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xxxx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年初工作重点和“八八三”重要课题,贯彻落实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民政公共服务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使全县的民政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县委“八八三”重要课题
全面推行“八八三”工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社会组织培育》三个项目化管理,组织协调、责任落实、创新举措、精心实施,根据年度计划有序开展并按时上报工作进度。
(一)、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核定机制,规范社会救助操作程序,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维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社会救助透明度。
2.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社区照料中心、打造机构养老建设项目,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服务方式相互补充,通过加快建设县中心福利院,黄龙、花鸟敬老院,绿华、滩浒等边缘海岛的老人集中照料中心等工程项目,切实提高我县为老服务质量。
3.完成全县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积极探索符合我县海岛乡镇实际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途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操作办法,健全养老补贴对象的个人档案管理。根据全县14550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结果显示,目前身体健康能够自理的13760人,处于半失能半失智状态需要人护理的579人;处于失能失智状态完全需要人护理的211人,摸清了全县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二)、深化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式发展
1.完善基层双拥组织机制。通过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双拥干部网络,健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各驻嵊部队分别设立了拥政爱民领导小组联络员,形成双拥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的格局,真正实现高站位运作、高辐射覆盖、高效能拉动的双拥工作模式。
2.打造双拥共建工作新格局。根据“一岛一品牌、一乡(镇)一特色、一军一形式”这一新载体,结合各乡镇特色、各驻嵊部队特点,打造符合各乡镇实际的军民共建阵地,通过成立固定的定时定点和流动的不定时定点的服务机制,进一步拉近军民距离,融合军民关系。
3.积极推广先进典型事迹。通过树立一先进、宣传一团体、推广一阵地,积极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
4.重点推进“无违建县”工程。通过协助县行政综合执法局、县农林水利围垦局、驻嵊部队、菜园镇、洋山镇、嵊山镇、枸杞乡、花鸟乡对驻嵊部队闲置营房、军事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重新规划、重置利用,以实际行动丰富“离岛·微城·慢生活”的内涵。
(三)、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1.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通过举办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会、社会组织业务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基层自治经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建立健全以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乡镇(部门)为主体、社区(村)为基础的三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形成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相互协调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3.全面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制度。通过摸底及座谈,鼓励支持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并对较好的社区社会组织给与资金扶持。
二、夯实基础,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是社会救助工作
1.创新惠民救助模式。为更好地补充和完善现有医疗、社会救助政策,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与惠民保险互补的新格局,提高困难群众抵御意外风险能力,我县创新对困难群体服务新思路,推出保障民生的新举措,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在全县推行为民政救助对象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解决因意外伤害风险引起的困难群众死亡、疾病、意外医疗。到xxxx4年底,共为2237名民政救助对象购买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已理赔1例,理赔金额1万元。
2.提高基层民政队伍水平。组织多期乡镇和社区民政助理业务培训,重点学习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救灾救济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并针对基层发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和交流。组织政策下乡活动,到各乡镇设摊宣传,发放社会救助政策汇编。邀请上级部门业务处长对基层民政工作者、社区(村)支部书记进行政策授课,使基层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完善低保核查和低收入家庭核定机制。xxxx4年底全县有低保对象684户1145人,低保边缘452户876人。贯彻落实全市民政系统开展的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核查机制,严格“四准确”、“四公开”和“一监督”程序的完整。针对“应保未保”、“应退未退”、“人情保”等问题,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社会救助透明度。深入基层对全县低保家庭按照30%的比例进行入户走访抽查,共走访低保家庭215户,对45户家庭进行调整。复核廉租房补贴对象117户,7户申请对象不予核准。
4.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一是继续执行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政策,将五类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入学救助列入联席会议工作内容,全年共救助72人。二是完善贫困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标准。全年医疗救助3.37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411万元。
二是防灾减灾工作
1.健全和规范制度建设。对各乡镇避灾安置点的管理制度执行与落实、物资配备与场所运转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避灾安置场所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指导乡镇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工作流程,实现避灾场所内24小时人员值班制度,确保场所安全运行。建立物资消耗与避灾场所使用与人员安置情况评估,完善防灾与自然灾害救助程序。
2.明确民政救灾职责。做好牵头组织、业务指导、沟通协调及灾情核报、救助等工作。总结往年台风等灾害袭击过程中的应急响应、人员转移安置、灾害救助、部门协调、物资调运发放、秩序管理中所暴露的问题,探索与救灾工作实际相符合的救灾体系建设。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以“城镇化与减灾”为主题、以城市安全设防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提高全县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
(二)、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强化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管理。xxxx4年重点开发孤儿管理模块和困境儿童管理系统模块,加强对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的跟踪管理力度。目前我县有孤儿4名,生活费从705元/月提高到770元/月;有困境儿童150人,按564-141元/月等5类标准进行分类救助。
2.循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xxxx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强基层调研,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社区照料中心、打造机构养老建设项目,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服务方式相互补充,有计划实施县中心福利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改造工作。并将出台x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目前,基本完成县中心福利院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预计xxxx5年2月动工,xxxx6年底完工;完成洋山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黄龙乡南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花鸟乡花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菜园镇绿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工程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托老所5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8家。举办一期320名社区护理员知识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我县为老服务质量。
3.规范和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我县共有农村五保对象62人,集中供养率96.77%;城镇三无对象4人,集中供养率100%;集中供养标准11844元。为改善全县养老机构的养老环境,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对黄龙乡敬老院、洋山镇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并组织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脱产培训12人次,网上培训2人次。与县公安消防大队积极协调,组成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联合专项检查组,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并开展消防安全“牵手”、隐患整治“回头看”等九九消防平安行动。
4.开展各类特色老龄活动。上半年全市渔农村“银龄互助”活动推进会在我县召开,为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银龄互助”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为主题的第十四届老年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暨文艺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三)、拥军和优抚安置体系建设
1.积极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县检查、考核工作。按照新出台的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办法和考核评比细则的要求,县双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创建任务进行一一分解,逐条落实。县双拥办积极完善台帐资料,确保资料详尽,同时精心准备好双拥工作vcd汇报片、双拥共建工作图板、汇报材料以及基层考核点等。最后我县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功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县”七连冠荣誉。
2.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根据县委“八八三”工程要求,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一是精心组织拥军慰问活动。县双拥办在元旦、春节、八一前夕专门下发通知,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慰问活动。“八一”期间,县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带领县属各部门领导组成十多个慰问团上山头、下小岛,走访慰问驻嵊各部队,同时县电视台“国防之声”系列报道邀请驻嵊各兵种战士畅聊部队生活中的苦与乐,县双拥办在岛沁公园为期三天的“xxxx年—xxxx年双拥成果展”和第五届“双拥杯”军地青年篮球赛火热开展。二是积极开展“务实双拥”活动。全县组织各类拥军活动20余次,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人民币约80万元,发放随军家属生活补助52万元,解决部队子女入托入学8人,为62名随军家属开展了初、中级计算机和初级美容培训班,为15名在部队军事比武中获奖的战士发放科技奖励金2万元,支持和帮助驻军部队及上海警备区完成各类军事训练和海训任务,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建设。同时驻嵊部队紧紧围绕“美丽海岛”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支持地方各项事业发展。
3.认真做好优抚安置各类工作。一是加大对优抚对象慰问力度。全年累计慰问优抚对象284人次27.4万元。二是做好退伍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xxxx冬季退役士兵23名,有17人参加了集中教育培训。三是完成xxxx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发放安置金66.1万元,接受73231部队无军籍退职工2名。四是认真做好了首个全国烈士公祭日活动,全县有400人次参加了活动。
(四)、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殡葬工作
1.有序推进遗体火化。截止11月份,我县共遗体火化328具(其中县级馆242具、洋山馆61具、黄龙馆25具),殡葬四项基本费用减免16余万元。积极推进黄龙乡火化扩面,成立工作组指导黄龙乡遗体火化工作,召开各社区、村不同层面党员、群众殡葬工作座谈会,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生态葬法。确定黄龙乡火化扩面实施方案,在全乡发放殡葬宣传倡议书和殡葬政策法规告知书,于xxxx年5月28日零时起全面推行遗体火化,并于6月1日顺利火化第一具遗体,使全县的火化区人口覆盖率达到78%。在枸杞乡殡仪馆及骨灰纪念堂建设中,多次开展调研工作,督促枸杞乡政府加快工程进度,工程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工程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总投资1700万元,工程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2.加强墓地管理。全县有公益性生态墓地3家、在建公益性生态墓地1家,经营性生态墓地1家。在乡镇公益性墓地管理中,督促乡镇建有生态墓地的关闭其传统墓地,并对传统墓地进行绿化管理。要求墓地单位进行法人登记,目前,洋山、黄龙生态墓地进行了法人登记。全县生态葬法村覆盖率为65%,生态葬法入葬率为48%(其中本岛生态葬法入葬率为55%)。
3、稳步推进坟墓整治工作。xxxx年重点开展本岛半坡区域和其它建设开发地的坟墓拆迁、绿化等工作,共拆迁坟墓12座。对马迹山港区的坟墓进行摸底调查,拟定了马迹山港区的坟墓拆迁实施方案,在马关社区召开坟墓迁移动员会,成立坟墓动迁工作组,预估需拆迁的坟约有36座(80多穴),牵涉用户19户,于11月进入拆迁程序。
二是地名工作
启动《xxxx县地名志》编纂工作。县政府高度重视地名志编纂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xxxx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小组,并落实工作经费44万元。聘用和抽调3人组建县地名志编写组,以第二次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已完成《xxxx县地名志》初稿,收录地名xxxx0余条,正在逐条修改。同时在老版地图基础上,充分利用第二次地名普查和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出版《xxxx县地图》和《xxxx县城区地图》,加强了标准地名的宣传和推广,为我县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基础资料。
三是婚姻登记工作
截止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383对,离婚登记139对,补发婚姻登记证件556本,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543份。收养登记11起,登记合格率100%。
(五)、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结合局党组成员联系指导乡镇民政工作制度,计划启动局中层干部到各乡镇担任“第一民政助理员”活动。择优选派7名局中层干部进乡镇和流动办公的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走亲连心”、察访民情、困难救助、重点工作对接落实等工作,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促进局机关干部直面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4.继续探索海岛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深化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以菜园、洋山城市社区为主,以五龙、黄龙、嵊山、枸杞乡镇为主,以花鸟、绿华、壁下等边缘小岛为主的三套养老模式。同时,加强养老服务组织队伍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培育社工、义工、志愿者队伍,建立多支服务团队,来满足因“大岛建,小岛迁”而出现的养老服务需求突出问题。
5.积极探索扩大困难家庭救助范围,在充分调查资金测算的基础上,拟对全县低保边缘户的救助范围从原来的150%扩大到xxxx%,使得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救助,共享我县经济发展的成果。