政治工作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在上层建筑上的反映。我们必须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思考谋划,以改革的精神面对改革的时代,大胆创新,使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改进,在创新中加强。一是实现经验思维向超前思维的升华,构建政治工作创新的观念体系。当前,影响创新的一个因素,是舍不得抛弃一些不合时宜的“经验”,认为这些东西曾经是有效的,不愿意扔掉。对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思想观念上革故鼎新。要在把握政治工作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延伸自己的视野,进行超前思维,及时分析政治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部队的思想动态,预测各项改革措施出台可能在官兵中引起的思想反映,随时抓住那些倾向性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超前教育和行为引导,把工作做在前面,力争对各种问题见之于未萌,禁之于未发。二是实现“注经”思维向创新思维的飞跃,构建政治工作创新的内容体系。内容创新是构建政治工作有效运行机制的核心。要改变过去开展政治工作唯上、唯书,“靠上头、等红头、看风头”的“注经”思维方式,创新政治工作的内容。要着眼于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突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要着眼于时代发展来提高官兵的思想境界,增强教育内容的知识性;要着眼于军队特殊职业的特点和履行特殊职能的需要,突出教育内容的职业性;要着眼于官兵的思想实际,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三是实现单一思维向系统思维的拓展,构建政治工作创新的方法体系。在开展政治工作中,要运用系统思维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加以考察,以实现对事物的最佳处理。如针对官兵独立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的实际,政治工作要以启发引导为主,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打你通”的单向工作方法;针对官兵文化水平、接受能力逐步提高的实际,政治工作要注重引导官兵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针对官兵个人及家庭实际问题相对增多的实际,政治工作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针对官兵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实际,政治工作要寓教于乐,让官兵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明晓道理、接受道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四是要实现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的转变,谋求政治工作的手段创新。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军政治工作经验。凡是科学的、反映军队建设客观规律的治军之道,都是古今相通、中外相通,皆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要充分利用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动态图象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运用视频技术,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基层;运用网络技术,建立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指导、政策咨询、理论信息、思想动态、业务资料共享等。要积极吸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精神营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地方政治工作日趋活跃,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如企业文化建设、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等,不仅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军政治工作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必须抓住社会上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本质主流的先进思想、先进经验、先进化合物等,从中汲取营养,为部队政治工作注入新鲜空气。

第二篇:浅谈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基层政治工作浅谈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基层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确保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切实打牢地方各级领导党管武装的思想基础。利用党委议军会、国防动员委员会例会、现场办公、军事日活动、节日走

访慰问、政治教导员述职等时机,组织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精神,使他们熟悉国家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强化党管武装观念,增强抓武装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领导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自觉性。要致力把预备役建设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统一研(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究部署;把预备役军官纳入部队和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管理,统一考核使用;把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统一标准拨付;把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确保武装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切实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为加强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线指挥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切工作都要通过他们去落实。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既是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题中之意,也是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要着眼预备役部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严格按照有关条件选拔配备预备役军官,尽量选取年纪轻、素质好、热爱预备役部队工作的同志和部队转业干部参加预备役部队。注重做好预备役军官的调整工作,疏通预备役干部进出渠道,优化其队伍结构,加强培训,系统学习预备役部队法规知识,组织参加军事训练,提高其履行职责、落实工作、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政治教育,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有力保证。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强化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正面灌输,守好预备役政治工作阵地,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要认真落实预备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按照总政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突出预备役军官这个重点,结合组织整顿、集结点验、预备役军官任职授衔大会、训练、军事日活动、重大节日等时机,紧贴形势任务和预备役官兵思想实际,抓预备役部队性质、职能使命、革命传统、法规政策、军人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国防教育。结合预备役部队基层正规化建设,抓好“官兵之家”等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营造预备役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积极开展“双争双评”活动,每年表彰一批优秀预备役军官和先进基层建设单位,增强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要突出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这个主题,不断加强预备役官兵战斗精神培育,加强对预备役官兵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恐战”、“恐高”心理,增强其敢打必胜信心。及时修订完善战时预备役政治工作预案,完善预备役政治工作指挥系统,确保战时预备役政治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篇: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捕捉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结合运用心理融通和疏导方法,根据心理特点、实施情感渗透、把握需要动机、重视意志品格,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心理学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人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人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捕捉大学生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突破口,这是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同时对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将心理学知识引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创新的一个成功办法。

一、根据心理特点,坚持教育为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具有高度发达的智能,有以思想为核心的高级心理过程。人的各种行为都是以一定的认识作指导,受其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人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主,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觉悟,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作用。而以教育为主,就是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思想活跃、反映敏锐、善于思考、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念明显增强,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敢于直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渴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强也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心态浮躁,要么眼高手低,要么妄自菲薄,压抑、焦虑、自卑使他们陷人个体内心世界的狭小天地。因此,大学生对某种事物有看法或有情绪,就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强迫其改变某种思想或情绪是不行的。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说服教育的方针,在工作实践中,应该既要重视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注意疏通引导;既要掌握时机,又要形式多样,做到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正面教育不能简单生硬,也不能不注意时机和场合。

在时机的选择上,最首要的问题是看说服教育的条件是否成熟。谈早了,对方的心理准备和情绪准备不足,可能会事倍功半;谈迟了,又可能事过境迁,失去了说服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对不同的人,虽是同种性质的事,但由于各自的心理特征不一样,对条件的要求就不一样。有的学生多疑,就要循序渐进,适时说服;有的学生直爽,心胸开阔,可以有意识地立即找他进行说服教育;对从谏如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说服教育;对固执倔强的学生,宜创造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说服教育,且应该在其心理不设防的情况下进行„„

在场合的选择上,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比较慎重的事情,宜在办公室等室内场合进行谈话。因为室内谈话易于使对方引起对问题的重视;对一般的分歧、失范和偏离行为,可以在室外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宽松,多一些随意,少一些拘谨,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戒备,在谈笑风生之间,把问题解决。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还受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素质的制约。“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靠真理的力量,二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的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自己站得住,才能要求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才能要求别人也行得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受教育者一方的角度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以增强沟通、信任和理解,找准切实的共识点、共同点和共鸣点,进而形成彼此的角色认同、观点认同和价值认同,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心理换位原则。它易于引起对方的积极回应,使其愿意敞开心扉,甚至可能牵引和启发对方也实施心理换位,站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形成理解和互动统一。因此,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大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二、实施情感渗透,关心帮助学生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想和情感都是人们的思维活动的直接产物。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思想是情感的内容和基础,情感是思想的表现和流露。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它伴随着人类认识发生过程的始终。情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强烈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经常处于矛盾中,并带有明显的两极性。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望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实施情感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如果学生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使大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单纯的情感交流和感化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因为交流感化的成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领导、老师去讲,大学生接受的程度就不一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日益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要求有充分的民主权力,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求平等相待,在人格上要求相互理解和尊重。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压你服”的居高临下式的说教方式再不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关心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尊重大学生、体贴大学生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二者2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唤起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积极性,使之在愉悦的氛围中既得到说服教育的启示,又得到朋友式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以情育情、以理育晴、以情感人、以情可人。也是古人称道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意旨所在。

三、把握需要动机,正确引导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

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产生新的需要。

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在校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饮食需要、求知需要、健康需要、求助需要、荣誉需要、文艺娱乐和体育锻炼的需要、恋爱需要等等。在新时期,不能忽视社会变革对大学生们内心世界带来的震荡和影响,而把大学生的需要、目的和动机都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掌握大学生们的这些需要,认真地分析,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大学生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势必软弱无力,变成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的空洞说教。

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帮助大学生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有正确的引导,合理的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因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低不断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成才而奋发努力学习上来。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个人与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3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利益所束缚。

四、重视意志品格,塑造完美个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品格,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大学生属于较高的社会知识层次,他们由于知识量逐年增加,实践能力日益增强,意志品格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学习竞争和社会生活中意志相应得到锻炼。但当代的大学生多数是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应试教育的氛围下,他们的人生道路比较顺利,受挫折少。进入大学,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参与社会的意识逐年提高。面对新时期社会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刺激,面对大学生活的新特点,他们的心理定式被打破,意志脆弱的心理缺点有所暴露。当学习遇到困难、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竞争遭受失败、恋爱受到挫折时,一些学生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尤其是当挫折强度较强或时间较长时,如意志不强,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适应性调整,就可能由失落化为自卑、失望,甚至心灰意冷,精神上出现萎靡不振,心理上产生严重障碍,导致轻者休学、退学,重者出走、自杀。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遵循心理规律,重视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要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讲究道德、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果断性,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坚持性和在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的自制力等,使其成为意志坚定的一代新人;二要通过用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指导学生,用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鼓舞学生,用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其追求的方向明确、目标具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塑造人的重要工作,对人的认识也与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要从情感变化、语言交流、行为表现中进行了解,还要善于洞察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认真地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掌握不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心协力,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使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而运用心理学知识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想政治4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本文档由原创作者两性用品http。//www.xiexiebang.com成人用品站长上传,只为分享经验与体会,请尊重版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各级党委、机关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把官兵实际困难关心好、解决好。比如,要切实解决官兵在洗澡、打电话、看电视、就医吃药、学习成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解决官兵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维护合法权益;把帮助转业干部联系安排工作,作为增强部队凝聚力的一件大事来抓,激励广大干部安心服役,努力工作。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65426部队政治部组织科长)

责编:刘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