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110报警台科员先进事迹材料
一、进步,来自契而不舍的钻研
20**年,王莹同志因工作需要被调整到市局110报警服务台工作。为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她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刻苦学习与110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及时规范地解答报警人的各类求助,她与同事一道编了一本“社会联动”查询小册子,记录了市区水、电、气、开锁、红十字救援等一系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部门值班或联系电话,及时为群众提供最便利的帮助。2005年,王莹在全省110接处警岗位考核中获得了优秀奖,并先后6次被评为市110优秀接警员。2003年至2006年,王莹接处各类报警求助2万多起,无一宗群众投诉。
她对待工作的耐心细致和迅捷果断的反应能力是最为同事们称道的。2005年9月21日晚,110报警服务台接一女士报称,刚在市郊被两名男子驾驶摩托抢劫,其手部还被一个男子挥刀砍伤。由于报警人极度惊恐,无法说出准确地址,王莹立即耐心安抚对方情绪,引导其观察周边的建筑和商户名称,立刻分析判断出事发地点,果断指令派出所出警,同时问清了嫌疑人体貌特征及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由于她接警反应及处警指令快速,为一线公安民警处警赢得时间和主动,民警成功截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2006年3月19日,王莹接到一个无声的报警电话,对方拔打110后却一直不说话,电话中只转来杂乱的声音,但她没有挂断,细听了一会,电话中隐约传出传销人员上课的声音,对方疑似身处传销窝点,不方便报警求助。于是她挂断了电话,考虑到报警人身旁有人监视,她改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拔打对方电话,假冒对方表妹,巧妙设置对话,称要到韶找工作,取得了报警人所处位置后,迅速指令派出所出警捣毁了这个传销窝点,解救出该名报警女子。
二、坚守,来自真心实意的热爱
从进入到市局110报警服务台工作至今,王莹同志她始终安心工作,热爱本职,几次单位轮岗,她都坚定地选择留守。一个深夜,一名男子拔打110报警电话,该男子说话语句表述不清,只称受伤了并一直痛苦呻吟,无论接警员怎么引导,他也准确无法说出身处何处。接警员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当晚是王莹带班,她接过电话听了一会,判断对方应属于醉酒状态,且受伤可能性极大,于是引导该男子大声呼喊“救命”,果然,报案人大声喊了好几遍后,好几名市民拔打110报警称,有人在喊救命。询问清楚具体位置后,王莹立即拨打了120,110警车赶赴现场,及时救助该名在梯道摔伤的醉酒男子。事后,该男子的家人到110登门致谢,感谢110的机智救助。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促稳定、保平安,用真情大爱构筑维稳钢铁长城
经历过抗震救灾和奥帆赛、残奥帆赛安保工作的锤炼,此次带队赴疆执行维稳任务,虞宏伟肩上的重担格外沉重,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形势极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在异地迅速开展工作,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确保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他按照与自身勤务相结合、与形势发展相结合、与各方维稳力量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在入疆之初,就针对群众对立、恐慌心理严重,制定出台了“巡街道、进社区、察民意、解民忧、维稳定、保平安”的十八字群众工作方针,在以高压态势严密控制社会面的同时,把群众工作的重点放在保民生、除对立、防冲突上。2009年7月10日是“7.5”事件后的首个穆斯林“主麻日”,大量的穆斯林群众要到清真寺礼拜,部分汉族群众扬言要趁机报复。针对严峻紧张的形势,虞宏伟将全部警力部署在辖区四个清真寺及周边区域,执行武装巡逻和突发事件处置待命任务。并在工作中得知一名维吾尔族逝者的葬礼要在清真寺举行,参加葬礼的维族群众有70余人。为防止维汉冲突,虞宏伟根据治安形势和用警需求,果断抽调一组15人的处突力量,从头宫清真寺举行仪式,到送葬车队穿越多个维汉混居区抵达西山墓地下葬,对维族逝者葬礼主动提供了全程武装护卫,确保葬礼在敏感日顺利举行。当事家族再三向青岛援疆特警队致谢。孟建柱部长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专门在2009年7月13日的援疆特警队指挥员会议上对青岛特警紧密结合形势,积极主动开展维稳工作的做法提出了表扬。同样是在“7.5”事件后的首个“主麻日”里,虞宏伟带队巡访时发现沁馨园工地十余名维族打工者坚持要于当天返乡,鉴于此时十余名维族打工者集体返乡,极易引发冲突的情况,他立即与开发商、包工头和打工者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劝解他们自愿留下,有效预防了维族群众在敏感时期集体出行而引发冲突。
平顶山社区是青岛特警驻扎的红庙子派出所治安重点区域,民、汉混居,自建房、出租房多,外来流动人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