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要从青少年抓起范文

毛泽东打下毒贩威风,是更能教育人民的事。前言

从“虎门销烟”的清末,到全民禁毒的今天,中华民族一直与毒品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华民族曾以无毒国享誉世界20多年,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毒品问题在华夏大地上死灰复燃,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自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把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紧紧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主题,组织开展“六个一”,即:上一堂禁毒主题班会.听一次禁毒知识讲座.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开展一次禁毒征文竞赛.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基地.举办一次禁毒图片展。以此向广大师生普及禁毒常识和禁毒法律知识,增强师生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识。

为是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学校建设200余平方米的毒品预防教育园地,禁毒教育科的场所。毒品预防教育园地由前言.禁毒规划政策区,毒品识别区,禁毒影片观看区,签名区结束语等八部分组成,展览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禁毒历史,毒品知识,毒品危害和预防方法,极具知识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是一副铸就美好人生的教育圆卷。

毒品祸国殃民,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面对新的毒品问题,党和政府以对国家,民族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严厉禁毒的立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最大努力禁绝毒品,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决打赢禁毒的人民斗争。邓小平

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

毒品防范手册

四、合成毒品滥用着的外在表现

反应迟钝.抑郁或反常的精神.有幻听.幻想.幻觉等。出现机械性地重复相似的动作。明显消瘦.老化。出现牙磨摸.瞳孔放大.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行为模式突然改变,心神不定,常躲在房间或洗手间,经常晚归或借故外出等。作息时间改变,晚上不睡,烦躁不安,猜忌多疑。疏远家人,关系不和。纪律涣散,无故旷工。旷课,工作学习表现差。不良交往曾多,言谈中提及吸毒术语,如嗑药、溜冰、吸管、大k、冰枪、散冰等。不明去向的开支日渐增多,在家或单位偷窃钱物,频频向父母、亲友借钱。遵义禁毒史

1950年5月,市公安机关组织力量向群众宣传中央人民政府、西南军政委员和贵州人民政府禁烟禁毒布告精神,讲解烟毒对人体的危害,明令禁止吸食、贩卖鸦片,违者给予处罚,轻者没收实物、罚款,重者逮捕法办。同月,查获了潜伏市区与土匪、特务合作制毒、贩毒、为特务提供了活动经费的邓某制毒集团案,逮捕了全案人犯,缴获了毒品和制毒器械。人民法庭公审处决了邓某、黄某。当众焚毁收缴的鸦片14254两,烟具150套。截止10月底,取缔烟馆292家,2000多名鸦片烟吸食着登记戒烟,收缴鸦片烟202425两,烟具844套,市郊各乡铲除了所有罂粟幼苗。11月17日,人民法庭公审了对抗政府法令、继续制毒贩毒的团某等4人,并拘留、逮捕了任某等27名烟毒贩,焚毁鸦片烟6000多两。事后,2000多名鸦片烟吸食者到各派出所登记戒烟。1952年4月,发现反革命残余分子和隐藏下来的制毒贩毒分子互相勾结,继续进行贩毒活动。停开的烟馆又重操旧业,部分“赢君子”旧病复发。依照“打击少数、争取教育多数”的政策,市公安机关抓获烟毒贩178名,追缴了大部分残留在民间的鸦片烟。9月24日,人民法庭公审处决了高某、周某两名贩毒惯犯。1958年全市各公安派出所在镇(街)的配合下,对市区烟毒的死角展开辖区调查,收缴残存鸦片烟3592两,并由政府组织进行实物展览,以教育群众。8年的禁烟禁毒,收缴并焚毁鸦片烟44269两,烟具2000多套,取缔烟馆400多家,使4000多名鸦片吸食者戒了烟。通过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整治,遵义的毒品问题和全国一样,曾一度绝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毒品问题又和其它丑恶现象一样又沉渣乏起、卷土从来。历届市、区党委政府都高度重罪,对毒品违法犯罪采用“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严打涉毒犯罪,先后打击了以朱某、文某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地特大贩毒团伙,并将主犯送上刑场。同时还从云南、新疆。广州等地抓回打击了一批向遵义贩卖毒品的毒贩。采用大排查、大收戒等措施打击处理吸毒违法人员。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打击、整治,红花岗的毒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第二篇: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

邵东县两市镇一完小教师李娟

人们常赞美军人,因为他们是钢铁长城,保卫着祖国的安宁;人们常歌颂医生,因为他们救死扶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对于我们老师,人们却总是满怀期冀——因为老师教书育人,担负的是培育祖国未来之才的重任。

曾几何时,我们不敢让学生知道世上有“毒品”二字,唯恐这两个丑陋的字眼会玷污孩子们稚嫩的心;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校园中的孩子能远离纷繁复杂的社会,从而可以成长得无忧无虑;曾几何时,我们认为禁毒教育依靠的是公安部门,学校只需要负责传播文明。但事实上,“毒品”这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却已经悄悄地蔓延到了学校,吞噬着校园的神圣与纯净。

青少年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由于没有亲眼看见过吸毒的真实情景,许多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去见识见识毒品是什么东西,体验体验吸毒是什么滋味,了解了解吸毒者是什么样的人,就是因为这种好奇而染上毒瘾的青少年占青少年吸毒总数的70%以上。此外,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也不足,有些虚荣的孩子甚至误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是有钱有身份的象征。据说在吸毒者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多么糊涂的选择啊,多么荒谬的见解啊。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禁吸禁种处处长王刚披

露,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经公安机关查获并登记在册的青少年吸毒人数已达170余万。截至11月7日零时,这个数字已逾178万。近年来,青少年吸毒者占整体吸毒人群的比例已超过87%。其中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这是一组让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这是一个让人多么扼腕叹息的事实。这又是一记让人多么心情沉重的当头棒喝——禁毒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社会行动起来了,学校也行动起来了:2011年6月26日是第24个国际禁毒日,我县公安局联合县禁毒委、卫生局、药监局、广电局、教育局等部门开展了“6.26”国际禁毒日系列禁毒宣传活动。期间全县共制作横幅1000条,标语1500条,展板150块,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出动流动宣传车50余次,受教育群众近50000人次。与此同时,学校禁毒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班班出好了禁毒黑板报,期期举行了禁毒知识问答赛,人人阅读了禁毒手册与报纸,节节禁毒教育课上得丰富多彩……“禁毒”二字深深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我们坚信。“小手拉大手”,学生、老师、家长一齐来禁毒,我们的学校会更加纯净,我们的家庭会更加温馨;“小手拉大手”,学校、家庭、社会一齐来禁毒,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安宁。

第三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王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1977年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话,也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必要以这句话来深刻反思教育现状。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是指社会上下要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突破口,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学前教育是开发孩子潜能、塑造孩子心理、培育健全人格的奠基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造就孩子一生的成长,这是全民素质提高、民族强大的的基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是要从简单的事情上施教。学前教育是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性格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就像熔化了的铁水,将来可以打造出任何形状,而真正等到它冷却的时候,却很难再进行铸造。目前,社会更多的关注知识教育,自然就更关注中小学教育,甚至是大学教育,结果导致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学习小学的知识,小学的时候学习中学的知识,中学学习大学的知识,等到了大学才重新开始培养自己小时候应该养成的好习惯,而这个时候木已成

舟,难以修补,大学毕业后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挑战,甚至会酿成不良后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因此,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出良好的心态,才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培育出非凡的创造力,长大成人后才可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是要按照娃娃的成长规律施教。《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直接翻译就是说幼儿首先要讲孝悌,其次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得贤人,尚有富余精力,则读书多做学问。学前教育既要着眼学生成长的起点,又要立足教育逻辑的起点。目前,幼儿园在基本办学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应该在教学设施上盲目攀比跟风,而应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真正用力,应该遵照孩子的天性施教。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是要满足娃娃的成长需要,尤其是孩子的精神需求。与优越的物质条件相比,孩子的精神需求更不可或缺,因为它影响着孩子将来健康的人格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孩子的精神需求中,爱是第一位的,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有了爱就有了安全感,自然、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勇敢、冒险、吃苦的精神随之慢慢形成:成就感是成长的要义所在,自尊心、自信心是人在“成就”一些事情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被

聆听、被了解使人成长的营养素,是人在成长中对爱的理解和感受;独立自主是成长的本质要求,教育中要允许、保护、鼓励孩子的自我意识,更要有耐心去等待、捕捉孩子的自我意识;玩耍是每个孩子的需要,人类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对于7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游戏是这一时期的一种生活形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他们通过在游戏中的身体和情绪的体验来获得乐趣,并且满足了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他们在玩耍中构建自我,舒解情绪,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是一个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任务。幼儿教育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性格,孩子长大之后才能适应各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心理来面对社会的挑战。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是要把娃娃放在真实的环境中施教。所有的成长都只能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正如健康的身体不是在无菌环境中养成的一样。比如,要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就应该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里做客,增加孩子的社会经验,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和文明礼貌。做客前当然应该对孩子做些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在做客中指导孩子,做客后及时评价孩子的表现并给以鼓励。社会生活中没有“纯”的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也不能试图为孩子创造“纯”的环境,更不能制造虚假的成长环境。当前,我们必须谨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做起。良好的学前教育会带来一个人健康的品格和习惯,从而带来一个民族素质的全民提高。

第四篇:写作要从娃娃抓起写作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陕西省淳化县铁王中学教师魏晓鸣

邮编:711206

欣闻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打破了中国作家在这一奖项面前寂寥无人的尴尬局面,令人振奋不已。尽管中学生写作训练,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或是培养知名作家,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提到写作这个议题,一是觉得它在历来的考试中分值较大,是试卷构成的重头戏;二是觉得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堪忧,语言表述与表达能力不敢恭维。

就拿当地每届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习作中普遍存在书写差、错别字多、篇幅不合要求、语言表述不清和语言积累运用能力低下,等问题。这样的一些学生升入初中,让新接手的老师想提高其作文水平的愿望落空,觉得无从下手,脑仁直疼。

由此看来,写作要从娃娃抓起。

对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我的心得有一下几点:

一、多看书

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多阅读能增强孩子对文学的爱好。通过阅读,能使孩子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的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还要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

虽然她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所感悟。现在我女儿先

后看了《365夜童话故事》《床边的小豆豆》《上过月球的兔子》《绿

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等名著。我们可以这样规定,有条件的每星期必须去一次书店(一般

都是星期天晚上)一次图书馆(一般是星期六下午1:00-3:00,

有时去看书,有时去做作业),每月至少在网上买一次书,一次购书

5-8本(一般孩子的4本,大人的4本)。同时要让孩子学会词语

搬家,语文课文里学的词语干什么。明确告诉孩子学了就是在作文中

用的。平时多留意孩子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孩子写作文时提醒她用

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形成习惯。

二、多读书

从小就要给孩子读书。要求学生必须是大声朗读,读的时候应

该感情丰富,包括语调和语气,加大孩子文学知识面。特别注意给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干部若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政勤政,就会感召一方人民,引领一方良好风气。所以,领导干部要始终强化学习,注重修养,带头自律,做好表率。

由此可见,小事连着大局,细节连着形象。作风建设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形象和作风。抓机关作风建设要实打实,始终从平常事抓起,做到机关工作人员不迟到、不早退,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有来访人员到部门办事时务必做到“来有应声,去有送声”,热情周到,秉公办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机关的良好作风。

让我们立即行动,从身边的每件小事每个细节做起吧。在平时的接人待物、迎来送往之中,在举手投足的言行举止之中,在一切不经意之中,把握好道德的底线,守住作风的防线,千万别失去理智,勿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